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笔:邵菲
编辑:刘一之
定稿:苏子后
现在生活方式丰富多样,不少人都有熬夜的习惯,尤其是孕妈,夜生活的诱惑,身体的不适,更是让她们熬着最晚的夜,但是产科医生提醒,宝宝的昼夜规律在腹中就已经形成,如果孕妈长期熬夜,可能对母子都留下健康隐患。
案例
幸孕姐前两天凌晨两点钟被窗外的吵声惊醒,之后怎么都睡不着,就拿起手机刷起了朋友圈,发现就在五分钟之前,前同事楠楠刚分享了一首歌,如果幸孕姐没记错的话,楠楠现在可是怀孕9个月的孕妈了。
于是,幸孕姐赶紧给楠楠发微信:“你都快要生了,别熬夜了,吵着小家伙睡觉呢!”
楠楠却不以为然:“小家伙在肚子里能懂啥呢,他分不清时间的,偶尔熬熬夜没事儿的。”
幸孕姐只能无奈的向她普及道:“谁说胎宝分不清时间的,到了33周以后,他们就能感知到昼夜的差异了,你大晚上的不睡觉,宝宝也得跟着熬夜。”
此时楠楠才恍然大悟,不好意思的说:“怪不得呢,这两天宝宝确实在12点钟之后还在动,看来是我吵着他睡觉了,嘿嘿。”
宝宝什么时候开始有昼夜意识
不少人认为,宝宝一天都在睡觉,加之与外界隔着一层肚皮,又看不见外面,哪能分清楚白天和黑夜呢?
但其实,宝宝视觉系统发育是循序渐进的,虽然在发育成熟之后也无法清楚地看到外界的光线,但却有清晰的感知能力。
1、活动时间
虽然孕妈普遍到了孕16周才感知到胎动,但其实宝宝最初的活动从孕6周就开始了,只是因为他们个子太小,力气不大,所以无法被孕妈察觉到而已。
2、视觉形成时间
胎宝神经管发育在孕早期就开始了,这也是发育最至关重要的阶段,不过,视觉发育成熟需要一定的时间,通常,需等到孕22-25周左右,宝宝才能微微睁开眼睛,并练习眨眼的动作。
不过,此时他们眨眼的次数非常有限,绝大多数时间都是闭着眼睛的,即便睁开眼睛,他们的视力发育还未成熟,加之受宫内昏暗环境的影响,只能看到微乎其微的东西而已。
3、昼夜意识初显
等到胎宝发育到了33周左右,他们的视觉发育已经趋近成熟,此时可以熟练地睁眼、闭眼,能看清楚眼前较近的物体,能清晰感知外界光线的变化(光具有穿透力,能透过肚皮和羊水被宝宝感知到),并具备了分清白天还是黑夜的能力。
由此可见,到了孕33周之后,孕妈一定不能再熬夜了,否则将会严重影响宝宝休息。
胎宝形成昼夜意识,孕妈应早于此时间睡觉
晚上9点,最晚不要超过11点。
如果孕妈能够一个健康的作息,早睡早起,那么腹中胎宝也能逐渐形成规律的睡眠习惯,能让它们发育得又快又好。
另外,在怀孕期间,胎儿其实是能够感知到母体的压力以及精神状态的,如果孕妈睡得好,其实能够帮助自己解压,这从某种程度上也能让宝宝变得开心。
尤其是本身体质差、肠胃虚弱的孕妈,在怀孕时除了注意饮食之外,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也是非常重要的。
而专家建议,整个孕期孕妈都不宜熬夜,如果长期晚于23:00睡觉,将会为自身及胎儿留下三大隐患。
1、影响孕妇情绪
夜间是孕妈身体机能修复,身体激素分泌的关键时期,此时如果熬夜不睡觉,身体将处于超负荷状态,使得身体过多劳累,内分泌紊乱。
而这些生理的异常变化,将会导致心理也出现波动,易引发焦虑、暴躁的负面情绪,长期如此,对孕妈及宝宝的健康都极为不利。
2、影响宝宝视觉发育
宝宝从孕22周左右就具备了基础的视觉能力,在此前后是视觉发育的关键期。
而在视觉刚刚形成的时候,对光线非常敏感,如果孕妈长期熬夜,宝宝势必会一直处于光线环境之下,久而久之,就易对视觉发育造成损伤,严重可导致视力障碍。
3、影响宝宝好性格养成
从胎宝的生长发育进程来看,早在孕16周时,其听力就已经初步发育,而在19周时就具备视力,孕33周时能分清昼夜。
如果孕妈此时还开着灯熬夜刷剧,将会严重影响到宝宝的睡眠,长此以往,宝宝的脾气容易变差,性格易变得暴躁易怒,出生之后成为一个“恶魔宝宝”。
【幸孕说】
无论是因为什么原因,孕妈一定要在23:00之前就关灯上床睡觉,让宝宝养出好身体的同时,还能养成好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