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是发展教育事业的根本,教师的幸福指数高了,才能更好地为教育事业做贡献。近年来,北京市出台了一系列惠师措施,不断提高教师待遇,改善教师工作环境,不断增强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在第36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我们一起看看这些年北京教师收到了哪些惠师“大礼包”。
亮了!北京惠师政策
中小学教师工资与公务员同步调整
近年来,“工资收入不低于公务员”一直是老师们的愿望,也成为各级政府努力追求的教改目标。2018年9月,北京市政府发布《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这是一份与教师选拔机制、职称评定、工资待遇等密切相关的文件。文件中明确,将完善中小学教师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中小学教师工资与公务员工资同步调整联动机制,确保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或高于本地区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
此外,该文件还明确将健全和完善绩效工资激励机制,优化绩效工资结构,突出岗位在基础性绩效工资结构中的权重,有效体现教师所聘岗位、承担责任、工作量和工作绩效。在绩效工资分配中向班主任、骨干教师、特殊教育教师倾斜,鼓励支持中小学教师积极参与教育综合改革。
2020年5月,北京市人民政府发布《北京市进一步调整优化结构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的实施方案》,“完善中小学教师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中小学教师工资与公务员工资同步调整联动机制,确保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或高于本地区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同样被列入其中。记者从教育部日前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教育部将会同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已将“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纳入省级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重要指标,督促各地确保2020年底前落实到位。
在《北京市进一步调整优化结构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的实施方案》中,北京市还进一步明确了将优先落实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政策,财政经费优先保障中小学教职工工资发放。提高公办幼儿园非在编教师工资待遇,缩小与在编教师的工资差距,逐步实现同工同酬。这一规定也与2018年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相关内容相呼应。
亮了!北京惠师政策
“新型”培训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2016年,北京市教委、市财政局联合下发《北京市中小学教师开放型教学实践活动计划(2016—2020年)》,创新中小学教师研修方式。与传统的大规模集中授课式研修不同的是,教师可通过网络平台自主“选课”,并实地走进授课教师的课堂,进行面对面学习和互动交流,参与的授课教师和选课教师双方均计算继续教育学分。
开放型教学实践活动计划面向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全体教师实施,授课教师限定在一线承担教学任务或开展研修工作的市级以上骨干教师,包括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市级学科教学带头人和市级骨干教师,而选课教师则涵盖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和教师研修机构的一线教师和研修员。这一计划的实施,解决了传统教师研修存在的研修课程设计、内容选择相对滞后,针对性不强等问题,改变了研修方式以单一面授为主,缺少互动交流,教师缺乏对研修项目的自主选择性的倾向。
为了保证开放型教学实践活动顺利实施,北京市除了建立起此项活动的专项经费保障机制外,还规定各中小学校每年参加开放型教学实践活动项目的教师人数不低于应参加人数的20%。十个远郊区每学年参加城六区开放型教学实践活动项目的教师人数原则上不低于参加开放型教学实践活动教师人数的60%。
“十三五”期间,北京市不断完善分类、分层、分岗的培训体系,创新教师培训方式,提升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实施新任教师规范化培训计划、优秀青年教师发展计划、中小学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全面提升教师素质与能力。扎实推进首都名师、名校长(园长)工程,精心设计满足学员需求的个性化培养方案,搭建学习研究和人才成长共同体的高端平台。
亮了!北京惠师政策
不断提高乡村教师地位待遇
近日,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对此,北京市教委主任刘宇辉撰文指出,北京市要精准施策,持续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地位待遇,让乡村教师享有应有的社会声望。
未来北京市将建立由乡镇党委、政府组织,村委会、乡村学校等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重点研究和解决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困难和问题。完善乡村学校教师绩效工资管理办法,持续实施市级财政支持乡村教师岗位生活补助政策,根据乡村学校艰苦边远程度制定差别化的乡村教师岗位生活补助标准,每月补助最低1400元,最高4000元。同时,支持相关区政府制定区级财政支持的乡村教师岗位生活补助政策。
早在2016年11月,北京市就颁布了《北京市乡村教师岗位生活补助发放办法的补充办法》,当年17489名乡村教师的收入得到大幅提升。从2016年至今,北京市持续改进乡村教师岗位待遇,并将符合条件的乡村教师纳入当地政府住房保障体系,支持有关区为乡村教师租赁周转房,帮助乡村教师解决住房困难。
近年来,北京市还不断完善荣誉制度,在各类人才项目、荣誉表彰、评奖评优中,向乡村教师倾斜。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建立专项基金,对长期在乡村学校任教的优秀教师给予物质奖励。建立乡村教师荣誉制度,为从教20年、30年的乡村教师发放荣誉证书。
在提高乡村教师待遇的同时,北京市也开始全面提升乡村教师素质。通过深化实施《北京市乡村教师素质提升计划》,进一步完善市、区、校三级管理体制和分类、分层、分岗培训机制,不断优化和健全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服务体系。通过跟岗研修、送教下乡、网络研修、学历提升等多种培训方式,全面提升乡村教师整体素质。2017年,北京市教委又提出了“北京市农村义务教育质量提升行动研究项目”(简称“春雨计划”),为更多农村地区教师专业成长带来福利。
亮了!北京惠师政策
奖励参与跨区办学的干部和教师
随着北京市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优质学校通过集团化办学的方式,扩大自身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面。在这个过程中,优质校校长和教师开始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2019年5月,北京市教委印发《北京市市级中小学教师专项绩效奖励实施办法》,对相关学校干部、教师进行奖励。
《北京市市级中小学教师专项绩效奖励实施办法》奖励的范围主要是承担市级主导跨区办学、市级统筹招生、贯通培养、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体验式培训等方面的学校、校长和教师,最高奖励额有300万元。文件规定,学校奖励分配要重点向法人校长、跨区派驻的执行校长、干部教师及参与支教的干部教师倾斜,奖励总额不低于学校绩效奖励总额的50%。校长绩效奖励为派驻和支教人员平均数的1.5倍,每多担任一所学校法人,系数增加0.5倍,上限不超3倍。
从这次奖励的范围和标准能够看出,北京再一次加强市级专项绩效奖励项目管理,发挥专项绩效奖励的激励导向作用,激励学校、校长、老师的积极性,让更多的好学校、好老师走到老百姓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