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狠抓这5件事,孩子语文成绩蹭蹭蹭往上涨!

文:超妈

很多人对语文存在着一个严重的误区,认为语文不如数学、英语重要,随便学习就可以了。

其实不然,俗话说,得语文者得天下。

语文正在成为最容易拉分的学科,语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新学期到来了,家长要引导孩子狠抓以下这几件事,孩子语文成绩蹭蹭蹭往上涨。

1、抓基础:学习必须打地基

有这样一则故事:富翁看到别人的房子好看,也想盖那样好看的房屋。

他找来工匠,富翁说也想要上面的顶楼装饰,然后工匠就准备打地基盖楼。

但是富翁不愿意,只想要顶上一层楼。

工匠反问富翁,没有打好的地基怎么直接盖房子呢?

其实学习也是一样的,基础没有打好,贸然让孩子学习较难的知识,孩子也会一筹莫展。

因此任何学习都要从基础抓起,语文也不例外。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字、词、句、段、篇是语文学习的基本要素,一定要重视。

要落实好课本词语、古诗、课文内容默写等内容,这对孩子的语文文字训练和考试成绩都有重大意义。

总之,字、词、句、章等基础的知识一定要识记掌握。

2、抓素材:认真用好积累本

古人常说: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想要学好语文,素材的积累是必不可少的。

只有积累,方能丰富,才能在语文学习中,挥洒自如。

引导孩子通过观察、上网、思考等多种途径,运用各种方法搜集生活中的素材。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要让孩子多体验生活。

在积累和整理素材时,一定要有属于自己的积累本,用好它。

素材的积累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孩子通过对不同素材的收集和记录,要形成自我独有的文学资源宝库,学会思考,增强在学习中的思考分析能力等。

素材积累到一定的量,最后肯定会引起质变。

3、抓习惯:养成六大好习惯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习惯。”

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好的习惯可以让人受益终身,坏的习惯影响人一生。

而学习语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是推敲语言文字、积累语言素材的习惯;

二是熟读文章,背诵古诗文的习惯;

三是记日记,锻炼写作的习惯;

四是预习课文,课后及时复习的习惯;

五是勤于思考,敢于质疑的习惯;

六是善于动手,勤查工具书的习惯。

养成这六大学习习惯,为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4、抓阅读:多读几本经典好书

复旦大学前校长苏步青说过:“如果允许复旦大学单独招生考试,我的意见是第一堂课就考语文,考后就批卷子。不合格的,以下的功课就不要考了。语文你都不行,别的是学不通的。”

学好语文,是学要一切学科的基础。

而阅读,就是语文学习的基础。

要想学好语文,必须要靠阅读。

小学六年是大量阅读的最佳时间,一定要引起重视。

家长要以身作则,放下手机,拿起书本,和孩子一起阅读。

营造良好的读书环境和氛围,给孩子买一个单独的书柜,让孩子在家里都能找到合适的书去读。

鼓励孩子读后“说来听听”,这样能增加孩子的沟通和表述能力。

但要记住一点,阅读千万不要急功近利,要静待花来。

5、抓练字:注意书写工整规范

俗话说,见字如面,字如其人。

一手漂亮的字能体现一个人的品格与修养,甚至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

字写得好,语文还可以多得几分,从而拉开差距。

比如说,在语文作文中,孩子写字潦草会吃亏,潦草的字迹会给老师留下不好的印象,即使文章写得还行,相比其他同学,还是会多扣几分。

而字迹工整的作文,老师看着舒服,也会多给卷面分。

因此,对于孩子书写潦草这个问题,家长一定要重视起来。

首先家长要为孩子讲明写字工整的重要性,并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练字环境,帮孩子制定一个每天练字半小时的计划。

在练字过程中,要注意孩子的坐姿,握笔姿势等。

最后要对孩子的练字结果进行及时检查,只要发现字体不工整,就要让孩子重新去写,一定要把孩子的态度端正过来。

语文是一门需要下很大功夫的科目,不是随便学学就可以的。

学好语文,需要日复一日的坚持,坚持就会有收获。

标签: 语文 新学期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