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你的孩子为什么爱你?

对舐犊情深最好的例证之一是帝企鹅,它们照顾子女的方式异常的精细和复杂,有时甚至很危险。首先它们要从水中艰苦的长途跋涉去繁殖地,在那里繁殖,孕育帝企鹅蛋。纪录片《帝企鹅日记》就是讲述这一过程的,也是有史以来第二受欢迎的纪录片。这些动物表现出来的丰富清晰且系统化的行为令人印象深刻,叹为观止;显然,它们不可能从电视、电影、文化或学校中学到这些,从某种程度来说,这种复杂的行为是天生的。这也就能理解那些智力设计论或神造论的支持者将此视为上帝造物的例证,上帝创造了这些非常细致无比精巧的生命影响了不同动物的生存。从达尔文进化论立场来说,这些精巧的生命绝非偶然产生,但他们将此视为生物学适应性的非凡典范,即父母关怀子女是因为子女继承了父母的基因,因此父母就会逐渐以各种方式保护子女的生命。

婴儿会对与他最亲近的人产生依恋,他们通常更喜欢妈妈,因为通常母亲会是他们最亲近的人,他们喜欢妈妈的笑容、声音、面孔和气味,那这是怎样形成的呢?是婴儿出生后看到母亲的瞬间就产生对母亲的依恋的吗?婴儿的大脑是怎样形成一种对妈妈的情感依赖的呢?是像斯金纳所说的那样,婴儿爱妈妈是因为妈妈给予食物进而产生依恋吗?或是像鲍尔贝所声称的妈妈安慰婴儿,与他进行互动进而产生依恋的?

亨利哈罗做了一个实验,揭示了灵长类动物的两种不同的妈妈,一种是铁丝代母即斯金纳理论的给与食物的妈妈,另一种是绒布代母即用柔软温暖的绒布给与舒服和安慰的妈妈,问题是婴儿会喜欢哪个妈妈呢?结果是很明确的,婴儿会在饥饿的情况下快速去铁丝妈妈那里要食物,然后回到绒布妈妈那里求安慰,并且更爱绒布妈妈,虽然这个实验让我觉得对小猴子有点残忍,但确实能够反映出,婴儿更爱给与自己温暖和拥抱的妈妈。

那么孩子在早期一直和妈妈在一起,与送到托儿所,会有什么差别吗?如果孩子六个月就送到托儿所会怎么样?两岁时送去会怎么样?事实上,差异并不是很大。

哈罗又做了另一个实验,好吧他真的是个残忍的科学家,他将之前的小猴子依然放在笼子里喂养,但只有铁丝代母,没有安慰的绒布代母了,也就是说他们能够获得所需的营养,但没有温暖了,而且他还惊吓小猴子们,结果最后发现,小猴子们都疯了。。。(再次觉得小猴子好可怜),小猴子们变得孤僻、不会玩耍、甚至开始自残,缺乏社交能力,甚至失去做父母的能力。这残酷的证明了,某些早期的关系早期的依赖对灵长类动物是十分重要的。

当然不会用人类去做这样的实验,但在某些严苛的孤儿院长大的没有社会接触的孩子,他们能够吃饱但没有人拥抱或者爱抚他们,长大后,他们的社会和情感发展会出现严重问题,从情感观点来说,他们总是无法满足。如果能够早些给人们或者小猴子一些改变,就能转变这一不良发展的影响。猴子治疗师做了研究,从那些在铁笼子里疯掉的小猴子里挑选一个出来,放进另外一个小猴子的笼子里,两个伙伴在一起,会使孤僻的猴子得到改善。

标签: 心理学 婴儿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