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哪科差,都是因为语文差!家长:言过其实!这次我站老师

01

开学第一天,我哥就叫我去送我侄子。侄子上小学四年级了,相比一、二年级的双百、近双百,三年级、四年级的分数总是80分左右,我哥心里着急但又找不到原因,叫我去听听老师怎么说。

一进教室,家长们都正襟危坐,不一会儿老师来了,清了清嗓子就开始训话,某某家长要注意孩子的数学成绩,某某家长在家要让孩子少看电视和手机,眼睛都近视了......要多看书,别限定非得看课本,散文啊、小说啊、杂志什么都看看,看多了,自然一听就会,一看就懂!学习本来就是一通百通的事情。

班上一位家长问道:我家孩子数学成绩不好,难道也看书提升?

老师答道:当然啊!阅读量越大,理解能力就强,理解能力强不仅对语文成绩提升有直接的帮助,对数学成绩也是!上了初高中后的历史、地理、生物、化学......哪科都是语文在做基础,所以,不管哪科成绩差,都要考虑是不是语文没学好......

02

问话的家长一脸不以为然,我却深表赞同,因为前一段时间就发现了语文和其他学科的奥秘,尤其是数学:

我教三岁半的儿子看贴纸书数数,问他书上有几个苹果。

儿子一边点一边数:“1、2、3、4、5、6!”

“数得真好,那一共有几个苹果呢?”

“3个!”儿子脆生生地回答。

......

类似的问答,不知道发生多少次了。

不管是什么东西,不管数到多少个,他回答的个数永远都是三个。

每次都把我气得咬牙切齿:都数到这么多个了,怎么还是3个?不是都告诉你了吗?数到几就是几个!

儿子惊恐应是,然而,下次数数还是这样。

我忍不住和儿子的幼儿园老师抱怨:这都什么毛病啊!不管数到几,都是说3!

老师告诉我,这是很正常的现象,班上有些孩子和我儿子一样,有些孩子不一样。那些能说对答案的孩子,通常理解能力更强一些,他们懂得“数到几”与“第几个”之间的关系,这种能力都是要通过练习才能发挥最大。他们的家长会经常带领他们看绘本,玩开发脑思维的益智游戏之类的,让他们提升理解能力。

当时我感慨:总以为阅读、理解都是语文的范畴,原来数学也得靠这些能力。

03

其实,何止数学呢?以后物理、化学、英语、生物,哪一项不是建立在阅读和理解的基础上的呢?题都看不懂,抓不住重点,不知道出题人想问什么,怎么解题?

侄子的老师说语文是各科的基础真是一点都没错,更准确地说,在语文中学习到的理解能力才是各科的基础。

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孩子的理解能力,为学习其他的科目打好基础呢??

我觉得除了阅读,没有其他的办法。

有些家长可能会说,我们也知道阅读很重要,但孩子坐不住啊!这说明孩子的阅读方法不对。

1、先泛读再精读。

作家毛姆说,读书只是为了看情节发展,那这种读书是肤浅的。毛姆提倡精读,细细品味文中意蕴,但这种方式其实并不适合孩子,孩子充满好奇,有可能吸引他读下去的就是故事情节,如果非让孩子一个字一个字的读,每段都要充分理解,挫伤了孩子的看书积极性,得不偿失。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孩子愿意读书就是好事,第一次读泛读无伤大雅,知道情节后再精读,咂摸书中道理更觉得意味悠长。

泛读知道行文脉络,掌握书中框架,精读提高理解能力,毛主席看《资治通鉴》看了17遍,每次都有新感受,好书都是值得多次阅读的!

2、允许跳读。

从小我父母就教育我“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意思就是得把每个字看明白了,再往下看,所以我在看书的时候,如果一本书没有看完,或者跳读了,内心就有愧疚感。

对我而言,去看我不感兴趣的书简直就是一种痛苦,本来想拓展一下知识面,但是读完后迷迷蒙蒙不说,还充满内疚,这种感觉还不如不看!

于是我只看自己感兴趣的书,时间长了,我知道的知识全都是我感兴趣的,那些不感兴趣的,因为我不去看更不懂,不懂就更不会去看,如此形成恶性循环,认知受限。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一次在樊登读书会听书,樊登分享他的读书方法,说他看书的方式就是看不懂就跳过去,为什么看不懂?是因为缘分没到!看书也是讲缘分的,经历阅历不到,就是难以理解作者的那种感受,很正常啊!

我突然觉得豁然开朗。

读到自己不懂的知识,只要允许自己跳过去,这里不懂就看那里,总会有懂的,今天懂一点,明天懂一点,日积月累,懂的自然就越来越多。

而理解能力是建立在知识面上的。只有知识面足够广,认知能力足够高,才能触类旁通,从而一通百通。

3、写读书笔记。

人遗忘知识的速度有多快?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发现,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学完20分钟后就会忘记所学的58%!一个月后基本只剩下一个模糊的概念了。

如何停止对知识的遗忘?最好的办法就是写笔记。

记笔记是对读书内容的梳理,只有把知识梳理整合清楚,才能谈得上理解升华。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04

读什么书才能更好地提升理解能力?

1、名著经典。

现代社会最不缺的就是信息,但越来越多的人感觉到,太多信息,和没有信息是一样的。对于读书来说,大量的二手文学书充斥市场,家长们挑得眼花缭乱,一些看似和名著相关、高大上的书其实内容空洞乏味,孩子看了除了浪费时间外收效甚微,对提升阅读理解能力毫无用处。

建议让孩子看名著原文,名著内容博大精深,看一段有可能比看其他的书看一本学到的东西更多,如果孩子还小看不下去,父母可以领读先帮助孩子建立对这本书的兴趣,或者买拼音简读版,让孩子自主阅读。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2、史学类。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历史的特点就是重复,让孩子看看前人如何为人处世,以史为鉴,不但丰富了学识,更增长人生智慧。

3、知识科普类。

科普类的书籍包含时事、天文、地理、物理、人文、数学、自然等多方面的内容,知识面广、有精美图画更容易提升孩子的阅读兴趣。

个人觉得,不爱阅读的孩子更应该从科普类书籍入手,科普类书籍更有弹性,不但适合大块时间阅读,也适合碎片化阅读。饶有兴趣的小篇章,寓教于乐,最能让孩子快速爱上阅读。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