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玩游戏充值六千多元,妈妈要求退款!客服:家长8次帮过人脸识别

近日,全国政协委员白岩松因为一句话,把自己送上了热搜。在谈到“男性能否休产假”这一问题时,他说“中国将探索实施父母育儿假”,并希望这个回答能够上热搜。果不其然,这个话题一下子击中了很多家长的心,引发热议。

作为央视名嘴,白岩松一直特别关注家庭教育,呼吁社会各界给家长育儿提供支持。同时他也经常发表关于家庭教育的犀利评论,如“中国的教育,最值得吐槽的是家长”等等,直戳不少家庭的教育痛点。

而重庆余女士夫妇,就是这样一对“槽点”满满的家长。事情是这样的,余女士有个13岁的儿子小吴,因为平时读书没有和父母住在一起,今年寒假余女士就把儿子接到身边来。但万万没想到,儿子竟然趁着每天打健康卡的机会,玩游戏充值花掉了六千多元。

余女士说,他们一家以养菌菇为生,去年生意不好自己还在外头当清洁工挣钱补贴家用,辛辛苦苦攒下一万多块钱,没想到就这样被儿子花掉大半。一气之下,余女士操起扫帚就教训儿子,把扫帚都打断好几截。在得知儿子是玩游戏充值把钱花光之后,余女士找到媒体曝光,要求游戏公司退还充值的六千多元。

那么问题来了,现如今,腾讯游戏已经对未成年人实施“限玩、限充、宵禁”,并专门针对“孩子冒用家长身份信息绕过监管”的问题,扩大人脸识别技术应用范围。余女士的儿子是怎么“逃过”腾讯的层层监管呢?

随后腾讯客服查询发现,小吴充值的这个游戏账号不仅是成年人实名,在游戏过程中还探出过人脸识别,一共通过八次,全是成人刷脸。而小吴也坦白,是用他爸爸的身份证注册的游戏账号,而人脸识别刷的也是他爸的脸。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事情发展到这里,孰是孰非一目了然。余女士辛苦挣的血汗钱,就这么被儿子小吴拿去充值了,固然令人心痛。但这背后折射出的,其实是在小吴成长过程中,长期缺乏父母的正确引导和陪伴,才导致今天的这种局面。而游戏公司出台再多的保护措施,也禁不住家长的这番逆天操作。

而像余女士夫妇这样的家长,在中国其实并不在少数。“奇葩家长给客服打电话,要求让孩子玩游戏一直赢”、“13岁孩子在游戏充值1.4万元,家长希望挽回损失”、“孩子贷款给游戏充值,妈妈表示自己的孩子还小,希望游戏公司退钱”、“未成年游戏大额充值,家长要求退回全部费用:他还只是个孩子”……有关游戏充值的新闻层出不穷,难道真正有问题、背负更大责任的不是家长吗?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白岩松说,天天在家打麻将的父母是很难教会孩子读书的。在我们生活中,很多家长总是在抱怨孩子不够进步,然后把责任说成是社会问题、是教育问题,其实这种抱怨里面相当大的比例还藏着推卸自己责任的部分。平心而论,游戏平台应该把好未成年人保护关,但家长也要履行自己的职责,而不是一昧地甩锅给游戏。

事实上,近年来游戏作为文化产业重要的细分产业,已经成为每年两会热议的话题之一,今年也不例外。今年全国“两会”,未成年人网络游戏问题也成为讨论焦点之一,“建议网络游戏开启实名制人脸识别”等话题轮番冲上热搜。

作为游戏厂商之一的腾讯,已经开始在100多款手机游戏产品中进行人脸识别验证,充值过程中拒绝或认证失败的用户则无法充值。可见,一直以来游戏厂商都在积极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守护未成年人的健康。那么家长是不是也要长点心,对自己的孩子多上点心,而不是出了问题就只会甩锅给游戏,把自己撇得一干二净呢?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