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着江行|师大•梦想起航的地方

作者:连着江行

我的母校--山西师范大学从1958年成立以来,走过了60年的里程,辗转变迁,经历了60年的风风雨雨,今天,迎来了60岁的生日。我们这拨曾经风华正茂,意气奋发的年轻帅哥靓妹,当年入校至今40载,也成了花甲之人。2018年9月15日山西师大体育系7808班,相约在临汾,共贺60年校庆,相聚在平阳,共庆入校40年,相逢在母校,共叙同学情怀。此时此刻,心潮涌动,激动万千,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过去的往事,历历在目,仿佛就在眼前,思绪不由的回到了40年前,回味、寻找昔日的记忆……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 (1978年考入山西师院体育系)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上图山西师院7808班全体同学,下图7808班男同学)

40年前的1977年底至1978年年初之时高中毕业后,已插队的我,春节之后初春的一天上午,在去孝义旧城的路上,碰见在孝义中学上学比我高几班,并且在恢复高考的1977年冬天已经被录取到山西师院体育系的几位学长。见面的当时心情很复杂,既羡慕他们,又自感失落,现在想想也说不出,当时为什么失落?可能是太过于羡慕他们了吧!见面时他们的第一句话就鼓励我今年一定要考上,我当时还嘴硬,说我要当兵,考不考无所谓。那时他们无语了,后来也没再多说就这样各自走开了,我转过身的那一刻,眼泪差点流出来。这一年的春季我确实参加了一次飞行滑翔员验兵,结果被淘汏了,这就是命,命运还是光顾了热爱体育的人。这一年秋季还是参加了高考,并且考上了,随着学长的脚步在1978年18岁的我也走进师院体育系的大门。因为我太爱体育了,12岁开始训练,1974年14岁就代表学校、联校参加比赛,没想到第一次代表孝义参加了吕梁地区的比赛,就获得了60米100米200米三项第一,更没想到代表吕梁参加了全省的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之后76年77年又两次参加全省中小学生运动会。记得1977年在阳泉体育场的开幕式上,当吕梁代表队迈着矫健的步伐走进体育场时,全场响起了来自英明领袖华主席家乡的吕梁代表队向我们走来…… 至今难以忘怀。在这里要感谢我的启萌教练、在孝义插队的北京知青--张延年老师,是他带我走进了体育的人生。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 (74年在大同比赛,上图最后一排左第五为本人)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上图76年在临汾比赛,第二排左二为本人)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上图77年在阳泉比赛,最后一排左三为本人。第二排左起第四人为我的启萌教练,北京知青张延年老师。▼下图比赛期间,大会组织参观大寨)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带着入学通知书,背着上学的行装,走进我们一直向往的学校--山西师范学院,那时,我们风华年少,意气单纯,分别来自不同地方,相聚在尧都平阳,四年的大学生活,让我收获了纯真的同学情,除了运动场(室外课)的刻苦训练、奋力拚搏和课堂上(室内课)求学上进,互帮互助,还有课堂之外的打闹,城墙边上的窃窃细语,更有我们的欢声笑语。还有那坐成一排吃着馍和窝窝头,喝着玉米面糊糊,还那么津津有味,有时男同学们以玉米面糊糊代酒,调皮得划拳喝令,来上两把,谁输谁喝,女同学们偶尔看一眼,也会偷偷地会心一笑,看着是那么的开心。曾经我们周末结伴而出,为看一场电影赶场跑遍临汾的所有影院,周日为解口馋结伴而行,外出吃碗香辣可口的羊肉泡馍、丸子汤。四年的大学生活,虽然只有四年的相处却给我们留下了太多太多值得回忆的时光。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 (排球场上)

是的, 一生中最难忘的是校园时光,而那里有着难忘的师生情怀,四年的大学生活,是老师们用全部的精力和智慧给予我们最好的教育。曾经,您激励我们奋力学习,您用渊搏的知识,启发我们的思维,您把所有的知识传授给我们。您用《体育理论》知识-- 告诉我们: 什么是体育?使我们懂的了体育的本质和属性。您用《运动生理学》知识--告诉我们肌纤维的分类,使我们懂的了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的关系。您用《运动解剖学》知识--告诉我们掌握运动规律,使我们懂锻炼身体的方法。您用《运动医学》知识--告诉我们学会防治运动创伤,使我们懂的了运动康复在运动中的作用。

您在无数次的室外课堂上,通过生动的语言讲解和直观的形体语言,揭示了体育运动的深刻内函,使我们更直观地了解和掌握了各个运动项目以及每个动作的细节、结构,动作顺序和动作要领。您传授的知识,够我们一生享有,终身受益。更难能可贵的是,四年的大学生活,不仅仅收获了学业,而且收获了老师谆谆教诲,让我们这些青春懵懂的年少学子,懂的了很多人生的道理,也更让我们学会了做人,这份恩师之情,永生不忘。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曾经异地同班人,寒窗四年平阳逢,今天在40年后回到母校,我们又一次相聚了,带着四年大学生活的记忆,回到我们曾经学习的地方,倍感亲切。现赋词一首 : “七八入学体八班,不知不觉四十年,曾经同窗情意深,校庆聚会一同欢”,以此表达一种心情。的确,四十年一晃而过,60年校庆我们再度相逢,让我们重返年少,依然青春焕发,有说不完的故事,道不完的情意,互唤着绰号而倍感亲切,顿时拉回到过去;寻找着同桌因为一生难忘;同住一个宿舍的同学相拥在昔日的窗前拍照留影,记录着四年的同舍情。运动场是我们始终忘不了的记忆,当年在土渣辅的运动场地上,我们奔跑(短跑跨栏中长跑),旋转(铅球铁饼和标枪),跳跃(跳远还有三级跳),腾空(跳高加上撑杆跳);我们在篮球场上运球突破三步上篮,一气哈成;在排球场上垫球传球扣球拦网,潇洒自如;在乒乓球台前,上旋下旋弧圈球,左推右挡反手抽杀;在羽毛球场地,快步上网反手吊球,快速后撤大力扣杀;棒球课上头戴防护帽,挥棒击球快速跑垒;在武术课上,压腿踢腿劈叉,刀枪棍剑;在露天体操场,单杠: 曲身上骑撑前空翻;双杠: 倒立180度转体挂臂前滚翻;跳马: 助跑--腾空--支撑推手--腾空--落地站稳;吊环: 抓环倒立支撑稳而不晃;平衡木,10厘米超长“长凳”别说站稳,看的都想往下掉,而我们的女同学站在上面做的各种动作是那么稳定、舒展、流畅、自如。四年来运动场上我们付出了,但也收获了。

如今,四十年过去了,原来的土渣场地换成降红色的塑胶跑道;篮球场,排球场等等一切设施都变样提升挡次了。曾经的食堂不见了,但我们还记的原来的样子,回想当年在简陋的食堂外面露天排队打饭,在天然的室外“餐厅”席地而坐,还吃的那么香甜。学校的整体变化,虽然让我们的视线还真的有些模糊,但对我们来说还是那么的熟悉,一号、二号宿舍楼,三合院,曾经是我们生活的地方,通往教室,运动场的路上留下了我们脚步,校园内的每个角落曾经留下了我们的身影,更留下了我们成长的足迹,校园的一切都铭记在心,都是完美的回忆。是的,无论校园风貌发生翻天复地的变化,但教书育人的宗旨始终没变。无论我们的外表再变,当年的帅哥靓女脸上的皱纹再多,但同学的情始终不变。就像一首《同学情》里的歌词 : “同学是无话不说的好姐妹,同学是情同手足的亲弟兄”,有道是 : “入学至今四十载,悄然不觉花白头,今日校园来相聚,共叙同窗四年情。曾经球场留足迹,昔日激情奔东西,如今皱纹脸上留,情深似海夕阳红”。悠悠四十载,浓浓同学情,我们期待再相会。

回味我们对母校的牵挂、崇敬,有说不完的话题,道不尽的感恩之心,品不完的同窗之情,在我们共忆当年美好时光之时,还有值得我们回味并深深烙印在我们心中的一种记忆是 : 1978年对我们来说是不寻常的一年,1977年恢复高考后的77级和78级两届大学生,不同年份参加高考,但同一年入学、同一年毕业,成了不同级不同届的同窗四年的同学,直至到1982年,77级和78级的两届学生在这一年当中先后毕业了。四十年来独具中国教育史上独特性的七七、七八级大学生是不可复制的群体,这是我们所经历过的,也可以说是古往没有过,今后不再有的记忆。

(写于2018年9月18日)

文 字 | 梁建新

图 片 | 来自同学们和本人拍照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 (庆典会场.网络截屏)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 (上图上 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参加庆典的历届学生 上图下7808班庆典后的留念)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 (我们的班主任)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 师魂(上图上)。嫂子也加入同学的行例(上图右下)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 上图签名(左),六十/四/四十(右上),庆典演出现场(右下)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 睢!帅气潇洒--不老,美丽可爱--没变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睢一睢,这拍照的技术真高啊!睢睢,我在哪儿?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 我老了吗?谁说老啦!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 靓女(上图上) 相拥在昔日的窗前,记录四年的同窗情(上图下)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 (上图)转眼已过四十年,不忘同窗情意深,三三两两围着坐,切切丝语把旧叙,回首四年情似海,来日方长再相聚。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 这位?哦,天津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的副院长(上图右)。这两位?那啥,帅哥靓女校庆完了就一起回家吧(上图左)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 羊肉泡馍、丸子汤是当年周日解馋的美食(上图)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 当年的跑道焕然一新(上图上),再相聚(上图下)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 离别之情,恋恋不舍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时光走远,记忆长存,岁月记录下精彩的瞬间,年华留住了美好的记忆。四年的大学生活是我们人生经历中的一个起点,也是闪闪发光的一个小段,它包含了汗水和收获,我很享受也很留恋这四年的美好生活……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 (当年在学校穿过的运动衣保存至今)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 (上下图当年的大学生活)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 (上图左那年4x100米接力,我跑的第一棒,跑了个第几名呀?上图右是在临汾地区运动会上当裁判吗?哦,记起来了我在终点当过记时裁判。上图右下1980年全学院环城赛我还跑了个第十八名。上图左下那是全系排球比赛给的小本本作为留念)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 (上图这是四年大学的部分笔记本,记录了部分所学课程的内容。下图是在校期间完成的毕业论文和各种论述性文稿手抄稿)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 (上图新降县古交中学实习赠言。实习期间我带队训练过的短跑队员送我的离别礼品---笔记本。下图实习教案一、二、三)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实习教案 一)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 (实习教案 二)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 (实习教案 三)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 (上图实习期间,制定的古交中学田径队短期训练计划)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 (孝义籍同学和校友)

更多人在读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