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圣陶:想要孩子学好语文,这3个习惯要抓紧培养

叶圣陶先生从事语文教育六十多年,还出版了《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等著作,一生的成就都围绕着教育和写作这两件事。

叶圣陶先生有两个很重要的理念,给了我不小的启发,分享给大家:

一个是叶圣陶先生认为“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第二他认为家庭教育的作用要超过学校教育。

尤其是在语文教育上,叶圣陶先生深知语文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厚积薄发。没有好的习惯,就很难有好的成绩。

因此,叶圣陶先生认为,想要孩子学好语文,这3个习惯要抓紧培养,尤其是第二个。

积累字词的习惯

很多家长可能觉得,学生都识字,这有什么好说的。

可语文学习就是“细节决定成败”,一个字很简单,但一个字往往有好几种意义、好几种用法,什么多音字、同义词之类的细小的知识点数不胜数。

孩子只有养成积累字词这种小的知识点的习惯,经常复习,将最基础的知识牢记于心,才能厚积薄发越学越好。

课外阅读的习惯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阅读和写作,吸收和表达,一个是进,从外到内,一个是出,从内到外。

课外阅读对语文来说就像人需要吃饭一样,只有每天阅读才能不断从书中吸收新的知识、新的养料,在头脑中形成有用的东西。

而且,阅读应该是分阶段的,刚一接触阅读时,应该让孩子随便看他感兴趣的书,漫画、小说都可以看。

等孩子爱上阅读了,则可以阅读一些儿童文学名著,让孩子学会慢慢阅读,感悟文字的力量,通过阅读产生思考,并随时记录下来。

只有养成了一边阅读一边思考一边记录的习惯,孩子才能真的从阅读中有所收获。

写随笔的习惯

叶圣陶先生是第一个提出“语文是工具”这一观点的人。他认为语言是一种工具,最终的目的就是表达。

而写作就是一种书面表达,只要通顺、流畅、中心思想明确即可,至于抒情、词句优美等都是次要的。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写随笔的习惯就是为了锻炼出流畅的文笔、通顺的表达和明确的中心思想,如果学有余力,那么兼顾优美的词句也是好的。

所谓随笔,就是“随笔一记”,有什么想法就记录下来,诚实的表达自己的想法,有时间就写篇文章,没时间就记两句日记,将写作融入生活,日积月累,能力自然就练出来了。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标签: 叶圣陶 语文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