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睡几小时放下马上醒,5个问题了解“落地醒”,附正确应对方法

文丨京妈说,原创内容。

前阵子写了一篇“落地醒”主题的文章,下面不少妈妈留言有“同款宝宝”:

@哎哟印宝儿:我家宝宝每次睡觉是真的磨人,抱着一会儿睡着了,也能放下去,就是没几分钟就醒!!!还有,要么抱着睡,要么奶睡,想让她自己在床上睡着比登天还难。

@一颗星7862:基本就是哄睡一小时,往床上放,成功放下的话睡一个小时,第三个小时接不上觉又得抱起来哄……循环往复~此刻正在经历第三个小时。

也有妈妈私信问:落地醒什么时候才能轻松点啊?

关于小宝宝的睡眠,已经把初为人母的妈妈们快折磨的崩溃了。

斗智斗勇真是从一出生就开始了,还有个妈妈留言说:我家的56天,萝卜蹲,左右摇,抱着转,得走完这一套程序才会睡……

看着这些评论,深深感触妈妈们太难了!

接下来,就评论区的留言来说说关于“落地醒”妈妈最关心的几个问题。

问题一:“落地醒”的宝宝有哪些表现?‍

其实,如字面意思,就是当抱着宝宝睡着后,准备把宝宝放床上睡,当宝宝挨床、离开妈妈怀抱的瞬间,宝宝醒来。

可能会直接睁眼,也可能是来回扭头、手脚乱动、哼唧,甚至大哭等。

问题二:同一个世界,同一款宝宝,为什么小宝宝都会“落地醒”?‍

家长们都觉得“人类幼崽是神奇的生物”!很多表现都琢磨不透。

其实宝宝出现“落地醒”,也是有因可究的,主要是下面几个:

睡眠环境发生了变化:

之前是妈妈温暖的子宫里,被紧紧包裹且充满持续“嘘”声的环境,蜷缩着睡觉;

出生后,空间变大,没之前那么温暖了,也没了熟悉的“嘘”声,还可能经常被各种摇晃,没了“被包裹”,也无法继续蜷缩着了……

所以,宝宝会不适应,喜欢被“抱睡”,找回似曾相识的感觉,让宝宝感觉更踏实。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身体发育不完全

主要是前庭功能的发育,它在身体里主要起平衡的作用。

出生后不久的婴儿,由于前庭功能发育不全,无法平衡自己身体,当睡熟的宝宝被放下的瞬间,头先沾床,身体处于不平衡状态,它就会给宝宝发出“安全提醒”的警报,导致宝宝醒来。

惊跳反射

这是原始反射的一种,也是宝宝的一种“自我保护”。

把宝宝从怀里放在床上的瞬间,会给宝宝“突然失去支撑”的感觉,被惊吓到而醒来。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肌肉紧张

出生后的宝宝,医生会查肌张力,宝宝出生后,都会有不同程度的肌肉紧张。

而适应新环境需要一段时间,新生宝宝的自我调整能力又比较差,在大人怀里时更容易放松下来,而被放下后宝宝的“舒适感”消失,会变得全身紧张起来,而醒来。

而且这种紧张状态下,宝宝也会睡不踏实,频繁醒来。

大人放下宝宝时的抱姿不合适

比如常见的:大人一手托着宝宝的头颈部,一手托着宝宝腰臀部。

那托着腰臀部那只手的放下动作容易刺激宝宝脊柱,激发原始反射而醒来。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问题三:落地醒什么时候才能轻松点?‍

落地醒多发生在小月龄宝宝身上,俗话说“一月睡二月闹”,一般满月后开始,2-5个月阶段最常见,到6个月虽然也还可能出现,但概率就没那么高了。

当然,不同宝宝存在个体差异,大致有这样的规律。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问题四:如何应对宝宝“落地醒”?‍

前面也分析了,宝宝出现这种情况是和“生理发育”有关,也是宝宝成长都会经历的阶段。

那想要改善,可以对应的采取一些外界辅助小措施。

给宝宝建立安全感。

比如裹襁褓或用睡袋,给宝宝营造“被包裹”的温暖环境,这种方法也有助减少惊跳反射的出现。

还可以哄睡时给宝宝听白噪音(很多软件上都能搜出来)。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适当帮宝宝做内耳前庭训练。

比如 毛巾秋千,也就是找块大毛巾或浴巾,把宝宝放里面,两个大人缓缓左右晃悠;

还可以让宝宝 趴瑜伽球,不过大人要扶着,确保宝宝安全,顺时针、逆时针方向缓慢转圈。

放下的方法要正确。

主要指的是放下的“动作”和“时机”。

动作:放下时大人俯身把宝宝床中间,放下顺序是:双脚-屁股-腰背-头部。

在放下过程中,抽离出来的双手轻轻压着宝宝的胳膊,脸贴着宝宝的脸,并观察宝宝是否被惊醒,一切都正常,再轻轻的缓慢离开。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时机:小宝宝睡眠周期不同于大人,深浅睡眠交替出现,并且时间较短。

当宝宝被放下时,若刚好是浅睡眠状态就容易醒来,若刚好是深睡眠状态就不易醒来。

因此,大人可以选宝宝“深睡眠状态”时放下。

PS:判断宝宝是否处于“深睡眠状态”的方法:

差不多是睡着20分钟后,宝宝呼吸均匀、眼睛不动来动去、四肢放松、小手是张开状态,这时放下就不容易醒来。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问题五:“落地醒”的宝宝,一直抱着睡行不行?‍

不建议。

长期抱睡,大人不仅不能去做其他事情,而且也腰酸背痛的太累了。

对于宝宝来说,也不利于发育,小宝宝脊柱还没完全发育好,总抱着可能导致脊柱侧弯。

抱着时形成一个“束缚”状态,宝宝肢体活动少,也不利于感知发育。

更重要的是,不利于养成良好睡眠的习惯。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对于一岁内的宝宝来说,不同月龄段都会遇到不同的睡眠问题。

前面是关于“落地醒”的5个常见问题,你家宝宝这种情况严重吗,你是怎么做的呢?或是你家宝宝还有哪些睡眠问题,也欢迎讨论。

标签: 宝宝 睡眠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