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妈妈如何做到一人带一窝孩子?听她讲完才明白,中国妈妈真累

抖音上有一位网红叫“伦敦张踩铃”,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她的视频。

她是一个地道的东北人,嫁给个了一个英国老公,她说话总是满口大碴子味儿,总是贴心地称自己的老公为大胖媳妇儿,每句话都能踩到你的笑点上。

前段时间,她的一个视频终于解开了我心中的疑惑。

那就是为什么国外宝妈一个人带好几个娃都不觉得累,而我们带一个娃都累的什么多余的事儿都做不了。

不仅让我对国外宝妈有了更深的认识,也更加意识到我们中国宝妈们有些地方确实需要改一改了……

在国外的街头,经常能见到这样的场景:宝妈怀抱一个娃,手里还再牵一个娃,要么就是推车里一个娃,边上再跟个娃。

换做是我,即使我家福林现在都6岁了,我也不敢一个人同时带着他和果妹儿一起出门,我怕我看不住。

可是为什么国外宝妈一次带好几个娃这么稀松平常呢?

根据张踩铃的介绍,我们可以从多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一、思想观念

他们很少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帮忙带孩子,因为他们都更注重彼此的隐私,所以,孩子是你的,你就要自己负责,不会主动帮忙带孩子,宝妈们必须独立带娃,可以理解为被逼无奈。

二、体格差异

“姨妈超长露小肚,严寒从不穿衬裤,体能好比美猴王,抗压好比活马户。”

这个是忽视不了的一个差异。虽然我大学的时候学校里也有交换生,当中也有个子不高的女生,但如果真的走在国外的街头,体格还是普遍比我们亚洲人体格壮的。

随便找的网图,可以看一下中国宝妈和国外宝妈的对比。

欧美人种骨架大,用踩铃的话来说,那就是“那胯大的感觉生个孩子就跟打嗝喷嚏似的。”

遗传加上生活习惯的不同,他们的体格普遍比我们强壮,所以,让她们带俩孩子并不难。

三、做家务的方式

她们尤其依赖器械化。踩铃说自己的婆婆是一个对别人用筷子夹自己碗里菜都嫌弃的人,却把自己的内裤和老公的臭袜子、厨房的抹布、闺女的旅游鞋,放在一台洗衣机里一同搅。

中国人近几年也开始提倡公筷,注意公共饮食卫生了,但是对于这个洗衣机这样洗衣服的方式还是很震惊的。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我们中国妈妈就算有洗衣机,对于孩子的衣服还是认为手洗更干净,洗得更放心,总是信不过洗衣机。

还有刷碗,有刷碗机,也还是觉得自己过过水比较放心。

但对于国外妈妈来讲,她们不想那么多。花钱就是买省心。有洗衣机、洗碗机干嘛要手洗?有扫地拖地机器人,干嘛还要自己动手再来一遍?

四、给自己定的标准不同

“咱们的标准是赢在起跑线上,她们的标准是活到终点线”

哎,换言之就是我们爱拼才会赢,她们养活就算行。

首先,对于多数家庭来说,并不是很注重课外辅导,

但是在中国就不一样了,哪位家长不辅导孩子功课作业?有的从幼儿园就开始了,想一下,辅导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另一个孩子又是哭闹又是捣乱,这场面谁能hold住?在国外这种情况几乎不存在。

其次,他们对于孩子的营养均衡也是很含糊的。

踩铃说自己的婆婆以前独自带三个孩子,她很想知道婆婆是如何解决吃饭问题的。

结果婆婆说:“你老公七八岁的时候就帮我给全家做饭了呀!”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听到这里我还是一愣的,在中国,七八岁的孩子还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甚至还有一些到了6岁都还不会用筷子的。

结果婆婆给演示了一下,踩铃笑了。

把冰箱打开,拿出冻披萨,放进烤箱,调好时间。

在踩铃眼里这哪用七八岁的孩子做啊,过百天的猴也可以。只不过之所以要到七八岁,是因为再小一点,够不着冰箱,搬凳子开冰箱门容易摔倒出意外。

其实这不光是踩铃婆婆家这样,对于大多数国外多个孩子的家庭来说,几乎都这样,他们对于吃饭并没有过多讲究。

说来也挺搞笑的,我们国家现有的一些科学育儿知识,很多都是参考欧美国家总结出来的,可他们自身并没有真正利用,而我们中国妈妈把这些当做教科书一样在认真履行。

五、照顾孩子的方式不一样

咱们就举一个例子吧,孩子的吃饭问题。

孩子不好好吃饭,中国家长很发愁,就怕孩子饿着,多数时候都要喂饭。导致一些孩子三四岁了都不会自己吃饭。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为欧美国家的宝妈们,孩子会坐了,到了吃辅食的月龄了,就会让他们坐在餐椅里自己手抓食物吃饭,单是这一点,孩子不会乱跑,也不用妈妈喂,就已经很省心了。而且她们可以说是比较佛系吧,孩子不想吃,那就是他不饿不想吃,也没必要强迫,孩子有自己的想法。

也不排除现在很多中国宝妈也开始买餐椅,训练宝宝自主进食了,不少宝妈从中获利(省心),可即便如此,家里的老人也还是要亲自喂孩子吃饭,总说孩子自己吃不饱。即使孩子吃饱了,也要再喂最后一勺。好不容易训练好的娃,奶奶姥姥带段时间就有被打回原形,实在太难了。

看完这5个区别,有没有觉得中国妈妈真的太累了?

一个是我们的生活习惯不同,一个是我们国情不一样,再加上我们需要老人帮忙带娃,可老人有时候带娃又会添麻烦的这种矛盾需求,都让宝妈们劳累不堪。

如果要说从国外妈宝妈那里能学到什么,我想有三点:

尽早让孩子学会做家务

虽然踩铃吐槽他们的做饭过于简单,吃饭不在乎是否营养均衡,但是不可否认的一点是,他们会让孩子早早的学会做家务,如果在中国,即便是加热个冻披萨,可能家长也不会让七八岁的孩子去做,信不过、不放心、怕烫到等等。

我们对孩子有时候过度保护,什么都不让孩子做,全都默默自己扛,才让自己更累。

不要对孩子有过高的期望

期望越高,就越想为了高目标努力,如果努力仍达不到,失望也就越大。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还记得我之前分享的那个文科妈妈为了让儿子考清北,一边陪读一边工作的故事吗?她的孩子是个极其不自律的孩子,可是她为了让孩子考上清北,她一个文科生把初高中的数理化又学一遍,还买来几乎能买到的所有资料,不断的做题,从中筛选出典型的题再让孩子做,慢慢地都能给孩子讲题。

原本几次考试看到了他能上清北的希望,但孩子背着她买手机,谈恋爱,发现孩子这些秘密时,离高考也仅剩一个月,最后无缘清北,考上另外一所也不错的湖南大学。

全家人都很开心,唯独这位妈妈失望,因为在她心里,她给孩子定的目标始终没有达到。

在别人看来,这位母亲真的太牛了,用孩子父亲的话说,如果考试时间延长一倍,自己的老婆绝对能考上清北。

可是这位母亲也太累了,因为对孩子期望过高,所以付出太多,最后还不如她的意。

所以,不要有太高的期望,要根据孩子自身的情况去考量。

尊重孩子

不要什么都替孩子决定,要尊重孩子的意愿,有时候管太多,会更累。、

事无巨细,大到人生伴侣,人生目标,小到内衣内裤的清洗,这些都去管,孩子的人生还有什么意思?那还是孩子的人生吗?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孩子大了,家务自己做,选择自己做,我们能做的就是适时给出一些看法和建议,让孩子自己去掂量。

父母越是给孩子思考的空间和决定的机会,孩子越有主见,越让人省心。

国情不同传统不同,我们没有必要完全模范她们带孩子的方式,但是我们可以从中对找出我们自身的问题所在,然后取长补短,同样是养育和教育孩子,一个人一种做法,一个人一种看法,真正让自己省心、舒心,娃又能快快乐乐的,那才是最适合的。

从这些对比中,你找到了哪些不足和哪些优点呢?

标签: 孩子 宝妈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