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玲称妈妈当初有“执念”,看似无法理解的事,网友却一语中的

贾玲的电影《你好,李焕英》持续热映,大家了解到她和妈妈更多的相处细节,除了电影中讲述的故事以外,妈妈现实生活中的小事上也对贾玲产生着很大影响。在贾玲的一段采访视频中,她对妈妈的行为表示“不理解”。

贾玲称妈妈当初有“执念”,自己始终无法理解

在贾玲讲述的很多故事中,有一件小事引起网友讨论。妈妈在的时候一直不允许贾玲和姐姐做家务,家中的琐事都是妈妈在操持。后来姐姐也像妈妈一样开始做家务,贾玲感叹:“其实到最后,家里不会做家务的人只有她一个”。

贾玲回忆:妈妈始终认为女孩如果在家里做家务,以后嫁到婆家就会一直做家务。在接受采访时,还在表示自己不理解妈妈为何对做家务这件事有执念,其实自己长大之后,那些家务自然而然就会了。

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网友的评论一语中的:“这哪是什么执念和迷信思想,只不过是妈妈疼女儿的方式罢了。就算女儿以后去婆家要做家务,最起码保证女儿在身边时不吃苦受累”。

《你好,李焕英》:平凡的妈妈,简单的爱

贾玲的妈妈和天下的妈妈一样,她们是伟大的也是平凡的。妈妈或许在外人眼里只是“黄脸婆”。没有自己的事情、每天只围着丈夫和孩子转,实际上这些不起眼的小事,都包含着简单却强烈的爱。

贾玲的故事很感人也很“戳心”,感人是因为她的妈妈真的太好了;戳心的是,当贾玲越来越出息,就快大获成功来报答妈妈时,妈妈却永远地离开了。这种遗憾、愧疚、后悔的心理,是外人很难体会到的。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在电影《你好,李焕英》中,一句台词与贾玲妈妈那份“执念”相呼应——妈妈只希望自己的女儿以后健康快乐就好。现在回想所谓的“执念”,就能理解那种心情了。如今部分家长确实会通过家务锻炼孩子,可更多的妈妈只想让孩子做一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公主。

做家务和不做家务,哪种方式对孩子更好?

看到贾玲的过往家长们迷茫了,很长一段时间人们都在讲让孩子做家务的好处,曾有一位母亲因为教儿子学做家务而上热搜,难道现在是男孩做家务才对,女孩什么不做吗?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其实,是否让孩子做家务,都是妈妈表达爱的方式,各有各的好处。不教孩子做家务是娇生惯养?通过贾玲的成长轨迹来看——并不是,其实身边大部分孩子都没做过几天家务。

★ 孩子不做家务,用空闲时间用提升自己

家务的琐事会占用一部分时间,如果孩子不做家务,而是利用这个时间提升自己,学习特长或知识都不是坏事。而那些在家里闲着无事打游戏,或者指挥父母的情况,才是孩子被惯坏了。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 在有爱的家庭里长大

贾玲至今回忆起妈妈不让她做家务的往事,除了不理解之外,内心是充满感动和温暖的,她很确定妈妈是爱她的,也因此更感激妈妈,并没有被娇生惯养。

★做家务确实可以锻炼孩子

家长认为做家务可以锻炼孩子的想法并无错误,首先,做家务让孩子有了家庭责任感,更能体会到父母的辛苦;其次,做家务锻炼了孩子的动手能力;最后,孩子掌握一些基本的家务,能在需要独立的时候照顾好自己。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李焕英”的成功之处

贾玲妈妈之所以不让女儿做家务,还能把孩子培养得如此优秀,成功的教育离不开她的育儿秘诀。

1. 妈妈带给了贾玲高情商:贾玲犯错时妈妈第一反应不是愤怒,而是询问感受并表示安慰,最后才是解决问题。贾玲没考上心目中的大学,向妈妈承诺以后会有出息,妈妈立刻表示支持“那肯定的”!经常有人夸贾玲情商高,其实这和她成长过程中,妈妈的教育有关。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2. 乐观的心态让孩子感受美好:贾玲的好性格受妈妈的影响很大,妈妈爱笑、乐观、性格大大咧咧,贾玲也因此获得了好性格。

3. 接受孩子的平凡,尊重孩子的喜好:贾玲经历过失败、失落,妈妈没有逼她做什么,反而很支持贾玲的喜好,因此才有了贾玲后来的喜剧之路,以及现在的成功。

【今日话题】你看了贾玲的电影吗?有哪些感触?

#贾玲#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