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难毕业季又至,高校就业率“仍旧很好看”

2020年中国有874万大学生毕业还有数百万中等教育毕业生,这些学生大多处于毕业即失业的窘境。不过,中国各大学在学生毕业的时候都会提到一个叫做“三方协议”的文件,或者要学生在毕业前一定要有一次实习经历,让学生用“就业证”换“毕业证”。

此前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会议上提到,受疫情和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异常严峻,就业任务更为艰巨,要全面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加大对疫情严重地区和就业困难毕业生的倾斜帮扶,千方百计保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局势总体平稳。

众所周知,每年的毕业生人数都会创历史新高,今年也不例外,2020年高校毕业生达874万人,比去年多了40万人,再创新高。但是,受疫情影响,春季招聘的时候,相当数量的企业收缩了招聘名额,应届生整体招聘需求同比下降22%。

但是,毕业生人数的增加,以及企业缩招丝毫没有影响高校的统计数据,一些高校的就业率仍然高达90%以上,引来不少质疑。

在教育部的通知中提出,互联网营销工作者、公众号博主、电子竞技工作者等属于“自由职业”,纳入就业统计。统计规则的更新,让计算统计数据的人找到了漏洞,很有可能将“不就业拟升学”或“待就业”的学生统计为已就业状态,从而提高高校就业率。

9月4日的一则新闻称,某省一所大学广播电视专业的毕业生说,学校让所有二次考研、参加公务员或教师编制考试的同学一律在毕业去向中选择“已就业-自由职业”,“辅导员和我们说,如果碰到上面核查,就说目前在做自媒体。还再三叮嘱,让我们千万别说错了”。

除自由职业外,灵活就业也成为修饰就业率的“好方法”。

广州某大学的毕业生表示,他的辅导员曾多次劝说找不到工作的同学签“灵活就业”,并将档案派回生源地的人才市场。“辅导员向我们保证这不会影响应届生身份,并且也希望我们理解,为了不让较低的就业率数据影响学校之后的招生。”

北方某高校毕业生4月份签约了一家教培机构的教师岗,但受疫情影响,原本板上钉钉的工作没了音信。这让刘旺烦躁不安,而辅导员时不时催促签署三方协议更压得他喘不过气来。“每天QQ群、微信群连番催促,每两周一次电话催促。”刘旺说,对于他这种工作没着落的毕业生,辅导员都会采用人盯人战术。

江苏某大学英语专业的毕业生被实习单位意外辞退后,决定专心准备教师编制考试。但辅导员一再催促尽快签订三方协议,她只能找亲戚的企业帮忙盖章来应付这个要求。

经济增速与就业息息相关,经济学界的研究表明,GDP增速每增长1个百分点,新增就业为200万人,但如果GDP增速每下降1个百分点,则会减少就业400万人。如果没有一定速度的经济增长,稳就业和保居民就业无从谈起。那么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所对应的GDP增长要超过4%。

今年高校毕业生874万人,还有超过600万的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就业压力巨大。保经济就是保就业,大家都有工作,社会才能平稳。

中国教育行业的分析人士认为,解决就业问题的压力不能层层传导给学生。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