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教育界,家长对教师的意见越来越大,主要原因是什么?

我有注意到很多人把这个原因归咎于社会风气的转变,但社会风气为何又开始转变了呢?说到底,这个问题,可不单单是用社会风气的转变能够说得清楚的。

我会更倾向于这样一个原因,随着我们的物质条件越来越好,生活越来越衣食无忧,但我们的精神世界缺乏建立,没有宗教信仰,人们变得越来越“实用主义”。

实用主义是一个好的词汇,可过分的实用主义,也会变得不好。

举个例子吧,过去我们会去扶人,会去见义勇为,可不知道什么时候,也许是因为那件案子的宣判吧,造成了非常不好的社会风气,让人们的价值观突然转向的厉害。我们开始担心的问题变成了,假如我去扶人了,对方讹我怎么办?

到时候打官司,会不会判我赔偿医疗费用?

这看起来只是一个很小的问题,可我非常相信蝴蝶效应的作用,并且在叙事经济学当中,任何一个叙事,只要吸引的公众越多,就越会产生好的,或者不好的深远影响。

就家长和老师这两个群体来说,也是同样的。

过去我们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可随着我们过分地注重实用主义,这里的实用主义不单单指家长,很多老师也是这样,也许是工资低造成的。

但不管怎样,的确是发生了一些实用主义上的问题。过去的“园丁”,没人开始尊重了,一切都要向钱看,家长认为,孩子的学费那么贵,你就理应负责到底,要比以前更为负责。

老师认为,我的薪资那么低,为啥我还真得像“父母”那样去教孩子?更何况一个班级里几十个孩子,我不可能对每一个孩子都全心全意。

这是第一个原因。

除此之外,让家长和老师之间的意见越来越大的还有另一个原因,那就是教育的倾斜。

举个例子吧,我女儿在大城市里读书,期末成绩考试语文和数学都上了90分以上,这要是在四五线城市的话,这就完全可以称得上是整个年级的前列了。

可如果是在大城市,那么只能说成绩算上等,算不得前列。

这就是教育的倾斜。

这个道理,其实很多家长也都明白。明白归明白,心里自然会不舒服,由此就会引发一些不平衡。例如,故意找老师的麻烦,故意找老师的问题等等,这叫做吹毛求疵。

还有第三个原因,那就是家长们的“标准”越来越高了。

对很多中产家庭的孩子们来说,他们的父母对这个时代的脉搏其实是“门清”的。所谓门清,也就是非常清楚地知道,他们的孩子以后要面对的是什么。

可能在过去的时候,家长们对于孩子的标准是60分,可在竞争激烈的今天,也许家长们对于孩子的标准是90分。

这之间的差距,很多家长觉得自己每年交了那么多的费用,自然把这个“罪”,怪在了老师身上。

而老师们呢?其实也挺委屈的,因为由于孩子不同,教育不同,可发挥的空间不同,自然就会产生不同的差距。

更何况有的家庭会给孩子补课,有的家庭则不会,老师在很多时候,并不能单单只把问题归咎于老师自己。

因此,家长和老师的目标是一致的,那就是把孩子培养成人才。在这一点上,我还是认为家长们应该给予老师更多的关注,多去换位思考,而不要一味地去责怪老师。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虽然家长们交了学费,但不能因此就推卸自己作为家长身上应该担负的责任。

从某种层面来说,我认为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是要远比老师更重要的。老师们负责传授知识,家长们就应该给予孩子思考、做人的基本盘。

老师和家长,绝对不是对立的,而是应该通力合作,才能够对孩子最好。

这是我们需要共同努力,然后改善的。

END.

作者:罗sir,新青年的职场内参。点击【关注】,每天与你分享职场干货与个人成长心得。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标签: 教育 学费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