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报书法、钢琴、主持和英语四个班,感觉都要学,怎么办?

很好奇地问一下,这几个班必须学习的依据是什么?跟很多家长聊过兴趣班的问题,钢琴,小主持人倒是都很热门,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学一学也有很多好处,但是这几个兴趣班,貌似还没有到必须学的程度吧,至少作为一个学过十二年钢琴的人来说,我并没有觉得钢琴是必须要学的,就我自身而言多年的钢琴学习带给我的实质性的帮助也就是学唱歌比较快另外和朋友去ktv唱歌不跑调。

英语虽然我也不太愿意让孩子过早地带给孩子压力,但是结合现实情况,这个我还可以理解,早学晚学都是要学的。其他几个钢琴,书法和主持人的重要性远远没有达到必须要学的程度。当兴趣班不再是兴趣而是父母强加给孩子的压力时,我认为这个社会是可悲的。

特别是艺术类的兴趣班,如果孩子本身并没有兴趣,被强迫去学,很难学出优秀的成绩,而应付差事的学习这些东西,对孩子的帮助是很有限的。如果孩子不喜欢而对他又没有太多实质性的帮助又何必强迫他去学习呢?

其实很多家长在为孩子选择兴趣班的时候都有些盲目,问到为什么要让孩子去学钢琴,家长的回答通常都是给孩子找个兴趣爱好,或者是提高孩子的修养气质,前者的问题在于你给孩子找的是不是他的兴趣爱好?还是为了自己的面子?回答后者的家长通常自己没学过乐器,修养和气质来自于父母家庭的言传身教,绝对不是学个乐器就能培养出来的。

还记得前几个月那个单簧管艺术家大闹机场攻击一对儿母子的新闻吗?你觉得那个乐器学得很好的艺术家有什么修养吗?除了学校要求的学科以外,其他的课外班我建议是给孩子更多的自我选择的空间,多带他去了解和接触后去让他自己选择,而不是由家长去决定孩子的“爱好”。

故事一:

我家小孩今年刚上初一,我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给你谈一下我的建议。

首先,你要明白,给孩子报的四个班的目的是什么?是孩子喜欢是他的兴趣,还是你觉得大家都在上兴趣班你只是一种从众心理或者是满足你自己的虚荣心?从我的经验来看,一年级的小孩还真谈不上他自己真正的对什么感兴趣,可能这些班你都带他去试学过,他都觉得感兴趣,但这只是假象。任何一种才艺技能的学习,都要付出很大的精力去学习,而这种努力要经过一个漫长的枯燥期,很多家长和孩子在这个阶段就放弃了。如果是孩子真正的喜欢,那家长就要想办法去鼓励孩子,让他坚持下去,让他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才能学有所成,学有所乐。

其次,你报的四个班是你感觉到孩子自己愿意坚持下去,还是你自己觉得应该坚持下去呢?从你的描述来看,孩子已经很辛苦了,应该是你认为孩子应该坚持下去。而这些科目要学有所成,尤其是钢琴,书法,英语,都需要平时坚持不懈地去练习。小孩上一年级后,除了要完成学校的学习任务还要完成家庭作业,空闲时间和双休日才能学习,对正处在贪玩年级的孩子,肯定会觉得有点苦。建议你好好和孩子谈一谈,可以减少一些科目,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坚持努力学好。

最后,给孩子报一两个体育项目,看你的四个科目都是偏重文艺学习方面的。体育项目可以培养孩子的意志力,可以增强孩子的团结合作意识,可以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同时又可锻炼身体,何乐而不为呢?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故事二:

我讲讲自己的亲身经历吧,从小在妈妈的监管下弹钢琴,学跳舞,训练游泳,学习声乐,毛笔字。我是90后前几年的那一批,生在三线城市,好在家庭经济能力尚可。

记得小学的时候,放学回家之前要完成作业,五点半训练游泳,回家一小时钢琴练习。周末也是排得满满的,不是在上课余班,就是在练琴。初中时,钢琴十级以优秀的成绩通过,也获得了不少的奖项。小时候真的很羡慕邻居家的小朋友可以去玩泥巴,而我,一周只有周五晚上可以出去玩2个小时。

我妈妈是非常负责的妈妈,也是非常严格的妈妈钢琴,游泳,跳舞,等等,每分每秒都会监督我,陪伴我。说实话,孩童时期的我不怎么快乐,甚至害怕妈妈。但现在的我非常感谢她,在那个年代,不是所有的父母都有这样的远瞻性。孩童时期的我们,只想过轻松的生活,恨不得天天玩泥巴,因为我们不会去思考未来,只知道完成作业便可。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更不知道什么叫持之以恒,只是讨厌十年如一日的练琴,练舞,练游泳。只有极少数的小孩子,能主动把一件事情坚持下来。而父母如果只随着孩子的心性,大多数爱好将学无所成。现在的我,在别人借酒消愁的时候,可以通过弹琴来排解负面情绪。在工作的时候,也会因为自己字写得不错,而受到老板的夸赞。

因为训练过游泳,培养了不错的身体素质,而且身高也超过了爸爸。舞蹈,培养了人的气质,起码走路不难看。更重要的是,学琴十年,日复一日的练习。即使没有发展为专业,却培养了我坚持的心性,这是最难能可贵的。此外,现在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一线城市的小孩子,已经没有假期。而更可怕的是,与我小时候不同,一线城市的孩子大多都是自愿学习的,在好的学校里面,孩子们攀比的竟然是;“你会不会弹琴”“你会不会编程”“你会不会画画”等等,“别人会的我不会,我好丢脸”社会的上层比的从来不是谁的童年更快乐。

而是如何赢在起跑线上,赢得好的人生。别说西方国家的“快乐教育”大可去看看他们私立院校的“精英教育”,小时候的辛苦,都是在为未来容易的人生打基础。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这是很多家庭的教育方法,希望儿女成龙成凤。这也是最简单最粗暴的教育方法。但事与愿违,可能的龙变成了虫,可能的凤成了鸡。最大的遗憾是把可能的天才培养成了庸才。问题出在违背自然规律,不知道小孩子的主要任务。其实道理很简单,我们成人对公司老板天天加班,不让员工休息都有埋怨,甚至有跳槽的想法,为什么把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强加在孩子身上呢?

第一,小学阶段的孩子,是巩固学习兴趣,养成学习习惯的阶段。也是他律阶段,或许孩子在你的强势管理下,你再给他报十个兴趣班,他也不会反对。长此以往因压力过大,就会失去学习兴趣,没有学习动力,就会因小失大。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第二,孩子学习什么是根据孩子的学习兴趣决定的。观察孩子的兴趣,初步确定孩子的发展方向,是要仔细观察才有的结果。书法、钢琴、主持和英语四个班,就是四个发展方向,带有很大的盲目性。观察兴趣确立方向,是最难最关键的环节,简单粗暴不行。丁俊晖的父母确定孩子打台球,既是胆魄也是在下赌注,假设丁俊晖不是打台球的材料,后果将不堪设想。

第三,艺多不养家,更适合现在。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人获取知识的能力有限,“专”是成功的阳光大道,多才多艺反倒成了贬义词,只能走羊肠小道。爱因斯坦会拉小提琴,那只是换脑的一种方式,他的主业还是科研;我们平常的孩子可以加一个兴趣班,也只是开发智力。发展方向一定要一致或基本一致,而不能杂乱无章的四面八方。

第四,认清世界发展大势,引导孩子,也能改变兴趣。关于英语,很多国家已经不加试英语,改为汉语了。中国为了强化传统教育,小学阶段,可能就有一万五千字左右的古诗古文要学习。这就是大势,这就是方向。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我觉得你给孩子报得太少了,再多加一些、没什么,望子成龙就应该这样……一年级的孩子才多大,有必要这样做吗?她有那么多精力吗,你这样做反而会拖累她的学习,影响她的健康!适得其反,你得根据孩子的兴趣来,她喜欢学什么、才能给她报什么。

我认为:你给她报两个就可以了,一个是钢琴,钢琴能陶冶人的情操,它的音符,和字节、都能锻炼人的脑力和记忆,对她学习是有帮助的,不过这也得看她的天赋!

再一个是主持,这是锻炼她的口语能力,也能锻炼她的性格,还能交往很多人,在学业上会有更大的发展。

另外两门:书法和英语,等以后再说吧,随着她慢慢地长大,自然而然地就学了,不要着急,慢慢来,知识不是一下就能学会的,重要是她的健康和成长,才是最重要的! 谢谢!不知道我的回答能不能帮到你。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总之,生不生孩子是自由,养不养孩子是责任。把孩子培养成正常的人是重中之重。把握孩子的发展方向是关键中的关键。万万不可随意。

标签: 孩子 英语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