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归来,一起做个新年计划!如何让立下的flag屹立不倒?

春节假期结束了,下下周一孩子们就开学了——不管你是否接受这一残酷的事实,接下来都要说一句:带孩子一起做2021年的计划,最好的时机是2个月前,其次就是现在

尤其像此时此刻这种辞旧迎新的时候最亢奋,再一次信心满满立下flag,给新年一个新气象。

但也有很多人过早就放弃了“治疗”,翻翻自己去年和前年的,再说句“人间真实”的话:“每年目标都差不多,哪年都没能实现过。”

所以,为什么我们的flag总是“逢立必倒”?

其实我每年也会在年初定下目标,从自己的工作计划、生活计划,到孩子的各科课业计划,我都会按照一个比较现实的目标,一步步去执行,每年基本完成得都还不错。

所以今天我想结合一下我的经验,从目标和执行两方面,跟大家探讨一下:

Flag到底怎么立,才能不打脸

神奇好用的“SMART”法则,了解一下

flag一定要够清晰、够明确、能量化、能实现。

给大家介绍一个管理学中运用的“SMART”法则,我每次定新年目标的时候,都会思考我制定的方案和计划,能不能符合这个法则的几个要素,这会帮我进一步明晰自己的flag。

SMART 原则的“S”、“M”、“A”、“R”、“T”五个字母分别对应了五个英文单词:

S-Specific(具体的)

目标和愿望是两码事,目标应该很具体,以小小常的英语为例,今年我跟他一起制定了三个学习计划。

(我们的今年目标,其实包括了语数外、运动和生活习惯各方面,但是因为目标的设定都是比较personal的,不太方便全面分享,所以拿出英语学习做个例子。此外,常爸自己也是做了目标的,跟小小常的放在一起,互相监督。)

小小常2021计划之英语篇

● 年初裸考参加TOEFL Primary考试并在各分项拿到111分以上成绩

● 通过剑桥PET考试(预计11月考)

● 蓝思分级阅读测评达到750L

可能大家一看到计划大都是跟“考试”有关,有些头大,觉得这是不是又回到了应试教育的老路?或者是给孩子压力太大。

但其实正因为对小小常足够了解,我知道他是属于那种不排斥考试,喜欢接受任务享受“打怪通关”的小孩,所以我才会制定“通过xx考试”的目标,因此他是乐意配合的。而考试对我们来说,并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查缺补漏的手段。(特地再强调一下:我们特别反对为了通过英语考试疯狂刷题,应该是水平到了一定地步,做几套模拟题熟悉考试套路就去考才能检测出真实水平。)

如果只是把计划定为“提高英语水平”,模糊又缥缈,只有根据想要实现的目标,把计划定得尽量具体,才能更好地完成你们预设的目标。

那我和小小常一起设定的英语学习目标是什么呢?

首先,小小常的英语启蒙和学习,都是在家里跟着我这个老父亲完成的,我自己粗估他的水平应该达到KET,但是去年年底的KET考位没抢到。所以裸考一次小小托福,是为了检测一下他当前的英语水平。该计划在1月已完成,小小常的TOEFL Primary听力113分,对标注对标PET,阅读111,对标KET(满分均为115)。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其次,英国剑桥的PET考试涵盖了英语的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目前他的听说基本都能达到PET的要求,但“写”还不行,所以备考PET主要是为了以考带练提高他“写作能力”这个短板;

最后,蓝思是一套权威的检测阅读能力的测评体系,阅读是我们一直都在努力并稳步提升的一项技能,也希望能在年底收获肉眼可见的进步。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考试不是目的,提高英语水平才是目的,我们制定的三项以“考试”为推动的计划,实则是为了“以考带练”,考试和测评的分数,会帮助我们把提高英语变得更容易量化、执行起来也就更容易上手。

M-Measurable(可测量的)

这一条可以理解为“可量化”,除了立下目标之外,如何一步步到达目标,我们还需要制定更具体的行动计划步骤

比如孩子的语文素养需要积累,在制定了一学期读完10本书之后,还需要具体到每个月、每周、每天的阅读量,只有把目标一再细化,才更易上手操作。

我们之所以把英语学习的目标都设为考试或者测评,其实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结果是“可量化”的。

像“提高英语阅读水平”这种目标就很虚,无法量化,到底提高多少,只能自己估算,而用了蓝思测评,则可以非常直观地看到量化的阅读水平的变化。

A-Attainable(可实现的)

“认清形势放弃幻想”,月瘦20斤不大靠谱,一年瘦20斤才更可行。孩子一学期时间内,从班级倒数第一变成正数第一的目标太过“好高骛远”,进步10名倒还算有奔头。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新年伊始,总是一个激动觉得自己和娃“啥都能做到”,但与其雄心壮志制定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不如踏踏实实定个“小目标”。

比如小小常的PET考试和蓝思考试目标,就是根据他现阶段的水平,制定的往上“跳一跳”就能够着的“小目标”。

PET考试考查的能力包含了“听说读写”,我给娃做过听力和阅读的模拟题,他完成得还不错,所以只要他重点提高一下写作水平,通过考试甚至拿到一个比较好的分数,是完全有可能的。

而蓝思考试也是一样,目前小小常处于650L的水平(对应我们Benchmark电子书P级别),通过一年的努力,往上提高个100L也是没问题的(相当于Benchmark电子书S级别)。只要按部就班地像现在一样坚持自主阅读,每周读完一本初章书,往后再适当增加难度读一些中章书,这个目标到了年底,我觉得也是可以实现的。

只有觉得目标可以实现,才有动力去实现;而实现了目标之后的成就感,又会成为下一次“小目标”的巨大动力,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正向激励的循环。

要让目标变得Attainable,最重要的是要帮孩子把大目标分解为阶段性的小目标。比如,我刚刚说到报考PET考试是为了提高小小常的写作能力,这是他目前的短板。为此我也分不同阶段、将目标进行细化:

第一阶段(1-3月),以单词的拼写为核心,进行练习;

第二阶段(4-6月),开始从词到句,练习单句的写作;

第三阶段(7-9月),学习文章的套路、结构,开始连句成段。

而到10月份,就要开始学习练模拟题的题型,为11月份的考试做准备。

一步一步、分时段,按部就班地进行,而且有重点(写作),就不会眉毛胡子一把抓,这样执行起来才有方向、也有效率。

R- Relevant(有意义的)

这一条就不多说了。

T-Time-bound(有时间性的)

新年flag,基本都会以“年”为单位,但是为了方便执行,还是要进一步细化到季度、月、周为单位,拆分年目标,制定阶段性目标。

比如,为了提高蓝思值,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定下每天读多少本电子书,每周读一本纸质初章书的目标,然后每天/周来检查这个目标的达成情况。

总结一下 “SMART”法则:

目标足够明确、符合实际,不是空喊口号;

目标需要拆解、分步进行,不同阶段也需要制定阶段性小目标。

我觉得把目标细化、拆解之后,我们也就不会太过焦虑。很多时候焦虑往往是因为迷茫、无从下手,而如果我们能静一静、理一理思路和目标,然后再一点一点地执行,以我的经验来看,焦虑也是很难找上门或者程度是我们完全可以hold住的。

另外,在头脑容易发热、觉得自己“干啥都能行”的新年伊始,主动降低目标和计划的强度和难度,让自己处在最佳的承受范围内,步子放缓、别迈太大,是个明智的选择。

孩子对于自己专注力和坐功的判断往往不准确,当他们给自己制定“看书40分钟”的计划时,你别急着窃喜,甚至补一句“你自己定的目标,你就一定要做到。”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然后我们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孩子看了20分钟就坚持不下去了,再多5分钟已经是极限了,你拿着“契约精神”绑架孩子要做到,孩子很痛苦很被动地看完了剩下的20分钟,但从此他对看书这件事,从心底里感到抵触,更无从谈起“自驱力”和“主动性”的培养。

不管是对于我们自己、还是对于孩子,在制定计划、做出行动的时候,看清成长的规律不冒进,帮孩子在近侧发展区间(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循序渐进地提高,才能真正长久地产生量变。

所以在执行力上,我们做不到恰恰不是因为我们太懒,而是因为我们太心急、太用力。

喊口号之前,还是得讲方法。制定详细可行的目标做一些“跳一跳就能够着”改变在“近侧发展区间”循序渐进地努力,我相信这种“不痛苦的提高”,会让我们长久地获得提高和成长。

希望2022年我们回顾2021年时,我们的flag能“扶稳”一次。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标签: 英语 pet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