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学不好,是因为小学没学奥数导致的?有点关系但不是主因

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且点燃一把火

看过我写过的关于小学奥数学习文章的朋友应该知道我是非常建议学有余力的孩子,尽可能去学一点奥数的。

这件事情只要孩子课内数学学得好不错,另外奥数学习的难度、进度控制得当,那么对孩子来说一定会有很好的兴趣、能力等提升。

我们会看到有很多人说:“如果小学没有学奥数初中数学会学不好。”

虽然我很支持学,但是我从来没说过也从来不认为小学不学奥数初中数学就学不好。

尽管这两者之间有一定的促进关系,但是它的影响并没有那么大。

所谓的有促进作用指的是如果一个孩子在小学阶段能够学点奥数尤其是系统学过一些,并且掌握的还不错,那么这种情况下这个孩子的数学思维能力会比绝大多数没学过的孩子确实是要强一些的。

而这些“强一些”的能力本身并不能确保这个孩子在初中阶段就一定能够学好。

初中数学的设置就不是按照小学奥数的要求去设置的,而是按照一般学生小学阶段数学需要掌握的程度进行衔接的。

当然,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初一的数学比六年级的数学的确是瞬间提高了不小的难度,但是它终究是从基础学起的。也就是说如果你能够认认真真去学,那么从理论上讲,只要你的小学数学还可以,那么初中数学也是能够学好的,甚至也能够学得非常好!

那些小学阶段学过奥数的然后觉得初中数学“简单”的人其实是把很多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

首先一个能够在小学阶段学下来小学奥数的孩子他本身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就会比一般的孩子要高,而经过过去时间的学习、练习他们在数学学习的一些思维能力、思维习惯以及自信心上是要更高一些的。最关键的是一个学生如果对一门课有兴趣的时候,他是不会畏难的,而且会把解决一些难题当成是一种很有意思的挑战。

并且我们也知道,小学的奥数也会涉及到初中的部分内容,这就使得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多少会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接受起来也会相对更容易些。

但是所有这些积极的影响最终能够在成绩上得到体现必须得有一个前提——上了初中之后他真的能够认真去对待数学的学习。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如果这个孩子上了初中之后课也不好好听,作业也不好好写,那么初期可能不明显,但是随着时间推移他的数学成绩就一定会直线下降。

那些小学阶段没学过奥数的学生,只要他们的小学数学别太差了,而且上了初中之后能够认真对待预习、听课和作业,并且严格按照老师的要求去进行计算补充练习,完成各种补充教辅,最关键的是能够及时就一些不懂的、不会的、做错的题目进行整理,那么这样的初中生数学成绩一定不会差的,而且真的做到这个程度,我们绝对相信他能够有考满分的实力。

所以上了初中之后孩子是如何学数学的才是最关键的问题,而不是孩子小学阶段是否学过奥数。

这个关系我们必须得搞清楚才行。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只不过当下因为有太多的小学生在小学阶段学过奥数了,而且往往这些孩子中有很多孩子数学成绩也确实是比较好(因为学奥数本身对课内成绩就有要求),所以当这部分孩子升入初中之后数学后,很多人看到他们的数学成绩比较好就觉得这是他们小学学奥数的“功劳”。

但是他们却忽略了那些真正影响这些孩子初中数学成绩的因素——他们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所以当你发现孩子初中数学没学好的时候,不要后悔、难过说自己小学时候没让孩子学奥数,而是要从孩子日常的学习细节中找问题。

关于这点不光是数学,其实大多数的科目都存在同样的问题,即便是一些小学阶段就学完了新概念2或者剑桥英语考出来了PET等,他们上了初中之后也未必能够比那些没学过这些的孩子英语考得更高。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比如我孩子学校阶段其实严格来说连新概念1都没完整的学完,而上了初中之后我们发现他的很多同学新2早就学完了,并且日常的表现也很明显这些孩子在词汇量、在语法掌握上确实要比我们懂得多。而这点也确实一度给孩子带来了压力。

但是那又如何?孩子的英语成绩一直都是年级排名靠前的,甚至还考过全校第一。

其实道理跟上面说数学是一样的,关键是日常你怎么学的。

用孩子老师的话来说那就是你看看孩子的作业质量、书写质量,看看孩子上课的表现,看看孩子的错题本……你一定相信孩子一定能够考得非常好。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回到数学学习上如果你孩子小学阶段没学过奥数,或者是你在因为这个原因而犹豫孩子要不要在小学阶段学奥数,那么你的关注点都偏了——你应该从孩子的兴趣、习惯、基础等入手,这些才是真正影响孩子未来学习的关键问题。

一般来说孩子上了初中之后数学没学好可能的原因主要有这几个:

1、基本功不扎实,尤其是计算的基本功比较差

这点几乎是所有数学成绩不好孩子的通病,而且即便是一些数学成绩还不错的孩子也往往会多少存在这个问题。

而解决这个问题其实是最容易的——坚持练习!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但是往往我们发现越是容易反而越是因为各种因为难以坚持等导致总是虎头蛇尾。

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很简单,那就是每天都要坚持去练习计算,并且认真订正做错的题目,好好分析一下做错的原因,适当的惩罚一下自己也是可以的,比如错一道加练十题什么的。

2、没有预习习惯

不可否认有的章节确实是不需要预习也一样能够听得懂,但是这是一个“习惯”,某种程度上讲这个习惯也代表了一个孩子对待这门课的兴趣、态度。

我们都知道数学是逻辑性很强的科目,但是很多人可能忽略了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正因为它的逻辑性很强,所以当你听课的时候即便是你没有完全理解,很多时候你也会觉得“有道理”“对对对”而误认为自己理解了……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这种情况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听完课觉得自己都会了,但是一做题又不会了。

所以课前预习一定要做,哪怕是简单预习一下也是必须的,但是我个人的建议是时间允许的话,最好能够达到能做出课后题或者配套教辅上基础部分的题目水平。因为初中之后时间就紧张了,所以建议这些事情最好在假期里提前完成。

另外几乎是所有文化课科目的学习尽量都预习一下、思考一下,尤其是“思考一下”尤为重要,因为这样就比较容易实现“带着问题听课”这个最佳的听课状态。

3、刷题量不够

有很多很多人甚至是一些专家都会反对“题海战术”。

我这里想告诉你的是,如果你孩子不是天赋异禀,那你就不要去看那些批判的言论了,因为对你来说想要提高数学成绩,保证一定量而且这个“量”可能真的不小是非常有必要的!

你可以不用搞“题海”,但是保守建议最少你需要完成两套补充教辅的练习量。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所谓的“举一反三”其实更多时候只有那些天赋很高的人才能够做到,而普通学生能做到“举三反一”就已经很不错了。

当然,具体做多少还是要看孩子的实际情况,尤其是作业量已经很大的情况下可以酌情减少,但是对自己掌握不好的模块必须加大练习、总结力度才行。

4、只顾低头拉车,没有抬头看路

这是接上面“刷题”说的。

刷了很多题为什么成绩还是很难提高?

主要原因一个是你刷的题本身质量就不高,二是你刷的题没有针对性,三是你只顾做题却不总结问题。

比如当你明明是在行程问题上出现问题了,你却不进行相关行程问题知识点的梳理,也不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题练习,而是继续去做哪些什么题目都包含的教辅,最关键的是对于一些错题你都不去整理。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这种情况下你的问题基本上会一直都在那里的,除非哪天运气好,刷题确实太多了,然后“大力出奇迹”突然就“顿悟”了,否则这样的学习就是典型的方向不清、效率很低的学习模式。

这种题海战术除非你刷到极致,否则就一定会遇到那些批判题海战术人所说的各种问题。

这里面最关键的就是知识点梳理和错题整理。

并且整理完之后还要定期回头去看看、想想。

5、合理分配、利用时间

这个问题不光是针对数学学习的。

看完上面的内容一定会有人说“没时间”这个问题的。

确实是当下初中生真的是太辛苦了,作业多、辅导班多、教辅多,所以让他们再拿出时间来做这些事情别说是孩子可能不愿意了,就连家长都会觉得花这么大的代价万一没提高反而会影响其他科目的学习……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正因为有很多类似这样的想法,使得大量原本可以提高起来的学生错过了时机——问题越攒越多必然会增加提高的成本和难度。

解决这个问题一定要尽可能充分管理好所有的可以用来学习的时间。

一般来说每个人可以利用的时间是很多的,有的是碎片时间有的是大块的时间,往往我们容易重视的是比较完整的大块时间如何去利用,却忽略了很多碎片时间的利用。把这些零碎的时间使用起来日积月累效果还是很显著的。

其实如果真的还要继续分析还能找出很多原因以及解决的办法,但我认为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只要能够先把上面的这五点尽可能落实好,成绩问题就能得到解决了。最关键的是当你开始这样做了,那么其他的很多问题也就自己能够发现并且习惯于去主动解决了。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