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年后终于等到他翻红:这个睡猪圈的男人,身价不止55万!

最近,热搜上出现了一个人物——刘秀祥

没听过他故事的人,都会有一个大大的疑问:“他是谁?”

知道他故事的人,大概都会想起,2008年新闻报道的刘秀祥“千里背疯母上大学”的事迹。

前两天,这个名字再次出现在我们的面前:

#背母亲上学刘秀祥后续#、#背娘上大学小伙回应曾拒绝55万年薪#

这样的消息在娱乐圈“发现新孩子”、“顶流恋爱瓜”的热搜下实在是不起眼,但却是在角落里,闪烁着细微的光芒。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这个名叫刘秀祥的人,13年前,他是“千里背母上学”的瘦弱少年,和母亲住在别人用来养牲口的棚子里,透风漏雨,可求学的信念从来没有变过。

如今,他回到大山里,用一名教师的赤子之心,帮助上千名贫困学子圆了自己的大学梦。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他的事迹被传到b站,数万年轻人说他是吾辈楷模。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有人评论他:“他曾在井底仰望过星空,现在他甘愿成为井中的梯子。”

有人赞叹他:“有些人走在黑暗中,却成为了别人的光。”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带着母亲边打工边上学

1988年,刘秀祥出生在贵州省望谟县一个异常贫困的小山村里。

本就贫困的家庭,在刘秀祥四岁的时候,因为父亲的病故,使这个家庭雪上加霜。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刘秀祥家的老房子

母亲因为父亲去世,精神受到重创,患上间歇性精神病。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遍地英雄》

好在还有哥哥姐姐,一起种菜放牛,勉强维持生活。然而好景不长,哥哥姐姐因不堪忍受窘迫的生活,相继离家出走,一去不返。

随着哥哥姐姐的离去,家里只剩下十一岁的刘秀祥和生病的母亲。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遍地英雄》

生活的重担一下子落在刘秀祥稚嫩的肩膀上。

砍柴、刨地,照顾母亲,靠着国家救济粮和种菜,维持母子二人的生活。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面对面》

当时的他没有钱读书,是老师帮他垫付,并对他说,「你来读书就好。」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面对面》

也就是这么一句话,让他坚定了读书的信念。

小学毕业的时候,刘秀祥以全县第三的成绩考上了县重点中学,但无力承担学费的他,选择了一所免学费的民办中学。

然而,离家去上学,完全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的母亲怎么办?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面对面》

刘秀祥决定带着母亲一起去读书,即使带着她知道自己面临的是什么,他也绝不会留下母亲一个人。

他跪在父亲的坟前发誓:

“我一定要把妈妈的病治好,给妈妈一个温暖的家,如果我混不成人样,我绝不回来。”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遍地英雄》

来到县城,没有住的地方,就在学校旁边用稻草搭了一个棚子。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恶劣的居住环境

所有的经济来源大多都是靠捡废品,或者去工地,搬砖头、抬水泥、和泥浆,每周20元,也能维持生活。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顺利考上上高中之后,为了赚够学费,刘秀祥就去工地打工,白天晚上两个班干,有一次因为太累,从100米高的架子跌落下去,幸好安全网足够结实。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面对面》

拿着赚到的1000多块钱,他又继续带着母亲求学,没有地方住,就200元租了一个曾经养牲口的四处通风的屋子。

面对这样的处境,他依然笑着说:“习惯了。”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面对面》

没有怨天尤人,没有抱怨命运的不公,但,唯一觉得亏欠的人是自己的母亲,难过没让母亲吃上一顿像样的年夜饭。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面对面》

高中课业繁忙,刘秀祥只有等到十点半、十一点之后,才能出去捡废品,有时甚至忙到早上四五点,然后洗把脸就继续去上课。

长期熬夜加上营养不良,刘秀祥很快累倒了,有一次甚至躺了一个星期。

高考时又遭逢重感冒,带病参加高考的他失误了,意外落榜。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遍地英雄》

无论这一路走来如何,他始终坚信一个念头:读书能改变命运!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但这个结果,让他第一次觉得上天的不公,他甚至想到过自杀。

《面对面》

他尝试着找让自己可以活下去的动力,但回头看人生,居然全都是苦难。

百般绝望的他看到了自己当初写的一段话:

“当你抱怨你没有鞋穿时,你回头一看,发现别人竟然没有脚。”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央视《面对面》

他顿时释然了,比起孤儿,自己幸运很多,至少还有一个妈妈,有妈妈在,就有家,就有牵挂。

他决定复读一年,再次参加高考。学校不收留,他就一所一所的找过去,最后给曾经拒绝过他四次的校长下跪。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面对面》

那一跪是他最后的希望,如果再次被拒绝的话,他可能真的要离开了。

最终校长被打动了,答应了他。

2008年,他终于如愿以偿顺利考入了当时的临沂师范学院。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拒绝55万年薪回乡教书育人

终于考上大学的他很开心,然而,一年三千多的学杂费,又成了“拦路虎”。

但无论如何他一定要上大学。只要能够上学,学校开出什么样的条件,他都可以答应。

为了凑够路费,开学前,刘秀祥不分昼夜的拼命打工赚钱,一天干十八个小时,之后,就带着母亲踏上北上的列车。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遍地英雄》

此时,孝子刘秀祥“千里背母上大学”的事迹上了报纸的头版,社会各界人士的资助也随之而来。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遍地英雄》

只要点头,他的生活就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但,自尊心强烈的刘秀祥不仅花大价钱买了几百份报纸,对社会各界的资助也选择了拒绝。

因为他害怕别人的可怜和同情。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面对面》

他觉得人活着,不应该活得让人同情,让人可怜,应该是活着让人可亲、可佩、可敬。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面对面》

他觉得也许接受帮助可以让他和母亲的生活更好,但自己却会失去自食其力的能力。

他觉得一个人的困难和挫折,并不是你向他人和社会索取的一个资本。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面对面》

他深刻地明白,接受了资助也有可能就会毁了自己。

大学期间,除了学习,照顾母亲,兼职赚钱,刘秀祥还担任学生干部。

表现优异的他,毕业时有很多企业抢着要他,其中有一家北京的企业开出了年薪55万的报酬。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微博@紧急呼叫

对于当时的他来说,这就是个天文数字。

但他拒绝了。

他说:“思想上的贫穷比经济上的贫穷更可怕。”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他不想做贩卖苦难故事的人。他认为如果要进一家企业,可以凭实力而不是凭着感动人的故事。

本就是苦命人的刘秀祥,也不忍心看到他人受苦。

从初中开始,就默默资助一起拾荒时认识的三名贫困学生。

大学时,依然为他们筹集善款。

但其中一位妹妹,在初三毕业的时候,选择不读书。

这件事,让他明白一个道理:钱跟梦想哪个更重要。

“如果没有梦想,其实在人生的任何一道坎,我早已倒下。”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一直以来都是梦想在支撑着他,他决定一定要回去,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给他们力量,帮助那些走不出大山的孩子。

“我回来,只要改变一个人,就足够了。”

“如果我能走出来,那他们也一样。”

「此后如竟没有火炬,我便是唯一的光。」

回到家乡的刘秀祥,面临的是成绩非常差的学生,抽烟的、喝酒的、谈恋爱的、沉迷于网络的。

但,只要他们愿意读书,他一个都不会放弃。

和他们谈话,告诉他们:“我们的行为可以决定我们的未来。”

请学生到家里吃饭,和他们以朋友的身份相处。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带他们去自己的老家,参观老房子,讲述自己的故事。

没钱读书的就自己出钱资助,没有钱,就到处借钱。

家长不让读书的,就想尽办法家访做思想工作。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闪亮的名字》

也因为到处家访,8年骑坏了8辆摩托车。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起初他是不愿意把自己的伤疤掏给别人看的,因为对他来说,回忆的苦痛只有自己才能知道。

但他还是说服了自己。

就像他说的一样:你怎么能让别人相信读书能改变命运?

他自信地说:我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真实永远是最能打动人心的力量,很多学生都因此而改变。

此外,他去全国各地演讲,可以不收额外费用,但必须资助他家乡的两名学子。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央视《闪亮的名字》

多年来,他间接或者直接资助过近3000名学生,送千名贫困学子进入了大学的殿堂。

微博@紧急呼叫

县里每年考上大学的孩子从2012年的70人,上升到了2020年的1270人。

如今的刘秀祥已是贵州省黔西南望谟县实验高中副校长,带领更多的学生通过读书改变自己的命运。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闪亮的名字》

而且,依然和母亲健康平安地生活在一起。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刘秀祥的一生,前半生用孝顺和坚韧书写自己的未来,后半生用故事和经历照亮孩子的世界。

他始终让人相信奋斗的力量,让人相信梦想的力量,相信梦想可以大到在太阳照不到的角落里萌芽、开花、结果。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她,他,他们平凡又伟大

像刘秀祥这样的人,并不在少数。

比如张桂梅,她姐曾经写过她很多次,但每一次都不足以表达对她的敬佩。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作为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学校的校长,她坚守滇西贫困地区将近30年,使 1600多名贫困家庭学生圆梦大学,让山区的女孩逆天改命。

她始终坚信,女孩子受教育,是可以改变三代人的。

《面对面》

即使因为操劳过度,满身病痛,她也仍然以实际行动兑现“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的诺言。

她不求回报,也不想做多么伟大的人,只是想守护着一群孩子。

还有《山海情》热播时,白崇礼校长的人物原型,他叫张玉滚,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高丘镇黑虎庙小学的校长。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2001年,从大学毕业的他,放弃了在大城市发展的机会,留在了大山深处的黑虎庙小学。

他说:“我愿意做一轮明月,照亮山村孩子走出山村的路。”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可能对于他来说,最大的遗憾就是,女儿的去世。

2006年秋天,村里的路刚修好,张玉滚的妻子带着9个月大的女儿乘坐邻村的一辆三轮车进城为孩子们买书,然而在回来的路上,三轮车在山上的拐弯处意外翻落,女儿不幸离世。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山东卫视《我们的新时代》

前有张桂梅、张玉滚,后有刘秀祥,还有很多90后、95后的为大山奉献的青年。

总有人在默默发光,用自己的努力与爱为落后的大山和大山里的孩子带去希望和重生。

他们告诉我们:

「活着,并非是为了享受这个世界,而是努力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一些。 」

告诉我们:

「我们怎样,未来的中国就怎样。」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点个「在看」,为这群平凡又伟大的乡村教师,还有无数前赴后继的他们。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