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现象和超前学没必然关系,生绑硬套,把人忽悠瘸了有何意义?

在小学阶段的教育“超前学”和“三年级现象”这两个问题算是比较热的,尤其是当有的家长对围绕这两个问题延伸出来的各种学习内容、学习方法、习惯养成等比较关注并且也能够付诸实践的话,往往都会给孩子的整个基础教育阶段带来很大的影响。

关于“三年级现象”这个问题,其实它的形成原因是比较复杂的,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有比较普遍的但是也有是因为个体原因导致的。

很多时候我们在评价学生学习时最容易参考的就是“分数”的变化,而“三年级现象”中其中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变化就是一部分一二年级能够考100的学生,到了三年级之后却只能考个八九十分。

成绩上确实会出现一定的变化,但是你会发现对大多数孩子而言“分数”有所变化,但是“排名”是不太会出问题的,尤其是成绩很优秀的那部分孩子,真的说突然到了三年级以后就变得很差的情况除非是家庭出现了变故,否则绝无可能。

有一些人甚至还是有专家认为,导致学生出现三年级现象的罪魁祸首是因为孩子在幼儿园就超前教育了。

而再进一步的解读基本上就是围绕以下两点进行的:

1、早早被逼着学这个学那个,结果孩子厌学了;

2、因为超前学觉得自己都会了,所以上学之后反而不好好学了,最后在三年级问题爆发出来。

我不能说三年级现象的出现跟超前学100%没有一点点关系,但是还是要提醒诸位家长,尤其是孩子还没上学的家长们:被忽悠不可怕,可怕的是真的被忽悠“瘸”了。

而等你醒悟的时候,那些人是不会为你负一点责任的,即便是你找他们算账,他们也会在你身上找到一堆的问题,然后告诉你:“这都是你的错!”而你,根本无法反驳,因为没有任何一个家长能够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到完美,即便是学霸的家长也是如此……

关于三年级现象,各位应该搞清楚这个问题的出现是必然的也是不可避免的,因为有很多事情是我们控制不了的,但是这个问题却是我们人人都可以改变的。

三年级现象的出现有其“不可控”“不可抗”的一面,而这一面主要是集中在了这两点上:

1、生理和心理的客观表现。

孩子到了三年级的时候基本上就是10岁左右,而这个时期正是很多孩子心理转变比较集中的时期。很多家长都会明显感觉到从孩子三年级之后孩子开始有点“不听话”“脾气大”“有主见”“要面子”等等表现,而且还会不同的孩子开始对“好”“美”等各种定义出现了比较明显的个人偏好。

这种事儿是不可避免的,就跟很多孩子到了“青春期”之后会出现各种令很多父母头疼的表现一样,这事儿不是我们不想让孩子遇到就一定遇不到的,它们的出现是具有非常非常强的普遍性,几乎可以称之为不可控。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2、三年级所学内容比之一二年级大有不同。

其实很多时候人们只关注到了“专家”说三年级现象跟超前学有关系,但是很少有人还关注到也有专家认为三年级现象出现的根源问题是因为课程本身编排的特点所决定的。

我个人觉得之所以很少有人关注到这点是因为这样的观点不够“扎眼”,不具有“刺激性”,最关键的是没办法“制造”矛盾,所以很多人即便是看到了也不会去了解。

但是反而是一些真的超前学的家长他们其实更关注而且很可能是在超前学就已经关注到这个问题了……

简单来说就是一、二年级的课程都太容易了,基本上主要靠记忆和练习就能够解决绝大部分的问题。但是三年级之后的课程无论是从学习上还是考察上都提高了一个难度。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例如语文学习开始具体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开始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逐步开始在修辞语法等方面有较高的要求。尤其阅读和作文这两项,由于其批改是有一定的规则要求的,且学生想要掌握这些是非常困难的,所以语文成绩从三年级开始出现断崖式下滑是极其普遍的现象。

而数学从三年级开始出现了小数、几何、分数、除法等,从这些内容的出现开始小学课内数学才算是真正意义上进入了“数学学习”的模式。

这是课程编排上的客观问题,如果你有时间不妨去看看孩子们的课本,对比一下一二三以及三年级之后的教材去看看。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事实上三年级现象不是当下才有的,在过去没有“全民辅导班”“全民教育抢跑”的时代也是一样存在的,因为上面说的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以及教材编排的客观特点就决定了这个问题是必然会出现的。

那么超前学是怎么一回事儿呢?

事实上大多数人看到的超前学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超前学——一是不系统,二是不全面。

并且如果你给孩子的超前学只停留在“学”这个基础上,那么出现了孩子似乎都会了但是最后上学后考不好是很正常的。

其实很多的超前学都是很局限的,比如他们只是提前学了一些计算,只是提前认识了一些字词而已。

但是如果他们能够更进一步比如数学上没有只是学到大数加减就结束了,而是一直有坚持系统学习和不断地继续学习,那么这种孩子的数学成绩会一直保持优秀的,因为低年级的数学成绩跟练习量有很大的关系,甚至整个小学都是如此。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再比如你不仅仅是停留在识字上,而且还会陪着孩子读很多的书、分享很多的阅读收获或者干脆就是你给孩子的识字本身就是通过阅读的方式来进行的,那么只要你能一直坚持下去,这种超前学的孩子他们的语文成绩也不会差的。

而所谓的因为觉得都会了就不学了以及因为提前学导致孩子厌学了这种事情但凡你能认真分析一下你就应该知道这不是“超前学”的错,而是学习方法的错。

实际上如果孩子是这样的孩子或者说孩子父母如果只是有这种认识和能力,那么即便是他孩子没有超前学也一样躲不过三年级现象。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因为可以说这个三年级现象就是给这部分学生、学生家长“量身定制”的……

那么如何更好、更合理安排孩子的超前学呢?

您可以关注一下我后面写的文章。

标签: 小学 三年级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