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严禁地下情”“鼓励带病上课”最严班规:如此班规无关严与爱

■从披露的条款看,基本上都涉嫌违法。

■“班规”无关严与爱,关乎对教育法律法规的违背和逆行,关乎学生健康成长和教育方针、育人大计的理解和落实。

■爱,无论是什么类型的,爱的双方一定是平等的,无论师生、父子、母子或情侣,都不应以任何理由一方强迫、压制另外一方。

■每个学校和所有教育工作者,都要在法律法规的框架内,严格管理,严之有度,爱心奉献,润之无声……

据报道,江西省南昌市洪都中学的一份“22条班规”在网上引发热议,有人称之为“史上最严班规”,该校政教处一位谢姓主任回应记者表示,“学校肯定不会通过这样的班规,教师除了严,还需要有爱。”我没有看到“班规”全文,但仅从媒体披露的“班规”部分条目看,我以为,这样的“班规”既无关严,也无关爱。

先看一下媒体披露的“班规”内容:“学生必须无条件接受父母、老师的引导和教育,违反者停课一周”;如果“迟到”等情况,要“停课回家半天反思”;严禁与校内外“黑道分子或小混混”接触认识,严禁搞地下情,严禁课间谈人生……此外,附注还显示“班级所有男生不得在操场进行球类运动,知情学生可以举报”,“班级所有男生不得在操场进行球类运动”等,表示“我们欣赏带病坚持上课的学生”。

从披露的条款看,基本上都涉嫌违法。如“学生必须无条件接受父母、老师的引导和教育,违反者停课一周”,如果“迟到”等情况,要“停课回家半天反思”,等等,涉嫌违反《教育法》和《义务教育法》。大家知道,《义务教育法》是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的根本大法。这个法明确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让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是学校、家长和社会的义务。谁违反这个义务,谁就要受到法律的规范。家长不让学生上学,家长要承担责任;学校不接受适龄儿童、少年上学,学校要承担责任;学校不提供相应的条件,也要受到法律的规范。“班规”以各种理由剥夺学生接受教育的权利,这当然是违法行为。

至于严禁与校内外“黑道分子或小混混”接触认识,严禁搞“地下情”,严禁课间谈人生,则涉嫌违反《义务教育法》对教师的要求,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未成年人保护法》也规定学校要“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这里最奇怪的是“严禁课间谈人生”了,我苦思冥想,若连人生都不许谈,还能允许谈什么呢?!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再说说什么是严格和爱。严格是指对相关规定、法规认真落实,态度十分认真,一点也不马虎,行为上严谨不偏离轨道。由此看,偏离法律法规要求这么远的“班规”能说对学生“严格管理”吗?爱是人间最普遍,也是人间最高尚的情感状态。一位很感性的年轻人回答什么是爱时,用泰戈尔的诗句说:“世界于你而言/无意义无目的/却又充满随心所欲的幻想/但又有谁知/也许就在这闷热令人疲倦的正午/那个陌生人/提着满篮奇妙的货物/路过你的门前/他响亮地叫卖着/你就会从朦胧中惊醒/走出房门/迎接命运的安排。”我跟年轻人说不懂,他告我,没有什么比爱的力量更伟大。年轻人感性又文学,而我的解读是,爱,无论是什么类型的,爱的双方一定是平等的,无论师生、父子、母子或情侣,都不应以任何理由一方强迫、压制另外一方。从这点说,“班规”对学生完全是强压,看不出爱的温暖。

所以,“班规”无关严与爱,关乎对教育法律法规的违背和逆行,关乎学生健康成长和教育方针、育人大计的理解和落实。所幸,这“班规”未实施;所幸,学校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认识到不妥并进行了纠正。

我们这样分析和批评,绝非小题大做,也绝非打棍子、扣帽子和无限上纲,这是因为眼下不少人,尤其是一些父母和教师,以为在严格管理和爱的招牌下,怎么说、怎么管孩子和学生都行,可以尽其所为,无所不能,以至造成不少悲剧。这样的认识大错特错,这样的行为更不应提倡,往浅里说,是动机与效果的背离;往深里说,当代法盲带来的必然恶果。顺便再说一点,用“班规”的方式和学生互相“举报”,教育和引导孩子好吗?我以为欠妥,应该纠正。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让我们按照法律法规要求,进行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等有机统一起来,因材施教。必须强调的是,每个学校和所有教育工作者,都要在法律法规的框架内,严格管理,严之有度;爱心奉献,润之无声,促进学生徳、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作者简介:王旭明,教育工作者,语言文字工作者,曾任教育部新闻发言人,语文出版社社长,现任中国陶行知研究会求真教育实验研究院院长。著有《为了公开——我当新闻发言人》《王旭明说新闻发言人》《明正言顺》《与领导干部谈文风》等。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