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分娩”温暖人心

大众卫生报·新湖南客户端讯(通讯员 朱嘉林 管华林)2月21日,在衡阳市第一人民医院产科,上演了一场 “无声分娩”的暖心故事。医生和助产士通过纸笔交流,帮助聋哑孕妇邓女士平安分娩出一个7.2斤的胖小子。产后留观3天后,邓女士和宝宝顺利出院回家。

33岁的邓女士家住衡阳市珠晖区,自怀孕初期起一直在衡阳市第一人民医院产科接受规范化产检。每次产检,医护人员都会认真细致地把注意事项和检查要求写在本子上,耐心地与邓女士进行亲切的“对话”,确保孕妇与胎儿平安健康。

2月21日凌晨1点,怀孕39周的邓女士出现不规则的宫缩反应,在家人的陪伴下来到医院。值班医生吴薇密切关注着产妇的身体变化,并通过写字的方式与产妇交流。上午9点,邓女士开始疼痛难忍,情绪紧张。于是,医生为其注射了镇静剂,以缓解产妇紧张情绪,使产妇在熟睡2-4小时后恢复体力。下午3点,邓女士宫口开至三指,麻醉医生为邓女士进行无痛分娩。“憋住气,一阵一阵往下用力”、“每次用力要长,不要漏气!像吹蜡烛一样,吸气!呼气!”……助产士王灵芝把分娩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写在纸上,让产妇照着要求做,还示范起了分娩的姿势,让邓女士模仿。

宫口开大7公分后,产妇开始躁动不安。王灵芝用气囊仿生助产加速产程,让宝宝快些出来。为让邓女士更加放松地进入最后产程,医护人员特意叫其姐姐进入产房陪产,有了家人的陪伴,邓女士的信心更足了。

在分娩后期,医护人员与产妇配合默契,一个手势,一个点头,一支笔,几张纸,一问一答,交流无声。在无痛分娩、气囊仿生助产和医护人员“无声”的帮助下,经过21小时的努力,晚上10点,一名3600克体重的男婴顺利娩出,疲惫不堪的邓女士在纸上写下了“谢谢”两字。

宝宝出生后,医生和护士每天都到病房查看问候邓女士,并通过各种无声方式交流沟通,让她感受着满满的爱、温暖的情。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