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教育为什么这么喜欢一刀切?真的不是很科学合理!

这些年,感觉教育变得最厉害,本人教学20多年,越来越搞不懂现在的教育。

个人认为,目前教育最大的问题就是喜欢一刀切,凡事都太绝对化。但育人从来就是不可以量化的。

比如:一二年级不准布置任何书面作业。

作为老师,我也不明白,为什么一二年级不准布置任何作业?三年级就可以。孩子们刚上学,很多连握笔姿势还不准确,写字非常慢。如果每天晚上适当写点生字,不但锻炼了写字的速度,也能培养孩子们良好的写作业习惯。只要不多,为什么就不行呢?

本人70后,小时候在村子里上学,放学后也不是没有一点作业,也经常回家写生字和数学题。为什么现在的学生就得一刀切呢?

目前的部编语文教材难度加大内容量增多,既然不让布置作业,教材为什么还这么难呢?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每个学校实际完全可以规定不超过一个小时的作业量,并且定期检查,我相信只要学校愿意这么做,都是可以做到的。非得这样一刀切吗?

比如:不准买任何教辅资料,一本也不行。

教辅资料实际我们都不应该回避,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我们都知道,学生学习需要适当地练习,仅靠学校发的一本辅导资料是远远不够的,为什么就不能让学生自行购买一本呢?

实际只要不多买,只要买了老师认真讲了批改了,这个教辅资料就是有价值的。每个地方可以规定小学每科可以再买一本教辅(不准多买),这样对学生的学习,老师的教学都是有好处的。

不准买任何教辅,实际上反而增加了学生的负担,因为没有教辅,老师们就会让孩子抄题写,效果差效率也低。白白浪费了很多时间。何苦呢?

比如:老师不能有偿家教,去外地家教也不行。

有偿家教大家都痛恨,无非是因为个别老师会因为补课问题区别对待学生,或者强迫学生,或者上课不讲下课讲。但在现阶段,有偿家教是禁止不了的,不过是从原来的明处转到了暗处,大家不知道罢了。

最关键的是,有些老师假期就算去外地补课也不允许。实际去异地补课是不存在区别对待学生、上课不讲下课讲的问题的。目前老师们待遇不高,一刀切的禁止教师补课,实际上也是不太科学的,因为学校教师肯定比外面辅导机构的老师素质要高,等于是我们浪费了好多教育资源,老师的优势并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

比如:不准公布学生成绩和排名。

过去的学校实际都排名,也都公布成绩,学生也没出现过任何精神问题,也没有人因为老师公布成绩而抑郁自杀的。

为什么现在就不行了呢?

作为家长,有权利知道自己孩子的排名,作为学生也有权利知道自己在班级的位置。一味地保护孩子,反而让孩子们变得越来越脆弱和敏感,不敢正视自己的成绩,不敢大大方方面对其他同学。

实际老师们只要不对外公布,在自己班有何不可呢?就像在一个大家庭一样,彼此都很熟悉,有必要这么敏感吗?

过度保护就是溺爱,和家长溺爱孩子没什么区别。

比如:义务教育阶段不准学生留级。

现在的学校为什么差生很多,就是因为学校不允许留级,不管一个孩子成绩多么差,都必须升级。这样的规定实际上耽误了很多孩子,也影响我们义务教育的质量。

有些孩子如果留一级还是有希望成为好学生的,但因为不能留级,导致很多知识越来越不会,对学习也越来越没有信心,时间长了,成绩自然越来越差。

我们可以不允许很多学生留级,但应该强制那些成绩非常差的学生留级,这样也能激励这些学生好好学习,不至于对学习好不在乎。

不允许留级,真的害了很多孩子。

比如:不准在微信群布置作业。

微信群就是方便家长和老师交流的。在信息化的今天,这样的交流方式更便捷,也更及时。

微信布置作业虽然会增加家长的负担,但另一方是可以减轻学生的负担的。比如一些学习资料,如果老师让孩子抄写,可能需要很长时间,但发到群里家长打印一下,是很方便的。

老师不能经常在微信群布置作业,但偶尔一次应该也没什么吧。如果什么都禁止了,为什么不干脆取消微信群呢?不是更好?

一刀切的教育管理方式可能好执行,反正禁止就是了,不管什么理由就是禁止。但在应试教育的今天,在学生老师只能追求分数的今天,真的是应了那句话“不让马儿吃草还必须让马儿飞跑”,这不是故意为难学生和老师吗?

还有孩子上学问题,必须9月1日以前出生的,9月2日就不行。这样的规定看似合理,实际是很不科学的,有些孩子白白耽误了一年的时间。

学校是为了教育学生的,不是为了一刀切方便管理学生的。每个学生都是与众不同的个体,也需要多种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一刀切真的很不科学。

大家的看法呢?也分享一下吧!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