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走了十年后,妈妈要嫁人,两个女儿一条声,说妈妈是叛徒,背叛了爸爸

文:朱迅翎

图:来自网络

这是发生在微山湖畔,一个真实的故事。

文中的爸爸名叫牛子,妈妈名叫花子。牛子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入伍,七十年代转业到地方,被县人事局安排文化部门工作。牛子自幼酷爱文学,一生与书作伴,与笔为伍。

爸爸当年和妈妈同村同校同班,她当民办教师,每月工资十五元。两人婚后先后生下大霞二霞。名字都是爸爸起的名字,他期待着两个女儿像清晨的朝霞,清丽,霞光万道,光彩照人。

十多年前,爸爸好端端的,突然感觉吃东西嘴里没味。开始怀疑是胃出了问题,妈妈陪着爸爸到沛县人民医院检查,做了胃镜,没发现问题。

妈妈安慰爸爸,胃镜做了没发现问题,一切正常,放心了吧,但爸爸还是不放心,过了一周后,吃东西呕吐,妈妈顿感问题严重。敦促爸爸到徐州三院检查,又重新检查,翻来覆去的检查,还是一切正常,妈妈、爸爸的担心解除了。

又过了两周,问题严重了,不能吃东西了。妈妈敦促爸爸到南京检查,结果问题出来了,确诊为“胰腺癌!”

晴天霹雳,妈妈站不稳了,几乎昏倒。肝癌是癌中之王,胰腺癌最难发现,最痛苦,称得上癌症之王,尽管看好的希望不大,但妈妈替爸爸走上了寻医问药之路。接下来的日子,南京、北京、苏州,等大城市的医院,他们几乎跑遍。

后来,妈妈托熟人来到了上海,并在那里住院治疗,从院长、主任、医生,几乎问遍,其结果不是摆手就是摇头,妈妈几天不吃不喝,身体明显消瘦,眼晴深陷了许多。虽然,病在爸爸身上,但她比爸爸焦急得多。

大霞二霞知道爸爸患重病的消息后,每天以泪洗面,她们实在不敢相信这个残酷的事实。爸爸呵护的场景,又闪现在眼前。每个周日,不论晴天阴天,刮风下雨,爸爸总是蹬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车后驮着一箱煤球,从县城往三十里地之外的家狂奔,每次回去,都会给她们带好吃的零食。

有一次,周一回城上班,妈妈先去学校了,大霞二霞拽着爸爸的衣角,哭着要跟着爸爸进城去。那时爷爷已七十多岁了,负责在家看管两个孙女。爷爷是个火爆脾气,一见两个孙女缠着爸爸,顺手检起地上的柳棍,大声喝斥道,快松手,不要耽误爸爸工作,他不上班咋给你们买好吃的好穿的。

两个女儿还是不肯松手,这时,爷爷真的火了,爸爸一见,马上把大霞二霞,抱上自行车,给爸爸打了个招呼,一前一后,带着两个女儿进了城里。

妈妈放学回家,见两个女儿不在家,就知道跟着爸爸进城了。于是她也骑车到了城里,当晚四口人住在一起。

大霞小学毕业后,爸爸就安排两个女儿转学县城。爸爸三天两头到学校,了解女儿学习情况,周日让妈妈过来,爸爸亲自给两个女儿讲写作。经过爸爸面对面,手把手的言传身教,两个女儿进步很快,后来跃居全班前十名。

有人说,癌症患者,多半是吓死的。爸爸当过兵,又做文化工作,什么苦都吃过,什么罪都受过,什么坎都跨过,对于胰腺癌,他早就有了思想准备。

为了不给妻子带来更大的压力,减轻女儿的烦恼,他表现的坚强,该吃的吃,该喝的喝,谈笑风声。尽管如此,妈妈还是四处奔波,寻找医治的偏方。她听说山东那边有一个聋哑老中医大叔,在当地小有名气。

那一天,天气阴沉,一场暴风雨马上来临。从家到聋大叔家里,足足有三十里路,两个女儿劝妈妈先不要冒这个险,两人争着要去。

妈妈说:“不行,你们马上就考高中了,不能误了学业,再说,聋大叔不认识你们俩个,为你爸求医要紧,就这样吧,我速去速回了!”

妈妈从聋大叔那里回来后,衣服全淋透了,病了一场。但病中的妈妈,勉强支撑着身体,按照聋大叔说的单方,用蛇胆、癞蛤蟆皮等,泡药酒服用,这样以毒攻毒的方式,说不定有一定疗效。

可爸爸不相信,说妈妈有病乱投医。爸爸平素是给很平和的人,自患了胰腺癌后,脾气大了,变得暴躁,动不动发火。

妈妈辛辛苦苦,泡的药酒双手递给爸爸,结果却被爸爸一甩胳膊打翻在地,并吼叫道:“你想药死我,是不是?”

妈妈的好心,被爸爸当成驴肝肺?伤心的妈妈自己打自己的脸,声嘶力竭地说:“我也不想活了,要死就一块死吧!”

两女儿知道后,批评了爸爸,劝了妈妈一夜,最后,爸爸知道错了,向妈妈赔礼道歉。

胰腺癌的后期,疼痛难忍,一开始,爸爸还能忍着,后来,疼得打滚,有时从床上翻到地下。病,疼在爸爸身上,痛在妈妈心上。妈妈不顾一切地闯进主治医生的办公室,双膝跪下求告,快给他打止痛针吧,他爸痛得撑不了了。

于是,每当爸爸疼痛难忍的时候,院方就给他注射杜冷丁,但频率越来越短,爸爸最后的日子,吃尽了苦头。

爸爸最终还是走了,为此,前前后后妈妈掉了十几斤肉,她瘦的不成样子了。两个女儿心疼妈妈,她们俩紧紧抱着她,眼含泪水,嗫嚅道,“爸爸走了,我们绝对不能再失去妈妈!”

十年过去了。大霞去了北京,二霞去了南京,都考取了名牌大学,找到了合适的工作,结婚生子,组建了幸福家庭。轮番着接妈妈进京,精心地照料妈妈的衣食冷暖,妈妈很是满足。

但妈妈不忘和爸爸当年的恩情,最终,她还是告别了女儿的家,回到了微山湖畔那个家。

在乡村的日子,也有好心的姐妹劝妈妈,人死了不能复生,再好的儿女,不如半路的夫妻,趁着自己才50多岁,赶紧找一个吧。妈妈听着也有道理,于是,有人给妈妈开始牵线搭桥。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当两个女儿知道妈妈要嫁人的事后,当即打来了电话,说妈妈背叛了爸爸,甚至用了最恶毒的语言攻击妈妈,说她是感情的“叛徒”。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叛徒,出自两女儿之口,妈妈特别伤心。但她也理解女儿们的良苦用心,因为,爱是自私的,她们失去了爸爸,不想让妈妈的爱,与他人分享。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