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幼升小,家长要做多少准备才算够,我已经跪了

作者:Seven哥哥Eleven弟弟 | 原创

今天,在餐桌上被问到Seven哥哥是不是该上小学了,我说是的;继续被问他上哪个小学呢,我说几个可能报的学校名称;接下来又抛了一个问题片区直升的是哪个学校,我说有这两个学校;讨论说一个片区不能对两个学校的吧,一般都是只有一个学校,你去问一问学校,确认一下,别到时候发现不对口;嗯,我说,这个我是听朋友说的,没有自己去查;然后又问想过上私立吗,有没有了解过这个私立怎么样……

等等诸如此类的话题聊了一半,我收获了“你太佛系了”的评价。确实,我太佛系了,我没有早早地做好各种攻略,我也没有加入幼儿园的家委会。因为半道入园,所以跟班级的其他家长也并没有很刻意地走近,有些信息也确实闭塞了。唉,这么一场沟通下来,我觉得自己做的很糟糕。

问题遭遇战

怎么办呢?

那些做的好的家长们他们是怎么做的,我想这些问题对他们来说,随便一个都能拎出长篇大论来答复。比如说:

你加了多少个家长小群?

你了解所在区的招生条件吗?

你家属于哪个片区?

公立和私立差别都在哪里?

你了解小学排行榜吗?

这几个小学教育理念有什么不同?

升学率如何?

升的学校都是什么?

……

这些问题多吗?不,这些可能只是冰山一角。

拿这些问题来问我自己,emmmmm,抿嘴一笑,拿起一杯水喝起来,尴尬地掩饰一下自己。

不知道有多少家长和我一样,我相信大部分的家长在这方面的功课都会做上很多,至少比我优秀。

佛系的我告诉自己别慌张,当下我不可能去买学区房,不可能更换片区。距离招录还有2到4个月,我还有至少一两个月的时间再去研究,去给学校打打电话,去研究研究摇号的情况,去找找过往学校升学的情况,去看看学校的教育理念有何不同。

安抚自己不急,最差的一个结果就是没选到相对好的学校,提升需要在课后来补(啊这,真是给自己找了好大的一件事情,而且自己不一定能有学校抓得那么好),还是尽量能选入能力范围内最优质的学校吧。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好学校之所以好,是有其深刻的原因在的,它不仅仅在教学质量上面表现优异且稳定,它的整个教育体系,它的一贯的对于学生校内表现和校外家庭以及家长要求,都是成体系且为达成一个目标而努力的,NO1的可以看看伊顿(插入链接)。我希望自己后期能轻松一点,那么在开始之前就需要花更多心思,去找一个适合的学校,切记。如果前面偷懒了,毫无疑问后面就需要付出更多,可能不止是加倍地努力,不然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许多机会从眼前飘过了。

这个时候不要高估自己的能力,不要以为学校教不了的我自己可以教,我们不是专业的教授,我没有专业的能力,没有专业的教学办法,没有系统性的方法论去手把手的教孩子,作为补充OK没问题,如果说要取代学校教育,noway,不可能。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我的思考

为什么总是会想着去做更多的努力,再怎么准备都不算够,这一切我觉得可以归根结底在人的天性上,向好的天性,为了向好会尽自己最大努力去争取最优质的资源,获取所能获得的最优质的资源,这也是所谓名校的学区房房价高企不降的支撑理由。

人的基因里就存在着希望一代比一代强的基因,那么怎样才能一代比一代强,最简单最方便的一个方式就是通过教育,通过教育实现认知上的改变,行动上的变化,继而挑战实现阶层的跨越。

普通人希望通过教育来改变自己,改变下一代,在信息不断开放的现在,你也更能看到所谓的有钱人的家庭更加关注下一代的教育。也就说,有钱人不仅比你有钱,还比你还比你努力,还比你勤奋,那么他们的下一代,再下一代,往后几代,普通人怎么与之相比?

一代又一代的资源累积形成所谓的书香门第,所谓的贵族阶层,我们作为普通人一朝一夕想要达到这样的程度,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们又有着向好的心,别灰心,达不到那么高的程度,至少可以争取让自己成为第一代,或者第一代他的爹妈,你说对吗?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人虽然站上了生物链的顶端,但依然逃不开生物的本性。追逐、繁衍、希望一代比一代强。对于人,我们看不到那些太深入的一面,但这并不妨碍我们通过动物的世界来了解相似之处。我们可以去看看动物们为了生存,它们会做哪些搏杀;为了繁衍,会做出哪些栖身,比如螳螂;为了培养下一代,又会付出哪些,比如鲟鱼和候鸟。

努力吧,孩儿家长,更多的信息等着我们去查找、搜寻和发现。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上面这些有帮助到你吗,欢迎和我探讨,关注我,一起交流更多内容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