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高考题型有变化,考生如何面对新挑战?看看一线老师怎么分析

当下正是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型期,无论中考改革还是高考改革,都离不开为社会培养综合素质人才这个出发点。近期,教育部明确公布2021年高考题型方向,增加题目的开放性,提高灵活性,减少死记硬背,杜绝机械刷题,相信以后的高考命题也将会延续这个方向。

看来高考得高分的惯用法宝海量刷题要失去原有的效果了。增加题目开放性,就意味着考题的灵活度很大,思考维度变广,正确答案并不是唯一,只要中心意思表达到位,至于如何组织语言,用什么样的表达方式,都不局限于固定模板了。距离2021年高考只剩下100来天,如果还是依靠老方法机械刷题,明显行不通了。

其实高考题型这一改变,并不是空穴来风,去年山东省高考选考科目自主命题,就已经增加了考题的开放性,不愧是高考大省,连命题方向都走在全国统一高考命题前面。比如历史考题,4道非选择题的开放性都比较明显,当时不少考生走出考场后“哀嚎”一片,因为第一次接触新题型,与平时大量刷的题型不同,生怕漏答或答偏。

增加新题型对今年的高考来说,是有弊还是有利呢?不用说,肯定是利弊同时存在的。

先说有利的一面:随着时代进步,经济飞速发展,社会需要的人才类型也发展很大改变,除了务实、肯干外,更需要有创新思维、适应能力强、头脑灵活的人才。不要说高考题型,就连公务员考试的题目,除了考查基本技能外,更注重考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随机应变的能力。

高考是我国选拔人才的最大型考试,既然是选拔,就必须满足选拔的需要。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就要筛选出什么样的人才服务社会。当今形势所需要的是懂得学以致用,灵活运变,在理论指导实践下能独自动手解决问题,并要有创新思维、工匠精神。对于那些只懂得机械刷题的“考试机器”,在如今开卷考试都有可能找不到答案的高分低能儿,已经不再适应新时代的需要了。

高考题型方向就是教育方向,增加考题的开放性,就是减少机械刷题得高分的可能。在往届的高考中,每年的考题都是固定的题型,就连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综合题的先后顺序都未曾改变过,机械刷题一直以来都是赢得高考屡试不爽的法宝,这就是尽管素质教育推行多年,仍逃离不了刷题取胜的命运。

如今的高考不仅取消考试大纲,每个知识点都有可能是重点,而且增加了题目的开放性,懂得活学活用才是学习的使命。这样一来,既引导了老师教学方向,又培养了真正的素质人才,还减少了过量机械刷题对青少年身体的伤害。

我们再来说说弊端:由于考题灵活度加大,对于一些只懂得死记硬背、搞题海战的考生来说肯定是不利的。这类考生要怪只能怪自己出生得晚,没有赶上高考时机。大量作业、疯狂补课、熬夜刷题时代已经过去了,唯有调整学习方法和思路,尽快适应新的考题。

距离高考只有100天的时间,考生们应该提升哪些能力,才能适应新的高考题型呢?

首先,增强应变意识

既然是教育部公布的信息,一定会在高考中体现,我们要改变以前的高考思维和套路,适应新的题型思路,增强应变意识。题目越开放,越灵活,越考查学生的应变能力,这种应变能力,不只体现在考场上,更体现在考前的备考中。无论是一个重要的知识体系,还是有难度的概念、公式、定理,不单单是牢牢记在心里,还要总结、归纳,并完全掌握其来龙去脉和用法。

其次,要提升应试的能力

高考前有紧张、激动的心情也是很正常的,不要因为考题增加了开放性,就焦虑得吃不饱睡不香。其实保持平常心态就对,当成冲刺高考的模拟考试就好,在高考前的数次模拟考试中,题型都会很接近高考题型。

提升应试能力主要需要提升审题能力,因为考题增加了开放性,就会变得相对灵活很多,对审题能力的要求随之变高了。换作以前的高考题可能是一问一答式,而今年的高考题有可能问题隐藏起来,需要考生去发现然后作答。这对考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分析推理能力、逻辑判断能力等都有更高的要求,如果审题不准,肯定答不到要点上,故而无法得分或得满分。因此,考生在接下来的100天里的强化训练或模拟考试中,重点提升审题能力,从而提高应试能力。

总之,面对高考新的变化,高三学生要有应变意识,高度重视,调整好平和心态,提升应试能力,做到“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冷静地迎接下一阶段的备考和高考。预祝每个考生在6月份的高考中都能取得理想成绩。

标签: 高考 考生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