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短学制,提前两年毕业可行吗?

教育家 · 快评

近日,全国人大代表张红伟建议将教育学制缩短为小学5年、初中3年、高中2年,推行“十年义务教育”。这不是“缩短教育学制”建议的首次提出,此前,多位人大代表、教育专家以及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都曾提议将“12年教育学制缩短为10年”。此次,张红伟代表提出建议的初衷,是以缩短教育学制增进就业、缓解老龄化程度,以及推广义务教育,实现义务教育更全面、更高阶的覆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对教育学制的探索一直在进行,在现行的“633”学制前曾实行过“532”学制,直到20世纪八十年代,才逐步确立了现在的十二年学制模式。九年义务教育的施行历经二十余年,实现了全面普及,减轻家庭负担的同时,国民素质也得以有效提升。

随着社会快速发展,新的教育矛盾也日益凸显,教育改革尚有不少要啃的“硬骨头”。可以说,教育学制的形成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教育学制不是不能改,但是不宜轻易改,这其中须考量和论证的方面还有许多。

从表面看,十年是可以完成大学入学前综合知识的掌握的,但学校教育并不只是知识教育,还要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现在之所以能提前完成知识学习,最后一年搞复习,也是“军备赛”“指挥棒”的产物。如此看来,缩短学制可能给家、校、生带来更大的压力。教育不能吃“快餐”,我们需要给孩子的生命成长留足空间、给足养料。

从义务教育角度考量,当下的教育发展重点是提高教育质量、缩小城乡差距,而不是延长教育时间。各地经济发展和教育水平不一,盲目缩短学制并不适合所有地区。学制改革探索切忌轻易给教育“做实验”。反复改动只会给学生、教师和家长带来不必要的困扰,以至于影响一代人的发展。

缩短学制能真正改变就业、生育率低和老龄化问题吗?未必。就业率往往受岗位数量影响,所学和所应用的错位也会造成“就业难”。需要改变的是教什么、怎么教,而不是表面的教多久。适龄人口生育意愿低、社会老龄化等现象是社会快速发展和人民对品质生活要求不断提升等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仅靠缩短学制解决社会问题不过是“挂急诊看重病”,无法从根上解决问题。

当代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和认知水平在急剧变化,在考虑学制改革时,需要牢牢锁定教育的真谛和内涵。学习知识的时间可以紧缩,但健全人格的塑造难以速成。

— END —

来源|本文系“光明社教育家”原创

作者 | 曹霁 谷珵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