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有这2种“讨人嫌”的行为,家长不要纠正,说明大脑发育的好

俗话说得好:“一岁两岁是心肝,三岁四岁有点烦,五岁六岁老捣蛋,七岁八岁狗都嫌”。当老母亲把小孩子辛苦养到了7、8岁的时候,就到了连温顺可爱的狗狗都嫌弃的年纪了。事实上,不仅仅是7、8的年纪,当自己的小孩还是一个婴儿宝宝时。

某些“讨人嫌”的性格就开始萌芽了。快一起来看看是怎么回事。当宝宝出生后发育到一个特定阶段时,他们会出现一些“小动作”;这些动作频繁地出现,让家长非常的头疼。其实,宝宝出现的某些让人觉得“特别做作”的行为,是代表着宝宝的大脑发育良好的特定信号。

宝宝有这2种“讨人嫌”的行为,家长不要纠正,说明大脑发育的好。

1、喜欢随意乱扔玩具

宝宝还小的时候,身子不高、也不会说话,看上去一副什么都不懂的样子。当大人们有事离开,把他们一个人放在一边玩耍的时候,宝宝们就开始不高兴了,没有了大人的陪伴宝宝的“高音喇叭”便开始播放各种叫喊。

其实陪伴一个宝宝玩耍是一件让人乐在其中的事情,不管是家里的爷爷奶奶辈的老人还是亲生的父亲母亲,都还是愿意陪自己宝宝度过愉快的玩乐时间的。但令大人们头疼的是,给宝宝准备的各种玩具、娃娃都会惨遭“毒手”。

把玩具递给宝宝一次,宝宝就会顺手将玩具扔出去;捡回来后再递给他们,就还是只有扔出去的下场。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们不胜其烦地捡。宝宝们不胜其烦地扔;孩子倒是乐呵个不停,家长们可是要哭了。

当家长们遇到了这样的情况,爷爷奶奶可能还有点带孙子的耐心,作为父母可能就会“事不过三”的选择非常严厉的训斥了。但还有一种“心大”的父母会选择不管,随便自己的孩子到处扔玩具。

一般人看来,似乎选择冷眼旁观的父母总让人觉得非常的冷漠、不负责任。但事实上,这种冷静的父母才是面对孩子乱扔玩家的最正确的办法。宝宝开始乱扔东西了,说明他的大脑正在飞速的运转发育。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特别是在宝宝在自身的认知能力还有身体各方面的协调能力方面。宝宝扔东西行为的出现,代表着宝宝进入了生长发育的关键期。如果父母只知道贸然的去呵斥制止,对于宝宝的发育是不利的。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2、喜欢用力扯脱袜子、鞋子

对于这个爱扯袜子鞋子“毛病”,是令所有带孩子的人特别是爷爷奶奶非常讨厌的行为,特别是对于刚学会爬行或者走路的孩子。前一秒刚给孩子把鞋袜穿好穿紧,一个不注意的转身,孩子就靠自己一己之力轻轻松松地把鞋子袜子扯掉了。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结合前面乱扔的行为,只见袜子鞋子在家里满天飞,孩子就光这个脚丫子满屋子开始淘气。家长们看到这样的情况,着急的不行;担心地板太凉了、担心地上有什么危险物品等到。万一把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冻感冒了,心里的要多难受。

只见家长们和孩子开始了拉锯战,你脱一次,就追着穿一次。家里这么多大人还斗不过一个嫩娃娃不成?万万没想到的是,家里孩子还真是成精了,袜子鞋子不可能在他们得脚上安安全全的待上十分钟。孩子的小脚丫子永远都是凉的。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为什么孩子们这么热衷于挣脱鞋子袜子的束缚呢?其实,鞋子和袜子在一定程度上是一层宝宝和外界的隔膜。鞋袜妨碍了宝宝用脚底板去感受外面的世界。在宝宝发育的早期,用来探索这个世界的三大工具就是嘴、手、脚。宝宝们通过触觉去摸索世界上的每一样东西,慢慢地记住他们触碰到的感受。这些观感无时无刻不在刺激他们的大脑神经发育,以便他们面对世间万物做出正确的反应。

对于学爬学走来说,光着脚在地上奔跑爬行,能让他们更加方便快捷的学会如何走路,所以当爸爸妈妈发现自己宝宝开始频繁地脱掉刚给他们穿好的鞋袜时,放宽心,随他们去吧!毕竟就算给他们穿上了也会马上被脱掉,还不如让孩子们光着脚丫自由发挥。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总结:

当宝宝开始扔玩具、扯鞋袜的时候,就是宝宝大脑开始飞速发展的证明,家长们一定不要严肃地斥责宝宝,可以在做好保护措施的情况下,放任宝宝自由的玩耍。在宝宝的活动空间一定要整理干净,可以买一块泡沫垫给宝宝。既可以让宝宝的玩具有一个存放的地方,又能一定程度上预防宝宝光脚着凉。为了给宝宝创造一个安全好玩的空间范围,各位家长们加油吧。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