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妈带5个娃不停试吃糖果,店员骂孩子是“病毒”,却被踹倒撕打

文 | 齐姐育儿 本文为原创文章,欢迎个人转载分享~

常言道,子不教,父之过。年龄小的孩子不懂道理,容易因为贪吃而犯错,需要父母进行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外界也会表示情有可原。

但如果父母也不明事理而瞎胡闹,对孩子缺乏必要的教育,不但导致孩子更不懂事,还可能让他走入歧路,最后受伤的还是孩子和自己。

宝妈杨女士一行带着5个孩子到商场,正遇一大品牌的糖果店在搞活动,她们也进店加入了“试吃”队伍。其他人都是浅尝辄止,唯独这群孩子不停的用手去抓。

最初店员还很有礼貌地制止,后来见没有效果,语气变得不再友好,说孩子们是一群“病毒”。

这下惹恼了同行的2位男士,一脚把店员踹倒在地,杨女士等几位宝妈趁机抓住店员的头发撕打开来,还一边口出狂语:“信不信?你下班我就弄死你”。

最后引发众怒,受到公安机关的处罚。

孩子贪吃比较正常,错就错在杨女士不但不教育孩子,反而采取极端手段仗势欺人,从而为自己的行为买单。

最为恶劣的是,杨女士的行为会对孩子产生消极影响,容易让孩子养成坏习惯,还会助长其暴力倾向,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

那么,不断地“试吃”是一种什么样的行为呢?这种行为对不对呢?

大家都知道,商场开展“试吃”活动,是为了吸引顾客,先让有购买愿望的顾客品尝,最后方便顾客购买。

出于成本方面的考虑,商家多半会做成小样品,尤其是价格比较高的商品,由于成本较高,商家并不喜欢被人吃得太多,更反感那些吃个不停的人。

所以,很明显的是,这种没完没了的“试吃”就是在占“小便宜”,也是一种缺乏教养的行为,因而不受商家和大众的欢迎。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很多人以“试吃”为由,在带孩子去买瓜子和水果时,经常一抓就是一大把,多吃多占不说,而且还只吃不买。

还有的人在带孩子乘坐公交车和地铁时,还想方设法地逃票。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这些行为看似是在勤俭节约,为自己省下不少钱,实则是起了一个很坏的作用,让孩子看在眼里,内心则留下了贪婪的种子。

因为孩子在父母这种行为的影响下,从小会为了一点好处而处处占人便宜,不但把格局和眼界都局限在小事上,还会影响其世界观的形成。

长大后,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制止,可能形成坏习惯,会因为些许蝇头小利,去做一些不合道德规范的事,甚至还会走上触犯法律的道路。

所以,要教育孩子不能占这些“小便宜”,从小习惯于占小便宜,将来则可能吃大亏。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怎样才能让孩子养成不占“小便宜”的坏习惯呢?

1、强化物权意识

由于年龄的原因,孩子没有所有权的概念。他们理所当然地认为,在自己家的东西,或者出现在自己面前的东西,甚至别人的东西,只要自己喜欢就是自己的东西,经常会占为己有。

所以,父母要让孩子懂得物权方面的基本知识,让他知道哪些东西属于自己,自己有自由支配的权利,懂得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自己需要花钱购买,即使自己再想玩,也要征得别人的同意,否则不能擅自动用。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2、加强教育和引导

有的孩子明明知道东西不是自己的,但因为特别喜欢等原因,就是希望得到,有时还会撒泼哭闹,以为这样做会让父母屈服。

在这种情况下,父母一定要坚持原则,再次申明物品的所有权,让孩子打消占有的念头。

此外,如果不是太贵重的物品,可以与人共同分享的,要引导孩子征求他人的意见,在得到同意后再与大家一起玩,这样能避免孩子采取极端手段占有。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如果发现孩子有占“小便宜”的行为,父母要及时进行批评教育,不能放过这些苗头。

3、注意榜样的作用

教育专家说过,如果想要孩子成为哪一类的人,自己就先要做这样的人,这充分说明榜样的巨大作用。

由于孩子深受父母的影响,想要孩子不贪占“小便宜”,父母要给孩子做好正确的榜样,不论是购物还是待人接物时,自己都不要过于斤斤计较。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父母首先不占“小便宜”,才能让孩子养成好习惯,从小不受小钱的利诱,长大才能经受住金钱的考验,成为有大出息的人。

孩子是一张白纸,最后会描绘出怎样的色彩,父母从小给他灌输的教育至关重要。

虽然占“小便宜”的行为令人讨厌,也并算不违法,但对孩子的影响不可小视。教育孩子不但要体现在原则是非上,更要关注那些小的细节,有时细节是成功的关键。

标签: 宝妈 孩子 父母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