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来工作,学历跟能力哪个比较重要?

对这个问题,作为一名教师,我认为:学历与能力是紧密的联系体,而非单独的存在,两者均很重要,但有主次之分,若非要分个高低,应是学历重于能力。

一、学历是能力的体现,能力是学历的保证

学历来自于学习,能力来自于生活,但它们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发挥着不同的社会作用。

1.回到30、40年前,能力比学历更重要。

1978年改革开放那时,高等教育资源非常匮乏,如果谁家考上了一个大学生,那绝对是光宗耀祖、轰动十乡八里的一件大事,当时的大学生是真正的稀缺资源。但那个年代,绝大多数的中国家庭都还处于温饱线下,人们的主要追求是搞好生产,吃饱肚子,大多数家长都不会像今天那样重视教育。而当时那些成绩比较优秀的学生,初中毕业时大多选择了考中师、中专,跳出农门,端上铁饭碗,成了大家最普遍、最光荣的追求。

但在80、90年代能考上中师、中专的学生毕竟只是极少数,剩下的学生,一小撮有条件的,要么去顶替父母的岗位,要么就选择读高中,而大部分学生则回家务农或去做点小买卖。

但世事难料,端上铁饭碗的人虽然从此过上了撑不着也饿不死的平凡人生,而那些辍学的学生,在改革初期靠着胆子够大、脑子够活,很多人在完成了原始积累后,在经济建设的大潮中,通过扩张、转型、并购,最终把产业做大做强,成为区域或行业内的人生赢家。

多年过后,这些曾经在学校调皮捣蛋、让老师头痛的学生,把那些曾经成绩优秀的乖乖学生娃们甩了不知多少条街。而大家口中的土豪,则大多来自其中。

所以回到30、40年前,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我认为能力比学历更重要。

80年代中师生合影。

2.在今天,学历比能力更重要。

40年前,为什么“差生”最终超过“优生”成为人生赢家,而今天却再也看不到这样的例子了呢?不是今天的“差生”变得更差,也不是今天的“优生”变得更好,而是时代环境和社会背景,让“差生”和“优生”都回到了各自应有的轨道,再也不会因时代因素而产生人生错位了。

试想一下,如果40年前不是因为社会太贫瘠,让优生和差生同台竞争或创业,其结果会怎样?不敢说优生100%碾压差生,但也是大概率比差生做得更好吧。

也许有人不认同,说马云、任正非、王健林等这些人并没有多高的学历,为什么仍然成为风云人物?我想说的是:第一,他们都拥有大学学历,而且都属于70、80年代的大学生。马云毕业于杭州师范学院,任正非毕业于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已并入重庆大学),王健林毕业于辽宁大学;第二,他们都出生于50、60年代,那个时候的大学生,其含金量岂是今天的大学生能比?再叠加年代的特殊性,他们从众多的创业者中脱颖而出,引领了一个时代,创造了神话,成为了不普通的普通人。

而进入新世纪后,随着新一代领军人物的出现,将学历的重要性体现得更加淋漓尽致。大家都不陌生的:李彦宏,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硕士毕业于美国布法罗纽约州立大学;马化腾,毕业于深圳大学;张一鸣,毕业于南开大学;刘强东,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

随着时代的发展,各行种业的新一代风云人物,他们都顶着名校的光环。毫无疑问,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改革和提升,名校的经历,必然会让就读的学子们收获不一样的人生,不仅仅是文凭。

二、学历决定站得多高,能力决定走得多远。

读名牌大学,究竟意味着什么?为什么名校的学生普遍发展的更好,而且更容易成为领军人物?这就要从大学的含金量说起了。

1.一般的大学文凭在贬值。

我们先来看一下近40年的高等教育情况。

时间进入1999年,随着中国20多年的改革开放,全国各行各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的物质生活基本得到了满足,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都开始更加重视教育了。就是在这一年,国家开始进行了史上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改革,也是从这一年起,我国的高校如雨后春笋般冒起,公办、民办齐头并进,升学率年年递增,人数节节攀升。

从1978到2018年,40年间,我国高校数量从598所发展到2956所,大学生(本、专科)在校人数从16.5万扩大到现在的3833万人。但值得注意的是,大学数量虽然多了,名牌大学的数量并没有得到相应增加。

大学的强劲扩张,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录取率。恢复高考那年大学录取率不足5%,而到了2018年已经超过80%,中国开始进入了大学普及时代。

从上面一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通过40年,尤其是后20年的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资源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但同时,我们也看到,正是因为高校的极速扩张,造成了今天”本科多如狗,硕士遍地走“的现象,让大学文凭的含金量在大幅贬值,特别是一般大学的文凭,甚至不如以前的高中文凭有价值。

2.优质大学的文凭在增值。

虽然我国现在的大学将近3000所,但优质的大学仍然十分紧俏。

什么是优质大学?按目前社会的普遍认知,优质大学是指985、211、双一流大学。但211(含985)大学只有112所,即便是现在称之为“双一流”的大学也仅有137所,再加上南方科技大学、上海科技大学、深圳大学等这些”双非“优质大学,数量也只在150所以内。

面对每年上千万的高考队伍,要想考上一所好的大学,其竞争有多激烈?相信每个人都感同身受吧,这也是造成今天的家长和孩子在应试教育中苦不堪言的原因所在。

为了对高考竞争有个清晰的认识,我们以2019年为例,来看一组数据。

●2019年全国一本录取率:最高的是北京:30.5%,最低的是河南,不足8%。而一本只是代表一个层次,并不代表可以读到985、211。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2019年全国211大学录取率,最高的是北京:14%,最低的是广东,不足3%。平常我们说的211是指包括985在内的112所名牌大学,这里的录取率,是指刨开39所985大学后,剩下的73所211大学的录取率。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2019年全国985大学录取率,最高的是天津:5.8%,最低的是安徽和河南,均为1.1%,这代表着什么?代表着985的录取率还没有1977年的大学录取率高。可见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已经不能简单地用僧多粥少来形容了。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通过以上数据,不难看出,现在读大学很容易,但要读到一本大学,仍然很难,而要读到985、211,则是难上加难。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比较和反衬,所以说现在一般大学的文凭在贬值,而优质大学的文凭恰恰在增值。在这种情况下,你说学历跟能力,哪个更重要?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三、为什么说现在的学历比能力更重要?

1.学历不代表能力?

很多人说,文凭只代表过去,并不代表能力,真的是这样吗?恰恰相反,我认为学历不仅是一张文凭,更是能力的最好证明。

能力有多种,但学习能力无疑是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在今天信息爆炸、知识就是经济的时代,仅靠拼勇气和胆量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要想立得稳足、走得更远,学习能力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因素。无论是撰写工作报告、拟定项目计划或者是进行科研创造,哪一样不需要强大的学习能力?哪一个团队会允许滥竽充数存在?

如今,阿里、腾讯、华为这样的头部企业,不仅实行996工作制(其实很多时候都是997),而且还要实行末尾淘汰制。如果没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科研能力,仅凭嘴巴甜、胆子大,能在这样的环境下生存下去吗?显然不可能。而学习能力从哪来?一个普通本科生跟985毕业的学生相比,在学习能力上有多少优势?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2.学历不仅能敲门,更能决定你站得多高、走得多远。

不否认,有极少数人学历不高,但能力出众,其中也包括学习能力。但是,现在是一个快节奏、高效率的时代,不管是用人单位,还是行业发展,都不会给你过多的时间来等你成长——因为时间成本太高。因此,为了节省时间和人力,绝大多数的用人单位在招聘时,都会根据自己的需要设置一个门槛。而学历,无疑就是最简单、最省时、最实用、最有效的门槛。

有些用人单位在招聘时,为什么会设置985、211或硕士、博士的门槛?就是为了在较短时间内招到高质量人才。在这种高门槛前,很多人哪怕再有能力,但连施展的机会和资格都没有,又有何用?

在这种情况下,别人因好学历而站上了优质平台,也许几年或10年就可能实现财富自由,而你可能20、30年也不一定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而且即使你最后成功了,但你的时间成本和所付出的努力,起码是别人的数倍,数十倍。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3.入职前学历重要,入职后能力重要?

也有人说,参加工作前学历更重要,参加工作后能力更重要。我觉得有一定的道理,但并不全对,因为这只能在同等学历、同样专业的情况下才成立。

举个例子:

两个同是北京大学医学部临床专业毕业的学生,他们同时进了一所三甲医院,孰强孰弱,可能3、5年后就有结果。很显然,这种情况下的优胜者就是赢在能力;

但是,如果其中一个是北京大学医学部毕业,另一个是西南医科大学毕业,虽然后者也是一所质量不错的大学,但前者进的是一线城市或省会城市的三甲医院,而后者只能进三线城市的三甲医院。可以预料,5年过后,无论是经济收入还是个人成就,两者间的悬殊将很大。之所以会如此,不是因为后者能力不强,而是因为入职前的学历,决定了其就业平台的高度。

虽然同为三甲医院,但一线城市与三线城市相比,工作氛围、设备投入、医师水平、团队科研能力等等,都远远不是后者能相比的。说难听点,在一线城市三甲医院的环境下工作,就是一个专科生都能很快成长起来,更不要说北京大学毕业的学生了。

况且,就算把两人都放在同样的医院,最后谁会发展得更好?可能会是后者,但概率不会超过千分之一。因为前者文凭不仅顶着名校的光环,更代表着他拥有非凡的学习能力,这决定了他能拥有更多的主动权和选择权,同时也会享受更多的资源。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结束语:

出来工作,学历跟能力哪个比较重要?对于今天的学生来讲,学历代表着平台,代表着先机,代表着产出,其本身就包含着能力,所以,学历在很大程度上比能力更重要。

当然,这里所说的学历比能力更重要,主要是针对绝大多数的普通人而言,并不包括那些运气好投胎富二代或买彩票中大奖的人。当然,我们说运气有时也是能力的一部分,但这毕竟只是极个别,并不具有代表性。

可以这样说,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人的社会属性与价值,将在两极分化的马太效应中得到更为广泛的体现:好的将变得更好,有的将拥有更多,而没有的,将变得更少。学历,正是促进这一现象产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所以,如果你是一名普通人,那就在学生时代努力读书,认真学习,并通过高考读到一所理想的大学。这不仅是为了让自己站上一个更高的平台,收获更优质的人脉资源,也会为自己节省至少5到10年的奋斗时间,甚至让自己成为富一代。

大家觉得呢?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