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安克:一位德国青年,在中国深山支教10年,从不向学校要工资

引言

每个人最初都是一张白纸,我们都是通过接受教育和成长经验来学习如何书写自己人生的篇章。在这其中,教育对人的导向作用就显得极为重要,纵观我华夏民族上下泱泱五千年年的文明历史,无论是在任何时间段任何地点,教育都深深地为人民所重视。

01

我国历史上为人所深知的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教师便是孔子,他开办学堂教导人要学会仁义礼信。孔子桃李三千,却从不固执的要求每一位学生都要成才。他坚持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他曾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对待不同的人要以合适他的方法去引导他学习。

但时过境迁,在生活日渐发达便捷的今天,在教育方式上反而却有些变味。现在大多数都是应试教育,人们为了通过各种考试而努力,但却常常忽视了教育最初的意义。很多人并不热爱学习,他们往往是带有功利性和目的性的态度去接受和消化新知识。人们纷纷相互追逐着以更快的速度去完成任务,为了更好地超越别人达到在考试中获得高分的目的在幼儿园和小学时期便参加各种补习班。但他们又是否是真的热爱学习呢?

02

教育原本是一个单纯的传授知识的方式,给予人兴趣,引导人走向正确的道路。但现如今真正的为了这种教育目的而去进行教育的人少之又少,幸运的是,在我国有这样一位德国人,倾其一生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一份伟大的贡献。

他便是卢安克,一位自幼在德国出生长大的德国孩子。卢安克从小便具有惊人的创造力,但这份创造力却常常不为常人所认可。卢安克在他小的时候,特别的贪玩,经常有着令常人难以想象的想法。他并不是父母所希冀的真正意义上的谦谦公子和好学生,反而因为他的那些不着边际的想法,十分的令家人头疼。

卢安克在他中学的时候,因为外语考试不及格,而再一次地遭到了家人们的责怪。人们那时不但没有因为他那些具有创造性的思维而为他感到骄傲,反而觉得他是一个调皮捣蛋的坏小孩。于是卢安克在一气之下便离开了学校跑到了一家帆船工厂去当学徒,虽然他缺乏工作经验和基础知识。但他仍然凭借着自己的创造力而得到了师傅的表扬,后来更是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在报名参赛的国际帆船比赛中获得了名次。卢安克的创造力终于被人所发现,汉堡美术学院看中了他对工业设计的独到性破格录取了他,这也就改变成为了他人生命运的一个转角。

卢安克在汉堡美术学院的学习给他开拓了更广阔的眼界,他从其中也学习到了更多专业性的知识。在1990年时,他以优异的成绩从汉堡美术学院毕业。毕业之后,卢安克来到了中国进行采风学习,在中国旅游学习的期间,他深深地为中国的风土人情所打动。于是萌发了想要留在中国的想法,最初他选择在中国的一些学校应聘想成为一名老师,但他发现自己与那些学校的教育观念并不一样。中国大多数学校的教育观念都是应试教育的方法,采用固定化思维套用化模板,学习的最终目的便是为了取得好的分数。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而卢安克从心底里并不认可这些观念,他欣赏的是瑞士教育学家皮亚杰推崇的“玩中学学中玩”的教育理念。就如同陶行知先生曾说的:

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人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到做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发明这些的人是你当年的小学生。

一样,卢安克始终认为教学做合一,培养兴趣才是快乐学习的办法。

卢安克在中国支教了10年,在这支教的十年期间,他与他的学生的相处方式像是朋友,他们一起听音乐,绘画,照相,以玩闹和交流方式所传播他的学习理念。尽管仍然有些家长并不认可他的教育方式,但他仍然坚定自己心中的教学理念。在支教期间他从不向学校要工资,也不接受居民所给的生活补偿。他为中国孩子们对于学习的向往和热爱所感动,为能与孩子们一起快乐学习沟通交流而自豪。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结语

卢安克以自己的行动证明教育的真正意义是自由的,我们不应该对待所有的人都以一模一样的教育方式。只有真正地培养起孩子们的兴趣,和对接受新知识的向往。他们才能通过教育而感受到真正的益处。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