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省联考告诉我们:这3个冷门专业要吃香了,考上就是金饭碗!

2021年高考,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8省市将首次实行“3+1+2”模式,分3天进行考试。为了考生和涉考涉招人员提前适应,上述8省市于1月23日-25日同步组织了普通高校招生适应性考试,也即近日网上所说的“八省联考”。

算上已经实行新高考改革的北京、上海、天津、浙江、山东、海南6省市,目前全国31省市中已有14个省市实行了新高考改革。

另外,安徽省教育厅日前明确,2021年将稳慎推进高考综合改革,力争落地落实。

但从“稳慎”“力争”等词语中读出,安徽省2021年是否实行新高考,恐怕还是未知数。

鉴于很多同学仍不了解各省市进入新高考改革批次,我们先一起来看下!

新高考改革试点省份

第一批新高考改革试点省份为:上海、浙江两省市;

第二批新高考改革试点省份为:北京、天津、山东、海南四个省市;

第三批新高考改革试点省份为:广东、湖南、湖北、辽宁、河北、重庆、福建、江苏等8个;

第四批新高考改革试点省份为:宁夏、广西、陕西、云南、甘肃、青海、新疆等7个;

其它批次(原定第三批次但实际延迟推行的省份)为:安徽、河南、四川、山西、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江西、贵州、西藏等10个。

或许你看完会有疑问,为什么各省份的高考改革批次不一致?甚至有些省份的高考改革延迟推行了?

作为通向国内大学的唯一渠道,高考的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各省份尤其是经济和教育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的地区,对待新高考改革态度尤为审慎。

以河南省为例,实施新高考面临现实难题:

(1)硬件困难。缺少功能教室,由于新高考学生的选修课程多达12种组合,很多学校的教室已经不能满足需求;缺少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有关的实验室、实验器材、药品、模型等设施。

(2)师资困难。师资力量不足,据掌握的信息,河南某县级高中的师生比严重失衡,3个50人的标准班,只能配备1名副科老师,而新高考成功实施的省区,师生比为1:8,各类专业教师缺口量较大。

(3)学生选科倾向

以下为新高考改革第三批实行3+1+2方案的省市2021届学生(高二)的各科选考数据,从整体来看各省选科占比相对比较均衡,最受欢迎的科目是生物。

两个首选科目差距不大,偏文科人数较往年有所上涨

首先从首选的物理、历史两个科目来看,总体来说选考两科的比例很接近。而首选历史或物理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考生的偏文理程度,我们通过对比2019年其中六个省份的文科生占比情况(见下表)发现,大部分省份的偏文科比例都有所上涨。

说明:表中2019文科占比数据是基于2019年各省发布的一分一段表文理人数计算而来,艺术类考生暂未计入。

生物成热门,政治受冷落

为方便大家直观地看出各科目选考比例,我们将2020届七省选考数据转换成柱状图:

从上述图表中可以看出,生物的选考比例高居首位紧接着就是物理和地理两门科目选考人数最多,其次就是历史、化学。而政治科目选考人数最少,认为这可能与政治这门学科背诵内容多、不容易拿高分的特性有关。

而选择生物,地理较多的原因应该是和初中基础关联不大,只要高中期间用心学好好准备,谁都有胜出的可能。大多数学生都会在生物或地理中选择一科,甚至两科,以缓解其他科目压力。

从实行新高考的地区选科统计来看,除历史作为必选科目外,地理、生物这两个科目受到学生选科青睐。

而2020年5月底,河南省教育厅才下发文件,明确“从2020年入学的初一年级新生开始,将生物、地理纳入中招考试科目....”

事实上,早在2016年河南省教育厅就要求2016年入学的初一年级新生开始,将生物、地理纳入中招考试科目,但在18年考试的前夕,省教育厅鉴于目前全省城乡、区域和学校之间办学条件极不平衡,施考条件参差不齐等因素,经研究决定,暂不将生物、地理学科纳入全省中招统一考试科目。

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这三科的师资严重缺乏。

这里面有历史原因,这三科在文理分科的旧高考体系中作为文科生所学的副科,受到学生的普遍冷落,向上传导,导致大学选择历史、地理、生物的学生少,毕业后工作不好找...

但是,高考改革就意味着教师的需求会发生变化。一方面是师资力量不足,另一方面是学生选科倾向历史、地理和生物,随着新高考改革的推进,这三科教师的需求必将大大增加。

浙江、上海等实行高考改革考试的省份,教师的短缺(地理、物理紧缺)已经有所呈现。

变革中孕育着机会。历史、生物、地理,这3个曾经的冷门专业,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要吃香了。

对于立志想从事这方面工作的高中生,整理了相关的院校推荐,一起来看。

历史学 院校推荐

(上下滑动查看)

中国史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世界史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考古学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生物学 院校推荐

(上下滑动查看)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地理学 院校推荐

(上下滑动查看)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01

师范院校的学习是不是很辛苦?就读师范院校有哪些优惠待遇?

师范院校和非师范院校虽仍有差别,但远不如过去那么明显。其中主要原因是师范院校大规模开设非师范专业,并逐渐向研究型大学转变。

但也有观点认为,这种综合性发展趋势在教育部直属的六所师范大学中比较明显,而一些地方师范院校,仍然保持其课程设置的“师范性”。

师范院校的转型已是趋势,但仍能从中总结出几点师范院校固有的特征。

特征一:注重规范养成

“周日晚点名制度”“早操制度”……这些是师范生耳熟能详的规章制度,暂且不论其合理与否,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任何学校都会针对在校生制定名目繁多的管理规章,面对同样的规章,师范院校和非师范院校最大的区别在于对规范的重视程度和侧重方向上。师范院校会特别严格地要求学生学习的规范和对知识的掌握。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知识的传承者,掌握知识只是基本的职业要求,为人师的更高境界则是在精神和品德上成为学生的典范,这无形中要求师范学院极其重视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

某师范学院毕业的罗同学这样回忆自己的大学:“读书的时候,学校管理确实很严格,每天早上都要按时出操,晚上上晚自习,寝室按时熄灯,一天的生活都被学校安排的很有条理。”

这样的生活,很多非师范院校的同学是很难理解的。“我基本上都是早上上两节专业课,下午去图书馆看会书,接着去打打篮球,晚上有两个小时的家教,这学期基本上都是这样过的,有很多自由支配的时间。”在同城另一所综合性大学读大三的李同学这样安排自己一天的时间。

虽然这只是两位同学不同的校园生活状态,但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师范院校和非师范院校的区别。“师”为教师、教育工作者,“范”为规范、规则。师范生从踏进校门的那刻起,就被灌输了“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教师职业伦理观念。教师的思想、行为是学生乃至世人的模范,培养教师,不只是学科知识与教育教学能力,更应重视师德的熏陶。

特征二:基础学科实力雄厚

在众多师范专业中,基础学科总是最朴实无华却最掷地有声的一枚招牌。具体而言,师范专业的设置多与中小学开设课程一致。这种与基础教育对接的封闭培养模式,让师范院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下了中文、数学、历史、物理等基础学科领域的核心地位。

从这个角度,我们也不难理解,国家大部分基础学科基地班都设立在师范大学。如北京师范大学的物理学基地班,福建师范大学的地理学基地班,湖南师范大学的中文基地班、生物基地班、历史基地班等。这些基地班主要培养少而精的高层次基础学科研究和教学人才。学生每年不仅可以享有基地班奖学金,大四还可以优先申请保研。

特征三:课程设置师范特色强

同样是中文系,师范大学的学生就比其他综合性大学的学生多学三门课程: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

实际上,这三门课程也是师范院校课程设置的“老三门”,同一个专业的其他课程设置与非师范院校没什么太大区别。对于很多师范专业学生来说,掌握这三门课程,就省去了备考教师职业资格证的麻烦,具备了走上教师岗位的通行证。

但是,也正是由于师范院校长期以来培养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的课程只有这三门,且课程内容更新速度不快,使得如今的师范生在职业技能上不再像过去有明显优势。

特征四:师范专业学费低,补贴高

很多人报考师范院校或者师范专业,除了兴趣使然之外,也有出于学费相对较低的考虑。长期以来,师范院校和师范专业的学费相对其他院校和专业而言要低很多,且2007年开始,教育部在其直属的6所师范大学中施行“免费师范生制度”:志愿服从分配到农村进行基础教育的师范专业学生,只用缴纳 一定的书本费和代办费即可入学。

事实上,在这项政策之前,全国各级师范院校的学费也普遍较低:广西师范大学师范生的学费仅仅为2150元/学年,非师范生也只有3250元/学年;辽宁师范大学沈阳师范大学的师范生学费也在3500元/学年左右。从整体上来看,师范生的学费大致不超过3500元/学年。

此外,较高的生活补贴也是很多家境一般的考生报考师范大学的重要原因。在华东师大,免费师范生每月的生活补贴为439.50元,其中39.50元是每位在校本科生都可以享受的学校补贴。也就是说,免费师范生的补贴比普通学生高出了400元,而这一标准在北师大甚至更高。

02

师范院校里只有师范专业吗?

在那里读非师范专业是否很尴尬?

“和原来想象中的不一样,早知如此还不如去读普通学校的专业。”谢同学毕业于武汉一所部属师范大学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属于典型的师范院校非师范专业毕业生,毕业前的招聘会上他彻底“体验”了一把尴尬:想做老师,但却遗憾没有教师资格证;投了几家当地的企业,也因为企业对师范院校固有偏见没有拿到OFFER。他很后悔当年填报志愿时贪图学校的名气而放弃了同城的另一所理工科院校。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师范院校大量增设非师范专业,许多师范院校的非师范专业在数量上已超过师范专业。相对于师范类专业,师范大学中的非师范专业的地位和质量都在面临挑战。

一来,这些非师范专业的课程模式和培养模式与师范专业别无二致,很容易不伦不类,师范的技能没掌握好,专业的学习也不够深入,与非师范院校毕业生相比也没有竞争优势;二来,师范院校向来是师范专业的领地,非师范专业在学校受到的重视有限,特别是在地方师范院校中。

03

师范院校毕业生一定要当老师吗?

非师范专业将来可以当老师吗?

作为师范院校的学生,未来的就业有当老师和不当老师两种可能。

目前,随着我国教育政策的调整,民办学校和教育培训机构大量兴起。这使得师范生就业机会增加,从国家免费师范生政策的实施也可以看出,中西部对师范人才的需求很大,很多非师范类专业应聘教师职位的情况也逐年递增,对于其它高校毕业生而言,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形势一直较好。

现在,师范类院校的非师范专业学生在数量和规模上都压过了师范专业。这些同学一般选择有3种:

毕业后要当老师:这些学生一般在三年级时,进行教育学科版块的培养,修教育学、心理学、教师技能等课程,并进入教学实践环节,这些课程的学分是获得教师资格证的必要条件,申请教师资格证时便很容易了。但是即使选择教师教育培养的学生,毕业后仍可选择不当老师。

毕业后不当老师:想从事其他职业的学生可以不选修这些课程,并进行其他职业实践环节。就业时,可自由选择职业。

没选教学课程但毕业时想当老师:这部分学生可在最后一学期补选这些课程,申请教师资格证,仍可有当老师的资格。

04

免费师范生

只有部属师范大学免学费吗?

省属师范高校是否免学费,要看各高校的具体政策规定,请点击查阅高校的招生章程。注:以当年高校公布的招生章程为准。

往届生可以报免费师范生吗?

往届生可以报考免费师范生。

免费师范生要回生源地就业吗?

免费师范毕业生一般回生源所在省份中小学任教,承诺毕业后从事中小学教育5年以上。具体政策可以查看《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试行)》。

05特岗教师

什么是特岗教师?

特岗教师政策是中央实施的一项对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的特殊政策,通过公开招聘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县、县以下农村学校任教,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从事农村义务教育工作。

特岗教师待遇如何?

“特岗计划”教师在聘任期间,执行国家统一的事业单位工资制度和标准,津贴、补贴由各地根据当地同等条件公办教师年收入水平综合确定。“特岗计划”教师年收入水平原则上不低于当地同等条件公办教师年收入水平。

特岗教师计划主要在哪些地区实行?

主要包括下列地方:河北、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省,新疆。

特岗教师面向哪些学生招聘?

1、全日制普通高校师范类专业应届本、专科毕业生;

2、全日制普通高校具备教师资格条件的非师范类专业应届本科毕业生;

3、取得教师资格,同时具有一定教育教学实践经验、年龄在30岁以下(1987年7月1日后出生)且与原就业单位解除了劳动(聘用)合同或未就业的全日制普通高校往届本科毕业生。

特岗教师的招聘程序是怎样的?

特设岗位教师的招聘遵循“公开、公平、自愿、择优”的原则。招聘工作按下列程序进行:公布岗位、招聘人数等条件;自愿报名;资格审查;考试和考核;体检;确定招聘人选;岗前培训;教师资格认定;签订协议;派遣上岗。具体招聘工作按各地方的特设岗位教师招聘办法执行。

06教师资格

教师资格证分哪几类?

1、幼儿园教师资格;2、小学教师资格;3、初级中学教师和初级职业学校文化课、专业课教师资格(以下统称初级中学教师资格);4、高级中学教师资格;5、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高级中学文化课、专业课教师资格(以下统称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6、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高级中学实习指导教师资格(以下统称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7、高等学校教师资格。

各类教师资格的适用范围是怎样的?

取得教师资格的人员,可以在本级及其以下等级的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担任教师。取得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的人员只能在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高级中学或者初级职业学校担任实习指导教师。高级中学教师资格与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相互通用。

申请教师资格证有哪些学历要求?

1、申请认定幼儿园教师资格,应当具备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其他中等学校毕业不能作为认定幼儿园教师资格的合格学历。2、申请认定小学教师资格,应当具备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其他中等学校毕业不能作为认定小学教师资格的合格学历。3、申请认定初级中学教师资格,应当具备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或者其他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4、申请认定高级中学教师资格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应当具备高等师范院校本科或者其他大学本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5、申请认定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应当具备中等职业学校及其以上学历,并应具有相当于助理工程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者中级以上工人技术等级。对确有特殊技艺者,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其学历要求可放宽到高中毕业。6、申请认定高等学校教师资格,应当具备研究生或者大学本科毕业学历。

申请教师资格证对普通话水平有哪些要求?

应当达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颁布的二级乙等以上标准(少数民族自治州、县只需达到三级甲等及以上标准)。

申请认定幼儿园教师资格、小学教师资格,其普通话水平应达到二级甲等及以上标准(少数民族自治州、县只需达到达二级乙等及以上标准)。

非师范专业毕业生如何申请教师资格证?

1.非师范教育类专业毕业的学生必须完成补修教育类课程的任务,并在申请报考时需提供市教师资格认定机构组织的《教育学概论》、《心理学概论》、《教育方法概论》等考试合格证书。2.当年考试不及格的科目,可以在下一年度补考;经补考仍有一门或者一门以上科目不及格的,应当重新参加全部考试科目的考试。3.除了必须通过教育、心理学的专业课程考试外,还要达到国家普通话测试二级乙等以上,并通过有关实践能力的面试才能取得资格证书。

标签: 高考 高校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