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教授吴国盛:教育的功利主义阻碍了中国的创新能力!

美国科技为何领先全球,中美之间的差距在哪里?是什么阻碍了中国的科技创新?这一切的问题在清华教授吴国盛看来,实际上就是中国教育的问题。

在他看来,主要是中国教育的功利主义阻碍了我们的创新能力。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一匹马,只要拉磨一年,就不可能再成为千里马了。

在吴教授看来,就算是一匹良驹,只要让它拉磨一年,也难以成为千里马了。我们的孩子就好比一匹马,他们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拉磨,不停地做题考试做题考试,长大后怎么可能成为千里马吗?

千里马需要的是自由,必须在辽阔的大草原驰骋,毫无约束。但我们的孩子呢?他们靠的是良好记忆力、是循规蹈矩,是听话,从小到大他们就不能任性自由,也不敢越任何规矩,突然到了大学读了博士了,你让他们去创新,可能吗?

北大教授郑也夫就说过:“凡是在中国接受过初等教育和大学教育的学生,将来都不可能成为原创性的科学家。”

拉磨一年都不可能成为千里马了,何况我们的孩子拉了十几年的磨了。

第二:教师的思想还比较僵化陈旧,因为很多教师就是在僵化陈旧的教育思想下培养出来的。

不管教育怎么改革,最后需要执行的还是我们的老师,如果老师们的思想不改变,那么什么改革也不会有用。

特别是现在的中小学老师,对学生强调的还是听话、顺从,只要有离经叛道的孩子一定得不到老师的认可,更不可能让老师喜欢。另外为了成绩,我们的老师也会给孩子们布置大量的重复的作业,甚至罚孩子写多少遍。除了这些,中小学也是出现体罚、辱骂学生事件最多的,看看网上曝光出来的,几乎都是中小学教师。

实际上,曝光的可能只是一少部分,没有曝光的可能更多。这一切都说明,大部分老师的思想还停留在过去,还是在依靠镇压、体罚、打击等方法来控制我们的学生,让他们听话。这实际是极其可怕的,也是非常限制学生的思维发展的。时间长了,我们的孩子会变得胆小、懦弱、不敢说话,甚至不敢反抗,没有自己的思考能力。

当然,这与当前对考试的评价机制也有关系,也不全部是老师的错误。

第三:我们把读书当成了一个工具,而不是真的喜欢读书。

现代教育太强调读书的功利性了,不但家长这么教,连我们的学校也这么教,其实这是极其不科学的。

比如一个学校大标语上赫然写着:你今天读的是书,明天翻得就是钱。还有不读书你能战胜富二代吗?还有的学校直接教育学生“不好好读书,将来只能去扫大街”。其实读书的意义很简单,就是喜欢读书,顺便学点知识。但现在,我们赋予了读书太多的思想,这反而让学生越来越不喜欢读书。

如果学生不是发自内心的喜欢读书,而是为了某种目的,一旦目的达到了,他还会努力读书吗?我们的孩子为什么到了大学后有很多挂科的,包括一些名校生,实际上就是因为他读书的目的已经实现了,已经没有了继续读书的欲望了。

读书就是为了赚钱,是现代教育最可怕的地方也是最悲哀的地方。学而优则仕的思想对我们毒害太深了!

创新能力最主要的就是原创能力,即“从0到1”原始创新,这才是决定一个国家竞争力的根本。

当下的教育确实存在很多问题,但在应试教育的今天,不追求分数也没办法。老师们也知道这样不科学,但也没有办法。大家都希望孩子们听话,是因为只有这样成绩才能更好,才能考上名校,将来才能找到一份好工作。

拉磨一年难成千里马,想让我们的孩子想做千里马,敢做千里马需要改革很多东西。但愿未来能够改变吧!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