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有多重视教育?

本网讯:(原维斌)最后一次江苏卷落下帷幕,十三太保喜报频传,不出意外,今年江苏高考成绩会创历史新高。35万江苏考生用这样一种冲顶的方式,为江苏卷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今天,再来和大家盘点一下:江苏到底有多重视教育?江苏高考有多艰难?

为了方便对照,先给出两个教育的国际标准:

第一是公认的标准,全社会教育总投入占GDP的比值,欧美国家的平均水平是4%左右。

第二是政府的教育投入占政府财政总支出的比值,这个没有公认标准,各国之间的差异很大。美国大致长期保持在14%左右,英国和德国都长期保持在11%左右。

下面我会给出我江苏自1998年以来的20年教育投入数据,来检验一下,江苏到底有多重视教育。

1998年的时候,江苏教育投入对GDP的比值确实很低,只有1.2%。那个时候不只是江苏,整个中国都内忧外患,经济濒临硬着陆。

这种时候,指望教育总投入达标,确实不是很现实。然而就算是在这样困难的情况下,江苏依然将15.5%的财政支出放在了教育领域。

到2001年,中国成功加入世贸,走在开放前沿的江苏成功引入大批外资,极大的改善了经济的基本面。这一年江苏的教育总投入占GDP的比值就达到了1.53%,较1998年大幅增长了0.33个百分点。

这意味着经济情况稍有改善,江苏立刻将改善的成果投入到了教育领域。

在此后的十多年里,政府财政对教育的支出持续保持在近20%的增速,到2018年,江苏教育总投入达到2827.6亿,占GDP的比值3.1%。

2018年,政府财政方面,教育支出2055.6亿,占财政总支出的比值23.8%,依然是第一名的财政支出项目,远高于欧美水平。

顺便说一下,2018年财政支出中:

排名第二的财政支出项目是“城乡社区事务支出”,也就是农村及城镇公共设施的维护以及基层政权的维持费用,支出规模是1599.6亿;

排名第三的支出项目是“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规模1316.5亿;

排名第四的是“一般公共服务”,也就是政府运行保障开支,规模1124.1亿;

排名第五的“农林水务支出”,规模996.7亿。

这么对比起来看,江苏教育支出对其它任何一项,都具有绝对的碾压级的数量优势。财政对教育的优先保障程度,已经成为了全江苏的共识。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一下,老百姓层面的教育开支数据,对江苏人民来说,教育开支到底算不算一项重大开支。

城镇居民方面,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占收入的比值,从2002年的10.7%持续下降到2018年的6.6%。

要知道近15年来,各种文化娱乐活动是越来越充分,但支出比例在逐年下降,这当然是由于占大头的教育支出逐年显著下降的结果。

农村居民方面则稍微有所起伏,从2002年的8.2%上升到2012年的10%,这是由于近年来农村的文化娱乐活动逐渐充分起来的缘故。到2018年,又逐渐下降到7.4%。

整体来说,城镇居民的教育文化娱乐支出的绝对值远远超过了农村居民,2017年城镇居民人均3129元的支出规模,较农村的1547高出了102%,这显示出城镇居民比农村居民更加重视教育投入,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不过不管怎么说,教育文化娱乐三项合计的支出,在总收入中所占的比值也显著低于8%,这种数据低得令人难以置信。

可以参照的其它国家和地区的数据是:美国国民教育支出占家庭收入的比值约为10%,韩国约15%,英国20%,香港最可怕的,教育支出占家庭收入的比值超过30%。

主要想表达的是,教育支出,在宏观上早已不是江苏居民的负担了。

但即便不是负担,江苏家庭教育支出仍稳居全国第一阵营。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从变化趋势来看,城镇家庭教育文化娱乐支出从2000年的670元增长到2018年3729元,增长了近5倍;农村家庭教育文化娱乐支出从2020年的169元增长到2018年的1547元,增长了9倍。

家庭支出的背后,是江苏的老父亲们省吃俭用给子女报的各种辅导班,是老母亲们伤筋动骨以命相拼为子女辅导做功课。

其根本目的,无非就是为了能在高考中多那么一点点渺茫的机会罢了。

但是,现实却很残酷。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我们以2018年江苏教育改革为分界线。

2018年之前,作为鼎鼎有名的教育大省,江苏的教育,陷入到了一种越改革越无力的怪圈。

高考也真的可以说的惨不忍睹,不是江苏学子不努力,而是江苏在贯彻国家普职招生“大体相当”政策规定的时候作出了牺牲。

2017年,江苏一本录取率仅12.1%,排在全国19位,比全国平均水平还要低近1个百分点。

再对照下其他城市,比如,北京以30.5%的录取率稳占鳌头,浙江(14%),上海(21.8%),福建(18.7%)等沿海地区录取率均处全国前列。

从绝对值来看,传统的教育洼地——邻省安徽的以7.08万人雄踞一本录取规模第一名,而作为教育大省的江苏却只有区区的3.9万人,比安徽足足少了3万多人。

而且差距呈现逐年扩大趋势,2016年江苏比安徽一本录取人数还仅仅少2万人,到2017年差距已经扩大到3万人。

同时,在同为教育强省的自主命题的6个省市中,2017年江苏录取率排名倒数第二,仅超山东不到2个百分点。

再从教育质量来看,同为人口大省,2017年广东常住人口数为1.09亿,山东为0.97亿,它们在牺牲相对优势的同时(广东、山东一本录取率与江苏相近),保住了绝对规模优势。

如果再以安徽、湖北作为参照对象,江苏更是惨遭蹂躏。

2017年,安徽、湖北常住人口数均为为0.59亿,但它们的一本录取规模分别为7.08万和5.72万,一本录取率为14.2%和15.8%。

显然,跟总人口规模远低于江苏的安徽、湖北相比,江苏不仅失去了质量优势,而且也失去了规模优势。

在全国GDP竞争中已经坐二望一的江苏,面对优质高教资源的质与量被“双杀”的困局。

尤其要注意的是,即便是如此低的录取率,还是建立在江苏通过中考提前分流、严格控制普高人数的基础上的成果,要知道,江苏只有50%的学生能上普高、参加高考,分母做小了一半。12.1%如果再乘以50%,那真的是全国末尾了。

2018年,江苏启动教育改革,请注意,这次教育改革,对江苏教育是有里程碑意义的。站长认为,其重要程度对江苏学子而言,只有1977年恢复高考能相提并论。

2018年6月,省委书记娄勤俭在省委常委会上研究教育改革,这次会议明确了几方面共识,择重要的再来回顾下。

一是,高考方案,与国家一致。也就是启用全国卷。

二是,本省院校对本省一本招录比例要超过50%、部属院校不低于25%,3年内逐步达到30%。

三是,省外重点学校的招生比例,可以按照公共资源的比例套,江苏人口占全国的5.8%,招生比例要争取达到5.8%。

四是,提升普高比例,6:4算合格。

说句题外话,一直以来,江苏本省院校对本省招录比例连20%都达不到,而其他省份高的能达70%。省内不收、省外限制,你难以想象江苏学子要付出多大的努力才能在这夹缝中生存。

请一定记住这历史的时刻!无数人的命运在这一刻发生改变。

2018年,江苏一本录取率25.2%,全国第四;2019年达27.11%,全国第四。

再和2017年的12.1%、全国19名对比下,是江苏学子一下子变聪明了?不见得吧。

希望,这次江苏教育最后一次改革。

今时今日,唯有祝福。

不知道2021年开始使用全国卷,江苏考生是不是会一考出名,凭借多年的磨炼,拔得头筹呢?

明年见,祝所有孤灯下的漫漫长夜,都不被辜负。

注:文章数据均来自各级统计局及政府官网,部分使用2018年数据是因为2019年数据尚未公布。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