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人民教师都成了势利眼,在孩子的起跑线上,哪里还有公平可言?

文\江湖小舞

“别怪我看不起你,看看你妈才赚多少钱?”

你能想象,这是一名人民教师对学生说的话吗?没错,这就是在网络上被热议的天津“最美教师”,公然对“平民子弟”说出的心里话。

这名教师还说,“这些学生都是平民百姓,贼不懂事,贼没有家教。”

“以往送到我班里的学生,家长都是当官的,要不就是家里条件特好,家长都极为有素质,反思一下你们家长有多少素质?”

“你们素质是一样的吗?能一样吗?怎么可能一样?”

“你妈一个月挣多少钱呢?别怪我瞧不起你。XX的妈妈一年挣的钱都比你妈50年挣得多!”我相信,在说这些话的时候,这名天津老师绝对是心怀赤诚,不假思索,毫不犹豫地吐露的心里话。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是一句被很多家长奉为圭臬的骗人话,在信奉的家长们看来,尽自己最大努力,为孩子创造条件,不要让他们在人生的起点就落后了。

其实,对于相信这句话的人来说,在起跑线上落后的并不只是孩子,包括你,还有你的家族。即便是努力奔跑,很多人也无法抹平出身的鸿沟,就像有一部分人洋洋得意的那样,我们几倍人的努力,怎么能让你“只靠努力学习”就追上?

当然,我们也不能把人类灵魂工程师变成势利眼归咎于商品经济,老祖宗不就给我们留下一句“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吗?可见,在没有商品经济的年代,人们就适应了以金钱衡量一切的生活,只能说商品经济让人们对金钱的价值认知更窄了,金钱成了畅通无阻的通行证。

“公平”二字是社会核心价值的坚守,如今却连人们心目中最公平最没有利益纷争的校园里、课堂上,都被一名老师揭穿了“所谓公平只不过是人们的美好期许罢了”。

官方通讯社新华社在评价这名天津老师“对比收入歧视学生”时,就告诫我们的灵魂工程师“三尺讲台,莫染铜臭”,“新华微评”认为,曝光录音里频频蹦出来的“钱”字,散发着拜金味道。立德树人,德字为先。树立什么样的价值观,就会塑造什么样的人。三尺讲台,是春风化雨之地,而非铜臭侵染之所。

这话说得真好,说出了平民子弟的心声,听过之后让我们心里一震,并继续坚信“三尺讲台,依旧是春风化雨之地”,“而非铜臭侵染之所”。

但是,这种期许真的现实吗?

就像佛家喜欢挂在嘴上的一句话,“普度众生”、“众生平等”,可是你去寺庙看看,掏不出几十块钱甚至上百块钱的门票,你连寺庙大门都进不去,何来“平等”?佛又怎么能“普度”到你?

在教育方面,商品经济浪潮下产业化发展,买不起上千万、几百万、几十万的学区房,你就进不了优质公立学校接受更好教育;拿不出每年几万甚至几十万的学费,你就上不了好的“私立学校”;没有一定社会地位和资本积累,进入了学校老师也一样歧视你的孩子……

天津老师的真心话之所以引发热议,这是因为触碰了人们心底,关于公平的最后底线,连受教育的公平、连被老师一视同仁的公平都没有,让一众平民子弟如何通过教育的通道逆天改命?

在天津老师讲出了以资产为依据歧视学生这种混账话时,“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也在网络上刷屏。

在这个社会上,人们乐见于老师的收入提升,能够让他们有更多精力放在教育业务上,而不是为了增加收入,违规举办辅导班违规兼职课外辅导机构,这样的社会成本开支,相信没有多少人会反对。

但我们还是希望老师们能够摘掉有色眼镜,不要把眼睛盯在学生家长的地位和钱包上,说句实在话,这样的老师也非常可怜,虽然头顶灵魂塑造师的头衔,但骨子里仍自卑自贱,你的学识家里有钱,跟你有半毛钱关系,你再高看人家一眼,人家的钱也不会给你花?

顶多,年来节到施舍你一点红包,无非还是为了自家孩子不受委屈。拿到这个红包,你也是提心吊胆,生怕抓在人家手里的把柄什么时候被抖露出来。

这又何必呢?即便老师要对有权有势人家的孩子好一点,最起码你不能对平民子弟家的孩子太过分吧?就像引发民愤的这名天津老师,公然“对比收入歧视学生”,还把话当场甩到学生脸上?

很多人不解,这名天津老师为何敢如此猖狂的叫嚣?他们这种势利眼的人,就不怕将来被歧视的学生出人头地,给他穿小鞋?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在我看来,老师们之所以敢这样为所欲为,还是这背后折射出来的平民子弟上升渠道被堵塞。

更直白点说就是,在今天,“平民已经难出贵子”。

标签: 天津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