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熊猫啃书
前天,是我们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爷爷的90岁生日。
可能很多人,除了知道袁隆平爷爷是“杂交水稻之父”之外,对他的了解还知之甚少。今年,就有一部纪录片《时代我》,记录了我国8位在各个领域中的佼佼者的平凡生活。
第一集,讲述的就是袁隆平爷爷的,平凡生活。
01. 袁隆平,只是一个普通家庭里的普通人
在纪录片中,我们看到了袁隆平爷爷平凡简单的家,和我们每一个普通人的家庭没有什么不一样的。
家里没有任何奢侈用品。旧旧的家具、电器,只要还能用,就不会换新的。
客厅也很简单,一台用来看天气预报的电视剧,和几个桌椅板凳。
记得袁爷爷90岁时换新的身份证,公安人员到家里,网友们看到爷爷家里有很多跟自己家里一样的生活用品。
同款的花露水、红花油,还有老家一定会有的旧旧的世界地图。
除了简单朴素的家居用品,就连他的家人,也和袁隆平爷爷本人一样,穿着简单朴素。
在《时代我》的纪录片中,除了展现了袁隆平私下里的另一面外,还还摄制了袁隆平爷爷的三个孙女:
袁友晴(16岁)、袁友清(14岁)、袁友明(12岁)。
她们笑起来的样子,和袁隆平爷爷一样可爱。虽然穿着朴素,但是言谈举止,和幽默的性格真的像极了她们的爷爷。
在这群小孙女的眼里,爷爷只是个天天爱看天气预报的。
是个关心她们身体健康的爷爷。
是个英语很好,但数学不太好的爷爷。
是个和普通爷爷没什么不一样的爷爷。
在家庭里的袁隆平,可不会整天念叨孩子们的学业怎么样,成绩好不好。他最关心的,除了杂交水稻的技术之外,对孩子们最关心的就是身体健康。
袁隆平的二儿媳说:他从来不会问孙女学习怎么样啊,但他一定会问,你锻炼了没有啊?你有没有去跑步啊?有没有去游泳啊?有没有做运动啊?
对于游泳、锻炼身体,可是袁隆平爷爷除了杂交水稻外,最注重的事情了。
和普通老人一样,袁隆平每天早晨都会起床活动筋骨、甩甩胳膊、晃晃腿来锻炼身体。其实在袁隆平22岁的时候,就因为热爱游泳,差一点进入了国家游泳队。
所以游泳这个事情,他一直都保持到现在。袁爷爷的妻子说,他到现在都是,每天下班之后就要去游泳的。
02. 一辈子,只要做好一件事就足够了
对于孩子、孙辈,除了身体健康、多锻炼的要求之外。大概袁隆平对他们最深的影响,就是关于杂交水稻这件事了。
袁隆平曾经说:“一个人一辈子做好一件事,就足够了。”
这句话,不仅仅是他对自己的要求,也是除锻炼身体外,对孩子们唯一的要求。
1963年,袁隆平和自己的妻子邓哲结婚后,他们一起养育了三个儿子。而这三个儿子,深受父亲这句话的影响,每一个人都在各自的领域中深耕。
大儿子袁安定,是现在农业领域知名企业家。
出生于60年的黔阳地区,在那个生存条件相对恶劣的环境中,袁定安通过努力成功考入大学,成为管理学专业的人才。
毕业后袁安定被分配到湖南种子公司工作,受父亲的影响,袁定安对农业领域也有着较深的了解。
后来,他凭借自己在管理学上的专业能力,和农业领域的专业知识,选择自主创业。
二儿子袁定江,高考时凭借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湖南财经学院,毕业后还攻读了武汉大学的EMBA。
现在的袁定江已经是一家农业科技上市公司的副总裁。
而小儿子袁定阳就是子承父业了。
在拿到他在拿到湖南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学专业硕士学位后,一直跟随父亲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工作。
深受父亲的影响,袁定阳对待科学研究一丝不苟,勇于探索。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成为超级杂交水稻分子育种创新团队的首席专家。
这三个儿子,都成为了各自领域上的佼佼者,也和袁隆平一样,为国家农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们都在父亲袁隆平身上,学到了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品质。真正的做到了袁隆平一生的信念:一个人一辈子,做好一件事。
03. 袁隆平爷爷的教育理念
其实我们可以在袁隆平爷爷的为人处世和家庭氛围里看出,他的教育理念,是值得我们每一个家长们去学习的。
在学业上,他对儿女、孙辈没有太大的要求,只要求孩子们能够经常锻炼,身体健康。
其实很多做家长的,都把孩子的学业放在第一位,而忘记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像袁隆平爷爷,其实他的数学是比较差的,英语比较好。
而很多的家长就要求孩子要全面发展,一点都不能偏科,反而给孩子带来了很大的精神压力,也失去了很多童年的快乐。
在生活上,他要求孩子们把“做好一件事”这句话深入骨髓。
不要求你做一个全能的天才,但是,只要做事,就要认认真真去做。要对得起自己的复出,不怕苦不怕累的去做好一件事,就够了。
比如学习,如果你数学不好,你认真努力去学了,但是发现自己确实没有这个天赋,反而是在英语上很有天赋和兴趣,那就认真去把英语给学好。
如果是学习一个乐器,就把那个乐器给学好;学习一门学科,就把那一门学科给学好。
一个人的一生很短暂,人的精力也很有限,但是只要你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做好一件事上面,那你就是这个领域的专家、佼佼者,这就是你一生最值得骄傲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