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张二年级考试试卷,你家孩子的思维能力、阅读理解能力能跟上吗

俄国历史学家克柳切夫斯基说,会思考的人思想急速转变,不会思考的人晕头转向。

小勋现在上二年级,我已经深切到这句话的含义。在我的记忆中,小学一二年级学习的就是简单的加减法,考试试卷也是整面的口算题。至于乘法和简单的应用题要到三年级才会出现。

可是在小勋上幼儿园时,周围家长就都在比较谁家孩子会从1数到100,会20以内加减法,会背多少古诗……

我就比较佛系了,不论其他人怎么假装不经意的炫耀自家孩子的数学“天赋”,我都丝毫不为之焦虑。

丽丽家的儿子这里开学也上幼儿园大班了,老师的教学内容完全向小学靠拢,每天学拼音、练字、做加减法。当然,学习这些内容,耗费的都是孩子的绘本时间、游戏时间,丽丽问我,现在才幼儿园,真的需要学习这些东西吗?不能给孩子一个真正快乐的童年吗?

我说我前阵子写过一篇关于“幼小衔接”的文章,里面的观点被很多人反对。因为我就是那个反对幼小衔接的妈妈,应该说是反对现在市面上那些所谓的“幼小衔接”。

就像丽丽儿子幼儿园的这种幼小衔接——把幼儿园小学化。

真正的幼小衔接应该是培养孩子的作息习惯、学习习惯、思维能力、逻辑能力等一系列更加内在的东西,而不是比较谁家孩子会背书、会数数。

要知道现在的社会,飞速发展的不止是科技,也有教育。

拿我们小时候的学习难度举例子,对比就非常明显。那会确实是学会拼音和加减法,就可以在一二年级拔得头魁。可现在不是这样,现在的题目出得更加灵活、更有创意,也更绕人。

我们先来看几张小学一二年级的数学试卷: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怎么样,是不是和你想象中不一样?没有两把刷子,还真的适应不了这种学习节奏,不过这两把刷子指的不是“提前学习知识”,而是提前准备“能力”。

这个“能力”获得的范围就很广了,他需要阅读的积累、思维游戏的训练,以及生活中一点一滴的渗透。

所有这些能力中,阅读永远是最重要的,著名文学奖德伯里说过,书籍是培育我们的良师,无需鞭笞和棍打,不用言语和训斥,不收学费,也不拘形式。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丽丽问我,到底幼儿园的小朋友需要怎样培养他适应小学的能力,我给她推荐了很多科普类绘本、有意思的故事书,以及思维游戏书。她说,花那么多时间看这些书,真的有用吗?到头来古诗不会背,字认不了几个,加减法也算得没别人快

我知道,在现在这样一个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考试分数”永远是家长最最看中的东西。那我今天就不从那些内在品质说起,单说“阅读”应用到学习中的实际作用。

国庆节放假前两天,学校老师给小勋他们进行了一次小测试,这是二年级开学后的第一次测试。试卷的难度呈几何平方式的上升,拿语文来说,阅读理解的篇幅增加,需要自由发挥的题目变多,并且很多题目需要结合短文上下文解析,再进行二次创作。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这些题目对高年级的来说是小菜一碟,但对于刚从一年级的生字、词、句过渡来的小朋友来说确实有点难度。

这种时候,阅读的好处就显而易见了。这个阅读并不单指故事书和绘本,这种类型的书籍确实可以培养孩子内在品质,如:坚持、善良、勇敢、想象力等,这些能力也是不可或缺的,可以帮助孩子提高遣词造句的能力。

但我们要知道,语文阅读理解题不止要求孩子语句写得漂亮,同样需要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创造力,而这两种能力在数学上的作用同样很明显。

我们来看几道数学应用题,你就会知道孩子对词、句的理解能力在数学上体现得有多明显。

所以,我们需要走出两个误区:

1、阅读只会对语文成绩有帮助

2、阅读书籍是指:名著、经典故事、科普、图画书

那么,我们除了给孩子阅读文学类书籍外,还可以阅读哪种类型的书,帮助孩子提高思维逻辑能力以及理解能力呢?这个时候,就需要工具书出场了。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我们如果经常买书,那么肯定有过踩坑的经历,后来我学会了一种办法,保证不踩坑。那就是:大师作品和知名出版公司。

首先说大师作品。

比如,日本的五味太郎,他创作了几十年的绘本,获得大奖无数,虽然已经72岁了,但在他的绘本中依然透着一种纯真。五味太郎的好朋友著名插画家林明子是这样评价五味太郎的:

生活中不管是多么微不足道的事,五味太郎都能从中获得启发。他肯定人生,积极乐观,每次和他谈话,都让我好像又回到年轻的时候……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正是因为五味太郎这种开朗、童趣的气质,所以他的作品中有着毫不矫饰的童真和幽默。五味太郎说过一句很令人深思的话:身边很多人都在说有关孩子的话题,却根本看不到孩子的存在。

意思就是,整个社会都看似在关心、重视孩子,实则不过是把孩子当成提线木偶。

就拿阅读这件事来说,很多家长看重的是一本书的实际用处,希望看完一本书就学到某一种知识。其实这是一个大误区,不管是什么能力,都需要日积月累的坚持。一本书只要足够有趣,孩子便能看下去,只要看下去了,就一定会有收获。

就拿五味太郎这套《五味太郎思维游戏书》来说,这套书算得上是真正看得见效果的工具书了。它作为日本全国学校图书馆协会选定用书,踩坑的事是一定不会发生的。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这套书一共有五本,分为“找一找”、“数一数”、“想一想”、“玩一玩”、“做一做”五个系列。分别从数、量、形状、运算、比较、分类、规则、空间方位等10大数学概念出发,锻炼孩子的观察力、专注力、判断力、想象力以及逻辑分析能力。

这套书适合3--6岁的小朋友。里面有曲折的迷宫、愚蠢的怪物、奇怪的拼图、火箭船、赛车等等,还有各种手指游戏。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这些插画和游戏设定就是五味太郎的魅力之处,用可爱稚拙、看似涂鸦的画作,和小朋友无形中进行亲近,很容易被小朋友接受和喜爱。这种画风和《大卫不可以》的作者大卫·香农有异曲同工之处。

你们肯定要说,工具书而已,至于有踩坑的时候吗?还真有,我就踩过坑。很多这种打着“培养孩子思维能力”旗号的书,其实里面的内容就是各种拼凑。它们要么没有具体的年龄分段,一本书的难度能从3岁至10岁;要么枯燥乏味,题型相似,毫无趣味性可言。

所以,选择大师作品是避免踩坑的一大法宝。

现在,再来说一下第二个避坑的方法——知名出版公司。

这个方法我之前没有考虑过,也没有想过用这种方法。之所以想到,是因为有一次我整理书时,在好几本书上都发现了一个相同的标志——浪花朵朵。并且那几本书是我认为品质非常好,强力推荐给朋友的几本书。

所以我后来书荒时,就会采用这种方法去选书,也没有踩过坑。你们有时间可以整理一下家里的书籍,看看你喜欢的书来自哪个出版公司。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以上,是一个二年级男孩妈妈的一点经验之谈,希望对你有帮助。

我一直推崇的理念都是:多阅读,让阅读变成强大的力量。不论是知名绘本、故事书也好,《五味太郎思维游戏书》这种工具书也罢,不管什么地点、什么时候,多带孩子看书总是不会错的。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