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牙山五壮士》为何被移除课本?专家的解释,令人愤慨

01引言

近期国内各大主流新闻媒体都在报道卫国戍边英雄团长祁发宝还有因公牺牲的烈士陈红军、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四人。四位烈士为保卫祖国边境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他们的事迹让无数中国人感动落泪。

每个时代都有因公牺牲的烈士,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刘胡兰,解放战争时期的董存瑞,抗美援朝时期的黄继光,对越自卫反击战时期的王灿,他们的英雄事迹为我们熟知,他们为祖国事业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九十年代开始读书的学生,相信对《狼牙山五壮士》这一文应该不陌生的,该文是中小学语文书本上的重要一课,讲述了狼牙山五壮士面对敌人的包围,他们宁死不屈,义无反顾跳下了数十丈的悬崖,以死明志的故事。

原本《狼牙山五壮士》这个真实的历史事件,是一个很好的爱国题材案例,放在语文课堂上讲能培养孩子们的爱国情怀,同时又能让孩子们了解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不易,珍惜如今的和平时光。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狼牙山五壮士》早在2005年就从上海市二期课改语文教材中移出,许多中小学的语文教材上也看不到《狼牙山五壮士》这一课文了,这不免让人有些疑惑了,教育孩子不应该教育他们的爱国精神吗?《狼牙山五壮士》是一篇很好的课文,为什么要从教材中移除呢?

02《狼牙山五壮士》为何被移除课本?

现如今,许多孩子受到网络影响,长大后希望自己成为一个明星,因为在孩子们眼里,明星能赚大钱,过上富裕的日子。这种现象愈发严重,许多家长也表示担心,孩子的价值观会扭曲,因此更多家长呼吁,应该多一些爱国教育,例如拍摄爱国电视剧等,来加强学生的爱国观念。

近年来,通过电视电影宣传的爱国教育逐渐多了起来,但书本上的那些爱国教育文章却渐渐少了,以前出现在教材上的《谁是最可爱的人》,《狼牙山五壮士》、《黄继光》等爱国教育课文从教材上移除,换成了诸如《爱迪生救母》这样虚构的故事。

《狼牙山五壮士》早在2005年从上海市二期课改语文教材中移除过,当时还引起了一些网友的热议,至于为什么要移除《狼牙山五壮士》这样的爱国课文,根据上海编写教材的专家说:符合现代社会的需求。

专家们认为,如今社会是和平与发展的社会,《狼牙山五壮士》这样的课文在七十年代人的心中容易引起共鸣,因为那时候离战争结束也仅仅只有三四十年的时间,人们对于革命英雄还是很有印象的。但是如今社会是多元化发展,学生应该从课本上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因此把诸如《狼牙山五壮士》这样的课文删减了一些,有些被移除了课本。

对于专家们的解释,大部分网友都表示不满,这个解释令人愤慨,因为爱国不分时代,作为一个九零后的学生,《狼牙山五壮士》这样的课文也是非常值得学习的,也能从中找到共鸣,理解先辈们抗日的不容易,并非只有老一辈的六七十年代的学生才能理解。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虽然说教材可以根据需求做一些调整,这也是十分有必要的,但是把《狼牙山五壮士》这样的爱国课文移除的原因是为了符合现代社会的需求,这个原因不免有点牵强了,专家们或许无法说服广大网友们。

03结语‍

《狼牙山五壮士》中五名壮士在没有退路的情况下,不愿意做敌人的俘虏,选择跳下悬崖,这是可歌可泣的壮举。五名壮士的英雄事迹值得我们学习,在中小学的教材中,《狼牙山五壮士》这样的爱国教育课文不应该被移除教材。

抗战和爱国精神教育不管是上世纪的七十年代,九十年代,还是本世纪的一零年代,都不会过时的。我们在接受社会多元化的时候,对于爱国教育也是要同时进行,不要因为如今社会的娱乐化而冲淡了我们的爱国精神。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课堂上是学生受教育的重要场所,爱国教育对于一个国家未来发展十分重要,而中小学生的祖国未来的希望,因此在课堂上接受爱国教育十分重要,老师们有相应的义务和责任。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