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朝阳“专项治理行动”真能铲除培训机构里的妖魔鬼怪吗?

文|十三姐

公众号|格十三(GSSW13)

北京朝阳区,“专项治理行动”专业户。

你们懂我指的是什么专项。

这不,昨天该专业户又开始“被行动”了。《关于继续做好我区中小学学科类培训机构、外语语言能力培训机构及与中高考高度相关的学科类培训机构停止线下培训和集体活动的通知》横空出世。标题这么长,没有一个字是多余的。

学科类培训、外语培训、中考学科培训、高考学科培训,好家伙,四大功德箱已集齐,可以召唤神龙了。

这种事儿吧,和某些其它类型的“突击整治”其实没有本质区别,都有点像爱情一样,说来就来,美好之下藏着伤害,或早或晚,有人却不肯离开……

朝阳家长炸开了锅,大部分人是真的不想离开……大家想的不是“我刚续的费怎么退给我”,而是“我们的班啥时候还能开”。

你看,“学习使我妈快乐”此言不虚,只要让娃学习,家长都可以视金钱如粪土,他们不要退费,他们要上课。

不明就里的人恐怕是看不懂这一幕了,我身边有未婚青年发出了灵魂拷问:“这补习机构是给他们洗脑了吗,一个个至死不渝的,像邪教组织。”

年轻人还是年轻了,补习班哪用得着给家长洗脑?

能去培训机构的家长,基本上都是自行自觉自愿洗过脑之后才去的,不需要“现到现洗”,个个都是“开袋即食”。

但是,尽管家长是自愿的,不代表培训机构都是好东西。

我不是很赞成所有补习机构一刀切关停,但有很大一部分机构对教育的整体贡献为零,破坏度倒是很高,他们的韭菜非常好割,只需要一边制造焦虑一边声称帮你们解决焦虑。

该整的不是补习这件事,而是有人利用政策、利用心态、使用种种下三滥手法制造危机感,从而促使所有家长不分青红皂白地给孩子补习,他们从中能捞一把是一把,没有良心。

经常听说有些培训机构让家长带孩子去免费测试,免费试听,然后对孩子一顿劈头盖脸的评价,一无是处,引起家长恐慌。然后,你说巧不巧,他们那儿正好有适合这个孩子的新开班,而且正好在打折......

我也经常接到某个机构的电话,问我孩子要不要补习,只要我说不要,他们就会围绕“中考自招比率在缩水”,“别人的孩子六年级已学完九年级课了”,“现在开始抓还来得及”等等话题吓唬我,最牛的是他最后竟然对我说:“像您这么淡定的家长不多,您可不要放弃孩子呀!”

我:???

其实他们说的基本是事实,然而用这个来卖课我就不想听。就像我知道自己需要减肥,但你说我胖就请给我滚蛋。

每年小升初和中考之前,便是各大机构集中贩卖人设的最好时机。

培训机构能招揽到客户,不需要安排大量人力物力精力去推广和拉新,他们只需要很聪明地大声朗读教育方针、考试政策、教改方案,这就是最有效的广告了。

昨天还看到某个培训机构发的广告,哦不,论坛预告。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关键词俩大字:“小升初”,“中考”,这么庞大的论坛,还“体制内外择校”全部囊括。怎么,穿上教育专家的裤子你就腿长2米8啦?

一培训机构,你做广告就做广告,卖课就卖课,你还要立个悬壶济世的人设。

说得好像要救赎广大家长于水深火热之中的样子。

“KOL横行的年代保持理性?”

当然,有些KOL吧,怎么说呢,确实也为这种机构提供了很多非常好的素材。比如那种“我是如何把孩子培养进xx名校的”讲故事类,然后给你一堆方法论。

看完以后不但没觉得看到了希望,反而更绝望了——哇,我按照你的方法培养孩子,结果孩子成了学渣,这是不是说明我家基因有缺陷,天然沦陷?

这样的KOL确实容易让人无法保持理性。

但家长都保持理性了,谁上你那去报课?谁来养活像你们这样的大企业?

更重要的是,想让家长保持理性,你自己最应该先闭嘴啊。

不客气地说:家长的不理性、教育的内卷,可不是什么KOL造成的,谁的贡献更大一点,你们有空摸着自己的肾上腺素多想一想吧。

海报里第一条,把内卷和不理性推给KOL,他们当起了救世主——“远离坏人,听我的,才是对的路。”

然后,也不来个过渡什么的,从第二条起就直接开始卖焦虑了。

最后再来个“拿什么拯救你”,一波节奏带得风起云涌,逻辑线顺畅完美,定能令在场家长醍醐灌顶,感恩戴德。

又当又立。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好多类似的论坛,也可以称之为宣讲会,甚至或者直接可以毫不客气地称其为推广会。

套路是:

1. 先请一些所谓专家分析一下大数据,越严峻越好,有多少人考不上普高,进牛校的比率是多么低,竞争是何等激烈,时间不多了,你还不抓紧吗。

2. 请一些著名学校的校长给你分析近几年优质学校的招生情况和升学情况,针对第一点里专家揭示的“事实”,告诉家长不用着急,只要方法对了,还是可以进我们这种好学校的。

3. 会出来一个人或分发一些资料,告诉你“对的方法”都在这里了。有时还会列举一些从自己这里补习之后中考高考取得了非常好成绩的学生案例,反正真假你也不会去调查。

4. 留个联系电话和二维码,欲了解更多请联系。

5. 联系完你就可以付学费了。

但是从没有任何培训机构会告诉你:1. 我们一年总共招收了多少学生。2. 在这些学生中有几个实现了目标。3. 实现目标的人在报名总人数里的比例是多少。

因为如果把这些告诉你,你就会发现,在人人都上补习班的时代,就像人人都上学一样,还是好的照样好,差的照样差。

但补习班一直在反复强调的是:如果你不上补习班,你就会更差。

所以,家长即使知道上补习班也不一定比别人优秀,但他们怕的是“更差”。但如果不上,真的会更差吗?怎么来验证呢?

好多培训机构,就像在做一场大型人脑实验,通过大量样本收集来验证一个简单的道理:不要考验人性,人性经不起考验。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培训机构不是慈善机构,他们是商人,是有财政紧迫感的。

别看他们很赚钱,但他们养的人多啊,工作人员一大把(虽然懂教育的真没几个)。但凡你通过九曲十八弯的渠道打听过一次补习的事,他们几乎都能非常神奇地知道你的电话,然后打给你,给你讲政策,把紧迫感描绘到巅峰之后,告诉你“我们这里的某类课是为您家孩子量身定制的”。

呵呵,量身定制个鬼啊?

现在搞培训机构关停线下课,有用吗?我觉得没什么用。

人家只要改头换面,巧立名目,避开被治理的几大类,又能重起炉灶,学科辅导都改成拓展,应试补习都改成创新。嘿嘿,你来抓我呀。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好,那么再说一说不上补习班的后果吧。

现在大家上补习班大致分为几种原因:

第一,想超前学,然后有更多时间去继续超前学,恨不得初中学完高中的,然后高中更游刃有余地应付高考。

第二,害怕中考高考的内容难度超过学校里学习的内容难度,所以在外面加餐,才能应付那些考试,不至于被淘汰,至少成为中考里的前50%。

第三,要保持头部。应付自招,应付推优,总之是为了让孩子抢到最舒服的升学通道。

第四,别人都上了,我们不上是不是不行。

症结无非就是在于一个中考,一个高考。

中考和高考超不超纲,就…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问。

假设它超纲,假设所有人都不上课外补习班,只学教学大纲里的内容,那么碰到升学考试时,大家都不会做,都扣分,分数都低。但升学都是排位赛,总有名列前茅和垫底,总体分数线拉低了而已。

所以“考试超纲”这种理由根本不是培训机构必须存在的理由。

症结在于很多家长是希望自己孩子“超纲”,这样可以获得最大安全感。

家长为什么这么渴望要这种安全感呢?就是因为有无数个培训机构以及热衷培训机构的家长们持续不断制造危机感、压迫感、焦虑感,所以家长才更需要安全感。

这就是个恶性循环。

家长和培训机构之间,已经成了“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甚至已经进入了相爱相杀、亦友亦敌的微妙状态,剪不断理还乱,要怎么治理才能既保障各自的利益又真正铲除里面的妖魔鬼怪?这么复杂的问题,怎么能是一刀能解决的。

真能一刀切得彻底倒也好,怕就怕,大概率结果是该切的没切掉,而......我没电了就说到这儿吧。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十三姐

魔都高影响力KOL

独立运营IP「格十三」

旗下公众号「格十三」「十三姐夫」

著有《了不起的中年妇女》

微博@格十三

视频号「格十三」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