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家长有好消息,中小学教师纷纷叹气,家长赞成,学生喜迎春天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孩子的教育也越来越受到家长的重视,很多家庭的教育支出都要占到全年总支出的三分之一以上。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投资教育已经成为大多数家长的普遍共识。

然而,随着中考、高考竞争压力的逐渐增大,家长对中小学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而导致这些中小学校对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最终演变成学生课业压力逐渐增大。久而久之,中小学老师与学生家长之间的“职权”划分就成为一个大问题,因为学生课业负担的加重已经延伸到了学生家长身上

中小学老师与学生家长的矛盾根源

由于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很多家长都认为教育是学校和老师的事,自己花钱将孩子送去学校读书,目前就是为了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

从老师的角度来说,他们认为教育不应该只是学校的事,学生家长也应该参与其中,并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于是,各种“家长群”如雨后春笋般涌出。有了“家长群”以后,老师就可以安排学生家长辅导以及检查孩子的作业。

于是,老师与学生家长之间的矛盾就逐渐显现了。很多老师为了方便,直接在“家长群”里布置作业,而且还让学生家长监督检查学生的作业,更有甚还要按时在“家长群”里接龙回复自己的孩子是否已经完成作业

这对于全职父母来说还算可以,但很多学生父母白天都忙于生计,到了晚上很难再有精力指导监督孩子的作业。前段时间在网上传得沸沸扬扬的学生家长愤然退出“家长群”事件,其实就是当下中小学教育中老师与家长矛盾的一个缩影。

学生家长有好消息

去年,一则“学生家长微信群吐槽”的视频在网上火得一塌糊涂,内容是:一位学生家长直接在“家长群”中抱怨老师天天都布置改作业的任务,他认为如果孩子的作业得天天由家长监督批改,那还要老师做什么!

这条视频传到网上后不久就引起了无数家长的共鸣,由此可见,许多家长都已经深受家长群的“荼毒”。对此,教育部便针对性出台了新规定:禁止老师通过社交软件来让家长批改作业,禁止老师通过任何形式给家长布置作业。

对于这项新规定,很多学生家长都举双手赞成,但很多中小学教师却接连叹气。

学生家长双手赞成

这条通知一经发布就得到无数家长的拍手叫好。确实,家长出钱把孩子交由学校管理就是为了要让孩子得到系统专业的教育和管理。如果什么事情都让家长做,那将孩子送去学校由老师来教导的初衷就变了。

其次,学生家长都是有工作的,并不是所有家长都可以按时下午六点下班。有不少家长可能得忙到晚上九点、十点甚至凌晨,孩子本来就要由其他长辈照看或保姆接送回家里。此时,过多的任务只会让家长感到疲惫不堪。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学生喜迎春天

现在的学生学习压力真不小,有的孩子在学校就要完成大量的学习任务,到了家里还得完成老师布置的大量作业。很多时候,孩子都要学习到晚上10点、11点才能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义务教育阶段,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此时让孩子因为过度的学习压力而长期晚睡早起,只会影响到孩子的健康成长,对孩子的身心发育不利。所以,教育部明确,小学作业应在校园内完成,初中生作业负担不得过大。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公办学校开始给予“延迟服务”

去年,深圳一所公办小学率先开展“延迟服务”。所谓“延迟服务”,就是指学生放学后延长在校时间,并利用这段时间完成课堂作业或专门留下不懂的问题来问老师,而学校也会安排值班老师,在此期间留校照看学生、帮助学生解决困难。

这样一来,既缓解了家长因为下班时间晚而出现“接送难”的情况,也能让孩子更高效地完成作业。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老师对学生的惩罚要“有度”,不可出现言语辱骂

除此之外,教育部还明确规定:教师对于学生的惩罚要掌握一个“度”,惩罚时一定不能出现言语辱骂的现象。作为老师应该要有耐心、有责任心和有师德,并非不能惩罚学生,而是要在一个合理的框架内执行,一个让家长和学生都可以接受的“度”。

01中小学老师有苦难言

当通知发布以后,很多中小学老师都暗自叫苦,这项举措虽然减轻了学生家长的负担,却也大大增加了老师的压力。“延迟服务”虽然可以让家长感到满意,但也让老师额外付出了更多的时间。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对此,很多中小学老师表示,自己也有家庭,放学后,老师也需要照顾自己的孩子。如果延迟服务真的全面开展,而且家长完全不参与到作业监督和批改任务中来,老师的任务和工作量必然会大大增加。

02学生家长十分欢喜

站在家长的角度来看,学校的新政策自然是极好的。这样一来,家长完全不需要参与到孩子日常作业批改任务中去,而且还不用过多考虑学生的放学接送问题。当延迟服务开启,孩子真正离校的时间也就与家长下班时间相吻合了。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针对“老师惩罚学生要有度”这一点,许多人持不同意见

近几年来,教师管教学生的不当行为总是上热搜,其中有不少是“孩子过于顽皮淘气,老师气不过就轻微体罚了一下学生,结果却惹祸上身”的新闻。对此,部分通情达理的学生家长表示,如果不给予教师足够的惩罚权限,孩子哪儿管教得住?

但也有人认为,现在时代在发展,教师的管教行为也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进步。这部分人认为,老师可以管教但一定不能动手。如果孩子实在是顽皮,那就直接叫家长来管教。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面对义务阶段孩子的日常教育,家长要注意哪些问题

很多家长,受制于时间和文化水平,在孩子作业指导等方面确实帮不到什么忙,但在为人、品德、礼仪道德等方面,家长应该成为孩子的榜样。

所以,家长可以不那么注重孩子的作业完成情况、上一次考试的分数,但一定要格外注重日常给予孩子的礼仪道德教导。家长自己成为榜样、多教导孩子的为人,比老师在课堂上一次又一次地强调要做一个有品德的孩子有效得多。

写在最后

禁止让学生家长批改作业,对于学生家长而言肯定是一件好事儿,但对于老师而言却是一件比较“不开心”的事情。其实,这里面本身没有对错,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都希望学生成绩能够更好,因此学生家长因为修改作业,而与老师站在对立面完全没有必要。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问题的根源在于中小学教育的竞争程度在逐渐加大,学校追求升学率,老师追求业绩,而学生家长从小学阶段就开始追求名校,这其中的矛盾又有谁说得清呢?

今日话题:你认为本次教育部通知中的“延迟服务”政策好吗?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