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父子的亲子共读:优秀的家长,是孩子心中的英雄

上篇文章我们介绍了亲子共读的意义。通过亲子共同从事读写活动,达到提高阅读写作水平的目的,即:亲子是手段,读写是目的。

这种亲子共读,从越小的时候开始一直坚持,孩子和家长之间的对立、叛逆就越容易淡一些,青春期父母和孩子相处的困难就越小。

所以亲子共读除了积淀知识、提升文化修养,还能起到建设良好亲子关系的作用。

今天就以翁老师和杨教授(孩子家长)访谈的形式来探讨两个问题:

1.家长的引领作用具体体现在哪里?

2.为什么亲子共读对建立良好亲子关系能够起到重要的作用?

家长的引领作用具体体现在哪里?

01

当孩子的人生阅历不足以理解作品中一些很深刻的思想或情感时,我们可以给孩子做一些补充,给一点帮助。

杨教授(这位父亲)回忆了孩子上中学时的一件小事,就是家长帮助孩子突破阅读障碍、年龄阅历局限的极好范本。

清华父子亲子共读

杨教授:好像是入学八中的第二年暑假时,您指定了许多课外阅读书,其中有一本是《美的历程》。这本书开始的几章讲的是远古到先秦的人类对美的理解,以及艺术的发展过程。孩子看得非常入迷,而且特意去国博,看看那些实物。后来,我发现他不看了。就问他这本书是否看完了。他说看不懂了。

我觉得奇怪,就问他什么看不懂(我觉得这样的书不可能看不懂)他说,看到魏晋风度那节就看不懂了。我好奇就和他一起读,原来魏晋时,中国人开始探讨生死的意义了(所以才有陶渊明、竹林七贤)。

翁老师:在他当时那个年龄,确实理解不了。

杨教授:我发现,他对陶渊明的诗,理解得也不好。我就给他慢慢讲,用他能理解的语言讲。

翁老师:嗯嗯,这就是亲子共读的意义。

杨教授:讲到曹丕《典论 论文》中的一段话:“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他突然说:明白了。居然这段文字,他就背下来了。后来和我说,有一次考试时,有一道阅读理解题,他就想到了这段文字,按照我给他讲的回答的。

翁老师:这个事例太经典了!

杨教授:在毕业前,他写的“国旗下的演讲”里,也用了这段话。所以我觉得,许多看似偶然的交流,给他留下的印象格外深刻。

翁老师:对。亲子共读的价值就在于潜移默化的影响。

02

可以帮孩子克服畏难情绪。

长于逻辑推理的孩子,往往大脑管理“知情意”的区域不够发达,即我们常说的对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和关系不够敏感。他们会觉得语文很难,无从下手,甚至绝望地以为,自己永远也学不好语文了。这时候,就需要家长从一个突破口入手,用事实带领孩子体验“语文学习并不难”。

清华父子亲子共读

杨教授:我们一直是鼓励孩子,让他觉得所有的科目都很简单,都能学会。但孩子的确不太擅长语文。加上有时出的试卷和练习题(可能是高一的试卷),出现的文章是没见过的,他就觉得烦。有一次,他做作业,说了一句:“长桥卧波”,后面是什么?我正好在旁边,马上接了一句:“未云何龙”。他很惊讶,说:你怎么知道?这是什么文章?我当时是凭直觉地说出来的,一时也愣了,想想,说:可能是《阿房宫赋》。他一查,确实是。

翁老师:孩子一下就特别崇拜和信赖您了吧?

杨教授:我就和他说:文章多读,就背下来了,而且可以几十年不忘。他就相信了。从此再也不抱怨背课文了。

翁老师:果然身教胜于言传。

为什么亲子共读对建立良好亲子关系

能够起到重要的作用?

01

当孩子遇到阅读困难时,如果家长能亲自参与到阅读活动中去,就相当于家长带领孩子突破了这个困难,以自己的行动给孩子做出了很好的榜样,尤其是当家长也同样不擅长语文时。孩子在家长迎难而上的背影中长大,自然会敬佩家长,甚至崇拜家长。对自己崇拜的人,还是比较容易相处好的吧。

清华父子亲子共读

杨教授:有朋友问我经验,我说很简单:成为孩子心中的英雄。因为孩子都是追星族。家长不能成为英雄,他就会去追别人。因为家长比孩子年长二、三十岁,成为孩子心中的英雄,是很容易做到的。只要付出,一定能做到。

翁老师:的确如此。但中国的父母特别缺乏这个意识。

杨教授:实际上,我对文学的喜欢,也是在您布置的作业的逼迫下,陪孩子读书、教孩子理解慢慢形成的。这也要感谢您。我发现,我说简单的科目,例如:语文、物理,他都学的非常好。

翁老师:对啊,没有心理障碍的事情,就比较容易上手。

杨教授:因为孩子对家长的崇拜,家长的很多思想,就容易被孩子理解。

翁老师:对,“亲其师信其道”,也是这个道理。

杨教授:我觉得成为孩子心中的英雄,不是只有清华老师才能做到的。所有人都能做到。关键是是否付出精力去做。家长如果理解这一点,并努力实践,都能成为优秀的家长。这和智商无关,更重要的是家长的责任感。

翁老师:是啊。要想让孩子接受成人的意见,必须先得到他的信任、崇拜。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02

常有青春期孩子的家长抱怨:孩子根本就不理我。我没办法跟他交流,所以管不了他,这不能怪我。每当听到这样的话,我都很想问一句:孩子是从一出生的时候就不爱理您吗?不是吧。

婴儿时期,孩子是多么依恋您、粘着您啊,每天咿咿呀呀总有说不完的话。那时候的孩子以及亲子关系就像一张白纸。问题是,后面这十几年,您到底在这张白纸上写了些什么,才导致了孩子不信任您、不爱理您的结果?

事实上,任何一组关系中,决定关系走向的一定是年长的一方,无论是婆媳、亲子还是夫妻关系,包括同事关系,都是这样的。即便领导者是年轻一方时,这个同事关系依然还是年长一方决定的:年长的被领导者如果经常考虑年轻的领导需要什么,并且积极、真诚、毫无保留地给予他,那这个关系就会发展得很好。

把这样的心态放在亲子关系中,和孩子一起亲子共读,让亲子之间的感情好起来,读书的效果自然也会很好。同时,亲子共读也构建起了书香家庭的氛围。

让我们一起,为孩子打造一个美好的诗意人生吧!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