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资源下沉 借力补齐短板

全市新(改、扩)建幼儿园不少于19所,补齐基础教育短板,推动优质教育资源下沉……近日,清远召开2021年全市教育工作会议,对年度重点任务进行部署安排。

学位供给、乡村教育振兴、教育公平等成为今年清远教育工作的关键词。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清远制定了《清远市教育局2021年重点工作任务清单》,将重点工作梳理为50个项目,以项目管理的形式推进各项教育重点工作落地落实;同时,提出《清远市教育质量提升发展十大行动计划》(2021—2025年),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

站在新的起点,清远全力推动义务教育从“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跨越,办好家门口的教育,不断提升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南方日报记者 苏晨

促进教育公平

推动优质教育资源下沉乡镇

“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对农村教育发展提出的新要求。

2021年清远市教育大会提出要聚焦六个方面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其中,“聚焦农村教育振兴,促进城乡教育协同发展”摆在首位。

作为粤北山区城市,清远持续探索破解教育发展中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去年9月印发《清远市乡村教育振兴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围绕改善乡村学校办学条件、提升教师待遇及专业化水平、加强乡村教育信息化建设等方面提出目标和举措。

具体包括开展新一轮农村义务教育布局调整,不断提高乡村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水平;在业务培训、职称评聘、表彰奖励等方面向乡村教师倾斜,探索以城带乡开展集体教研;利用远程直播、同步课堂等方式,帮助农村薄弱学校“开齐课、开足课、开好课”。

围绕目标任务,清远正压紧压实责任,推动措施落实落细。《清远市教育局2021年重点工作任务项目清单》提出,要根据《清远市乡村教育振兴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列出任务清单,细化分工,由各科室根据任务清单指导各县(市、区)做好推进工作。确保到年底,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发展目标基本实现,县域内乡村学校办学总体水平基本达到城内学校的85%以上。

除了强化自身建设、加强创新探索外,近年来清远不断借力广清教育对口帮扶,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向乡镇学校转移。

今年1月,广清对口帮扶指挥部联合清远市教育局制定《广清教育帮扶“校镇结对”教师跟岗学习实施方案》,计划5年内从清远乡镇学校选拔500名中青年优秀骨干教师分批到广州市跟岗学习,每批一学期,深度培养业务能力。目前首批57名“种子教师”从2021年春季学期开始,已分派至广州市38所优质学校跟岗学习。

“我一定抓住这次跟岗学习的机会,努力提升自己,把广州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带回学校、带回基层,为清远的乡村振兴和社会发展贡献力量!”作为首批跟岗教师,英德市桥头镇中心小学教师吴华段这样承诺。

增加学位供给

义务教育新增学位不少于1万个

学位问题牵动着市民的心。2021年清远市教育工作会议为学位供给定下硬指标:全市新(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不少于13所,新增学位不少于1万个;新(改、扩)建幼儿园不少于19所,新增公办学位不少于5000个。并确保全市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保持50%以上,公办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保持80%以上。

近年来,清远不断增加市区的优质学位,推动中心城区进行规划的学校尽快落地建设,并通过改扩建的方式挖掘内部潜力,进一步提高学位供给能力。继去年秋季飞来湖小学正式投入使用之后,今年9月秋季学期,清远将迎来3所公办新校,合计将新增4200多个学位。

新增的3所学校均位于清城区中心区域,分别是清飞小学(暂定名)、新城小学(暂定名)和清城区第四幼儿园(暂定名)。其中,清飞小学和新城小学今年秋季学期只招收一年级新生。此外,清城区松岗中学和清远市新北江小学教学楼改扩建项目也将于8月完工,9月投入使用,预计分别新增公办初中学位2000个、公办小学学位1080个。

值得一提的是,清远还计划引进一批名校来清办学。在这份进驻名单上,包括北师大项目、光正教育集团项目、斯坦福启天项目以及广大附中美林湖项目。

与省内品牌名校联合办学,不仅能满足市民对优质学位的需求,促进教育扩容提质,也能增强对人才的吸引力。近年来清远陆续引进广铁一中(万科城)外国语学校、华师附属清城小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附设清远外国语学校,以及华南师范大学附属清远高新学校,不断创新教育办学模式,促进中心城区教育扩容提质。

除了增加学位、联合办学,清远也在盘优学位方面进行了创新探索。例如,推动中心城区的义务教育学校进行集团化办学,进一步发挥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引领作用,帮助不同层面的学校提升校园管理水平、完善课程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抓好素质教育

多措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翻看《清远市教育局2021年重点工作任务项目清单》,不难发现清远正围绕素质教育下功夫,更加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文件明确,要加强学生劳动教育和研学旅行工作,创建30所市级“劳动教育特色学校”,评选30个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基地建设单位”。

3月初,省教育厅公布了广东省中小学劳动教育特色学校名单,清远4所学校上榜。为进一步发挥特色学校的示范引领作用,清远将研究制定《清远市中小学劳动教育特色学校创建标准》,创建30所市级“劳动教育特色学校”,提高全市学校劳动教育整体质量。

与此同时,研学旅行的风潮也在清远掀起。去年出台的《清远市关于推进中小学研学旅行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拟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除了评选“研学旅行基地建设单位”,清远还将深入开展学生研学旅行“七个一”(活动课程、研学基地、精品线路、服务机构、师资队伍、示范学校、工作机制)建设工作,探索形成中小学生广泛参与、组织管理规范有序、安全责任落实到位、文化氛围健康向上的研学旅行发展体系。

为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今年清远将推进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落地实施,谋划出台初中音乐、美术、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办法,推进清远市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等科目学业水平考试改革工作,并在全市20所基地学校开展全科美育教育教学实验工作。

同时,坚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搭建教师专业成长平台,建设广东省基础教育教研基地,指导省市级“三名”工作室的建设,加大学科教研中心组培训力度;实行课题、赛事和项目结合的教师专业发展路径,指导省市级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与成果培育;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教研、科研能力和信息技术水平。

此外,清远还将继续擦亮职业教育这张名片。一方面,推进中职学校建设,新建、扩建一批职校,力争3所中职学校被纳入省高水平建设学校;另一方面,围绕全面推行现代学徒制不断发力,建设一批现代学徒制标准,确保现代学徒制培养规模稳定增长,推动现代学徒制试点通过教育部验收,以职业教育服务大湾区,助力清远加快入珠融湾步伐。

■一线实践

全科美育走出

山区特色教育路

木板、石头、瓦片、竹壳……这些农村随处可见的资源,在清远市清新区石潭镇的孩子们手中,变废为宝成了一件件创意独特的美术作品。

石潭镇是一个典型的石灰岩山区镇,全镇共18所中小学,在校学生约5000人。近年来,该镇中小学大力推行美育教育,以美育促进德育、智育、体育,围绕“特色项目”“学科融合”“校园文化”三方面开展探索,因地制宜走一条山区特色教育之路。

各所学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利用乡土资源开展美育教育,并在创作中加入民间故事、传统文化,引导学生爱上艺术、爱上家乡。例如,石潭镇第二小学的同学们在老师指导下,以纸、塑料瓶、编织竹篮等为媒介,用毛线、丙烯等材料大胆创作,创作题材既有别具本土特色的舞龙舞狮,也有梵高笔下灿烂的麦田与向日葵。

“现在美育一年比一年好,为我们探索全科美育打下基础。”石潭镇中心小学校长邓国生说,该校正重点探索艺术教育与文化学科教育的深度融合,在语数英等文化学科教学中广泛融入音乐、美术、舞蹈等美育元素,实现文化课和美育双赢。同时,该校还着力在校园环境文化建设中进行美育渗透,进一步陶冶学生情操,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2020年清远正式启动农村学校全科美育教育教学实验工作,在全市8个县(市、区)选定8个实验镇和20所基地学校。旨在通过教师培训、教材编写、校园建设和课题研究等活动,从根本上破解清远农村学校艺术教育专业教师短缺的难题,开足开齐开好学校美育课。

《清远市教育局2021年重点工作任务项目清单》提出,要严格落实学校体育、美育课程开设刚性要求,开展全科美育教育教学实验工作,并力争取得初步成效。未来,清远还将在取得前期经验的基础上,把全科美育教育教学模式向非实验镇、非实验基地学校推广。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