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班倒带娃”盛行,孩子有人看,老人与子女职责分明、互不干涉

文/孕妈咪育儿经(原创丨欢迎转载分享)

中国有娃家庭存在一个普遍的现象,就是年轻人上班赚钱,老人成了带娃的主力。但老人的生活观念、育儿观念又会与年轻人发生冲突,很容易引发家庭矛盾,导致老人与年轻人的关系处于“冰火两重天”的状态。

现在有种带娃叫“轮班倒”,老人与子女职责分明、互不干涉,在这种新型带娃模式下,老人既能帮助子女解忧,又形成一种互不干扰的融洽关系,让很多家庭受益。

老人帮子女带娃,实行“轮班倒”——孩子有人照顾,两代人之间互不打扰

刘青是一名高中老师,退休两年了。闲暇之际,她和老公就在家种种花、喝喝茶、看看书,有时还会出去旅游,日子过得安然、惬意。

女儿生了孩子后,刘青考虑到女儿的实际情况,请保姆不太现实,小两口的经济压力太大,而且孩子出生后的花销也很大,都需要用钱。但是,自己年纪大了,照顾孩子的精力不够,体力也跟不上。

刘青想了个折中的办法,她和女儿商量,每个周一到周五的白天,女儿上班,她和老伴帮女儿带孩子。等到女儿下班,她和老伴帮女儿做好饭,就回家休息,女儿自己带孩子。周末和节假日,也是女儿自己带孩子,她和老伴休息。

对于这种“轮班倒”的带娃方式,女儿觉得合情合理,解决了自己带娃和工作无法兼顾的烦恼,于是举双手表示赞同。

毕竟,老人年纪大了,纵然有带娃的心思,却没了带娃的精力。一些老人为了帮助子女带娃,精力和体力都达不到,真的很累。但有的子女并不理解老人的辛苦,甚至还会引发各种矛盾,让子女对老人心生怨言,使不少老人身心俱疲,真的是苦不堪言。

当下流行的“轮班倒”带娃方式,优势明显,值得很多家庭借鉴

“轮班倒”的带娃方式成了一种带娃新潮流,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在这种带娃方式下,年轻人可以抽出身来返回工作岗位,而孩子有老人日常看护,解决了子女的燃眉之急,自己也不会太累。

(1)缓解了子女的带娃压力

对于大多数年轻人来说,请保姆费用太高,并不现实。

孩子出生后,各项开支增加,更需要多一份收入保障,父母要工作赚钱养家,才能确保孩子和家庭的日常开支需要。

采取“轮班倒”带娃的方式,年轻人白天上班,下班回家接替老人,可以切实解决年轻人想上班、孩子却没人带的实际难题,确实是比较合理的选择。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2)老人可以享受天伦之乐

很多老人希望子女早点结婚,可以早点抱上孙子、孙女。

但孩子出生后,老人年纪大了,可能并没有多少精力照顾孩子。即使勉强接过照顾孩子的“重担”,可能体力上也吃不消,就会特别累。

在“轮班倒”带娃模式下,老人既帮助子女带娃了,也享受了天伦之乐,在子女下班后,还可以好好休息。

(3)老人可以休息,不会太累

老人以“轮班倒”的模式带娃,子女下班后,就可以回自己的家休息,身心会得到放松。即使第二天仍然带娃,但体力和精神上都得到了恢复,就不会感觉到太累,能够保持比较好的状态。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4)避开了与子女的矛盾焦点

老人和子女“轮班倒”带娃,老人在子女下班后就回了自己的家,与子女相处的时间并不长,就避开了与子女的一些矛盾焦点,关系会更为和谐,亲子感情会更好。

子女对老人也会心存感恩,不会有太多的怨言。老人也会理解子女的不易,对子女多一些包容。

(5)双方互不干扰,空间自由

老人白天带娃,子女回家后,将孩子交给子女,就相当于完成了工作的交接,老人会比较放松。而且老子与子女互不干扰,不干涉对方的生活,空间相对自由,生活起来也比较愉快。

带娃对老人来说,也不是太大的负担,反而会满怀期待,每天像上班一样去迎接孙子、孙女,老人的心情也会格外美丽。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育儿寄语:

在一些人的眼里,可能会将老人带娃看作是理所当然,无法理解“轮班倒”带娃的做法。但不可否认,老人与子女之间必然会存在生活观念、育儿观念上的差异,若是长期近距离接触,不分你我,没有独立空间,一些矛盾就无法避免。

“轮班倒”带娃之所以这么受欢迎,就在于这种带娃模式,尊重了老人和年轻人的空间自由,互不干扰,合作共赢,才是最好的生活状态。

PS:本文配图来自网络,和内容无关,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标签: 带娃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