初中教师:教了20多年书,感觉不会教了,众多限制让教师迷茫

前几天和一位教师长辈聊天,他的一段话让我印象很深刻,同时也在思考当下教师们所处的尴尬境地究竟如何才能破局。

初中教师:教了20多年书,感觉不会教了

这位教师长辈姑且称他为张叔,张叔在县里一所中学担任语文老师,从业20多年了,其中班主任当了十多年。见过各种各样的学生,也接触了不同类型的家长。

虽然刚开始和学生及家长打交道时有些吃力,但后来都逐渐适应,还有了属于自己的心得。然而最终影响他教学的不是学生和家长,反而是不断变化的政策,不断推出的规定,让他感到有些困惑,不知道究竟该怎么办,也不知道究竟谁对谁错。

早些年,张叔所在学校还是很重视孩子的考试成绩,月考及平时测试定期举行,能够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便于调整教学节奏和方式。

同时,很多主科教师会主动占用学生自习或者体育课时间,尤其是在追赶教学进度或者考试前带领学生一起复习。然而这些都是自愿的,也是无偿的。当时这种行为被大家公认为敬业。

以往遇见不听话的学生,扰乱课堂纪律的学生,可以放开了批评,话虽然有些难听,但效果很好,没一会儿就把学生镇住了,大家又能很快恢复到正常上课秩序中。

然而近些年,这一切都开始发生变化。

首先是测试方面,根据有关部门规定,学校的测试数量减少了,毕竟政策不允许。即便是进行了测试,比如半期考试,期末考试,最后还不允许公布成绩,担心伤害了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的自尊心。

这一点让张叔意见很大,原本公布成绩可以激励成绩好的学生更加努力,让成绩差的学生知道差距,奋起直追。然而现在全都变了,成绩差的不知道自己究竟处于什么水平,没有学习动力和压力的推动,想要实现逆袭就更难了。

上课时,如果遇到不听话的学生,张叔也不敢随意批评学生了,因为生怕自己说错话或者说话太重打击了学生自信心。

表扬学生有时候感觉也不是很对,万一那些没被表扬的学生心理不平衡又找你说事。

一系列改变摆在面前,任教多年的他,也有些适应不了。当难以施展拳脚之后,不知道自己究竟能做什么,所以最后选择成为“笑脸佛”,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了,然而他也知道这种状态对学生其实并不好,但是他也不想因为多管丢掉了自己的工作。

众多限制让教师迷茫

以往,敬业的教师一般会根据自己的所思所想以及教学经验去管理学生,虽然方式从现在看来难免有些欠妥,但是效果确实不错,毕业后的学生也能对老师表示感激。

然而现在很多教师在行事之前得思考下,自己这么做对不对,有没有违反有关规定,有没有伤到学生的自尊心,有没有一碗水端平,感觉有些迷茫。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我们常说,多做多错,所以部分教师选择少做,或者不做,这种现象肯定不对,但是他们又该如何破局呢?

一些感受

近些年的变化,让一些从教二三十年甚至更久的教师有些难以适应。毕竟他们早已习惯了自己的教学方式,当某一天出台相关政策让他们改变时,他们也很难,毕竟习惯已经养成。

或许对于新入职的教师或者工作年限相对较少的教师而言还能更加与时俱进一些,毕竟他们和现在的孩子之间没那么多的代沟,有的还能找到共同话题。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而当下这种状态给我的直观感觉就是加剧了学生的分流。我们知道,现在中考的分流比例大约在50%左右。也就是说,只有50%左右的人能进入普通高中就读,其余50%的人会到中职院校。

当这些新的政策让老师施展不开拳脚时,我们会发现孩子的学习成绩更加取决于他们的自制力以及家长的重视程度了。所以,成绩差的孩子翻身的几率更小了,成绩好的孩子,一般学习习惯好,自然也能保持优秀。

当这种状态持续到中考,50%分流比例也能轻松完成。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所以对于现在执行的各种政策,给我的感受就是,成绩差的学生如果想要改变现状,一定要主动学习,主动提问,主动思考。因为老师不会再推着你们走,也不允许这样,更多的需要大家去思考、去探索。如果大家意识不到这一点,那么升学考试时就是最残酷且最真实的印证。

标签: 教师 孩子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