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理学角度分析《不求上进的玉子》中,过度依赖心理及解决方案

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前言

依赖,是一个中性词。

在我们的人生当中,都对不同的人事物,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依赖之感。

而我们的依赖,到底是好是坏?

而依赖心理,到底该如何评价呢?

通过本文,你就可以收获:

1、"过度依赖心理"的表现

2、为什么会形成"过度依赖心理"?

3、如何解决"过度依赖心理"?

正文

电影《不求上进的玉子》:

玉子是一名来自千叶县的大学生,在东京的大学读了几年后,毅然决然地离开这个世界第一大都会回到了家乡。

然而,回到家乡的她什么都不想干,只想在家里做她的家里蹲。

原因在于,自己觉得闯荡外面的世界过于疲惫,自己很难生活下去,还不如在家里吃好喝好睡好,反正有健在的父母可以依赖。

特别是女孩的父亲,虽然对女儿的表现很伤心,但是依旧每天做好饭送给女儿吃,也没有干涉女儿的生活。

最终,玉子能否摆脱家里蹲的生活走向社会呢?

一、"过度依赖心理"的表现

1、过分向父母索取

这是最为典型的一种依赖心理的表现,而且非常严重。

在这个社会上,我们可以依赖的人不多,因此,父母经常成为了我们的依赖的目标。

而患有严重"过度依赖心理"的人,很容易就会把自己的目标对准父母,一直想向父母索取衣食住行,索取钱财,索取一切。

不仅如此,他们还把这样的行为看成是天经地义的爱的行为。

2、对生活丧失斗志

像电影中的玉子一样,很多人认为人生失去了希望,自己再怎么努力都是没有意义的,都是徒劳的。

因此,他们丧失了对生活的斗志和昂扬向上的精神。

玉子成天就"闭关"在房间里,拒绝和别人交流,也拒绝踏出家门,甚至房门一步,唯一会和别人同框的时候,就是在偶尔吃饭的时候。

她的生活,充满了颓废,对生活充满了失望和懒惰,她的精神已经被惰性笼罩。

3、居家电子设备不离手

日本政府2019年6月18日在内阁会议上敲定了2019年度《儿童与青年白皮书》。

其中首次定义了"家里蹲"一词。

"家里蹲"指的就是玉子这一类的人,而他们也是"过度依赖心理"的典型代表。

其中最明显的特质,就是他们只待在家里,或者自己的房间里,而自己的手机等设备根本不离手。

不要认为他们是在网络上,在房门内做什么有意义的事情,他们充其量只是希望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环境来做那些只能够打发时间的事情而已,至于其他事情,只管依赖父母就够了。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二、为什么会形成"过度依赖心理"?

1、父母的过度宠溺

孩子为何会有"过度依赖心理"?这其实和父母的教育是分不开的。

有什么样的父母,相应的,就很可能有怎么样的孩子。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父母如果在孩子成长的时候,对孩子过度溺爱,什么事情都抢着帮孩子做,生怕孩子自己做会失败。

之后,在孩子成长抉择的关键时期,什么决定和步骤都替孩子打点后,力求尽善尽美,然后只需要孩子照常行事就可以了。

这样对孩子的宠溺,会让孩子认为父母是万能的,是可以打点一切的,自己的生活很简单,只需要依赖父母就够了。

2、对人生主观能动性的理解偏差

依赖,本质上就是对自己的不自信和对外界的过度依靠。

这样的人,缺乏自我的主观能动性。

他们认为,在这个世界上,万事万物都取决于外因,自己要独立,其实也做不了什么,还不如自己干脆就无所事事,等着别人帮自己的人生规划好,日常起居照顾好。

至于灾难祸患,该来就来,总之自己也不愿意去抗争了。

3、对虚拟世界的沉迷上瘾

这是对"过度依赖心理"产生的一个全新的看法。

依赖,不是身体的依赖,更大层面的,就是精神层次的依赖。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很多人在现在电子设备万分发达的时候,很容易沉迷于各种的电子虚拟世界,玩游戏,看网页小说,不亦乐乎。

而正是这样的虚拟平台,告诉了他们,人确实不需要独立,只需要天天捧着各种电子设备,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世界还是很美好的。

三、如何解决"过度依赖心理"?

1、有节制地使用电子设备

首先,正如前文所说,现在的电子虚拟世界,无疑加剧了很多年轻人的"过度依赖心理",他们沉浸在虚拟世界里感受不到压力,想的只是依赖索取。

要克服这样的心理,电子设备可能是首当其冲的。

当自己要做正事的时候,直接将手机开启飞行模式,当自己要睡觉的时候,直接关机,要果断一点。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只要有机会,就立刻阻断和电子虚拟世界的交流。

2、尝试"表达"独立的决心

很多"依赖心理"的孩子,都源于从小父母长辈的宠溺。

如若要自己走出这样的心理,从自己的角度来看,必须向宠溺并且接受自己要求的人表达自己想独立的决心。

当然,这指的是"依赖心理"虽有,但仍有独立意识的孩子。

敢于和父母长辈表达自己的独立意识,冷静沉着地告诉他们自己的能力范畴。

3、被依赖的人要敢于拒绝

作为"惯"出这些"依赖心理"的一方,又可以怎么做呢?

最重要的,就是拒绝对方的要求。

当对方的要求遭到拒绝,他们就会觉得残酷,就会开始反思,最终逼自己克服这样的心理。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综上,"过度依赖心理",源于家长长辈的宠溺,直接于电子虚拟设备和人生观的崩塌。要克服这样的心理,必须依赖者和被依赖者一起发力。

结语

"过度依赖心理"对人的成长无意义,也很有害。克服这样的心理,人生等于成功了一半。

图片源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更多情感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