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25岁状元答卷真迹:共两千多字零失误,笔迹工整像印刷出来的

现在不管是小学生、初中生还是高中生,在考试前,都会被班主任耳提面命要在参加考试时把字给写得尽可能工整些。因为班主任都很清楚,这样做最容易给判卷老师留下一个好的印象。到时候即便题答得并不是足够完美,答题者也往往有机会得到一些卷面分。不过你知道吗?其实这种情况不仅适用于现在的考试,还适用于古代时候的考试。正如接下来要给大家介绍的内容中会提及的明朝状元试卷一样,它以字迹工整著称。且即便到了现在,也同样受人们赞赏。那么,这个试卷的主人到底是谁呢?

一、古代各阶段考试与现代各阶段考试的关系梳理

在给大家介绍这份明朝状元试卷的主人的身份之前,我们先来给大家做一个有关古代各阶段考试与现代各阶段考试的关系的梳理。在古代的时候,身为学生的人在接受了师长的一段时间的教育以后,便有机会获得师长的认可。之后,他们才能经由师长的推荐去参加最为基础的童试。可能这个时候,不少人会以为童试就相当于我们现代的幼儿园往小学进阶的考试。但实际上,情况却并非如此。要知道,古代的童试可并没我们想得那么简单。故而算起来的话,它怎么也得与现代的小升初考试相提并论才行。

童试顺利考过后,参考者还不能放松下来。因为若不继续往上考的话,即便他通过了童试,也照样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出息。这个时候,为了能给自己谋求一个更好的未来,参考者就得继续着手准备参加院试了。而院试又分为“岁试”和“科试”,若是参考者能顺利通过“岁试”,便可获得秀才身份。若是再顺利通过了“科试”,那无疑就能获得继续往上考的资格。如此看来,院试无疑就相当于现代的中考。考过了就能升入高中学习,而考不中的话,那就得继续苦苦于此阶段进行挣扎了。

接着该是乡试、会试和殿试了,要知道,这三个阶段的考试于参考者而言可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若是参考者能顺利通过乡试,便可获得举人的身份。而有了这个身份,参考者无疑就拥有了做官的资格。若是参考者能顺利通过会试,便可获得进士的身份。而有了这个身份,他们便可坐等朝廷给他们分配工作了。至于顺利通过殿试,那就更加不得了了。因为如此一来,参考者便有机会角逐状元、榜眼和探花。而即便最后没上这三榜,他们也照样会得到朝廷的重用。由此可见,所谓的乡试、会试和殿试,其实就相当于现代的高考、考研和考博。既如此,那状元试卷的含金量有多高就可想而知了。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二、明朝流传至今的状元卷的主人

介绍完上述内容后,我们再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明朝流传至今的状元卷的主人。有资料显示,这位状元试卷的主人名叫赵秉忠。他出生于1573年的山东省青州市,为地道的明朝官宦之家的孩子。后经苦读和接连考试,他一度从一个小小的童生成长为受朝廷重视的状元郎。而且算算时间,他成为当年的状元郎时才不过只有二十五岁而已。这若是结合上述内容来看的话,岂不相当于他在二十五岁的时候就成为了博士吗?按理来说,如此年轻有为的他,在通过科举考试一步登天后,很应该在朝堂之上做出些功绩来才对。然而实际上,有资料显示,早在他进入朝廷后不久,就因遭人陷害而被免除了官职。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这个时候,可能很多人会对另外一个问题更为好奇——即便赵秉忠不幸被免了官,他当初参加殿试的试卷也不该会流落民间才对。可实际上,他的试卷还真的就流落到了民间。那么,这其中的原因到底会是什么呢?其实,有关这一问题的答案至今仍然算是一个谜。毕竟时间都已经过去这么久了,想再“翻旧账”自然就存在较大的难度了。不过不管时间过去多久,这份试卷上的字迹都始终能以清晰的状态被呈现出来。而除了字迹清晰之外,欣赏这份试卷的人更看重试卷卷面的整洁度之高和所书写文字工整程度之大。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结语:

当然了,除了卷面整洁度和文字书写工整度情况都比较优异之外,这份试卷的内容也堪称完美。据说经过专家鉴定,这份试卷的内容可谓是一气呵成,丝毫不拖泥带水的同时,还没有什么错误出现。这别说是在古代了,即便是在现代,应该也很难有考生能轻易做到如此地步。由此可见,源自明朝时期的这份考卷不光该因是状元写就的试卷而被流传千古,而且还该因卷面和具体内容的情况太过于好而被流传千古。

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标签: 状元 赵秉忠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