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小学生,我就磨洋工”,师生约定9点后不写作业,却遭质疑

家里面有小学生,大人看到或听到“写作业”这3个字就头疼。原本欢乐的家庭氛围经常被作业破坏;平时听话的孩子只要坐在书桌前,就免不了被一顿批评。

小学生距高考还很远,每天写作业的时间却比高中生还要久,多少家长下班后要陪娃奋战到半夜,边生气边着急。大人和孩子都盼望着有一天学校能减负,大家都不这么遭罪,如今有一部分家庭或要实现这个梦想了。

小学生和老师签下“9点后不做作业”的协议

最近家长们都在讨论长沙一所小学的新规定,在开学的前几天,全校师生签订一份“9点后不做作业”的协议,约定还有其它内容:

首先,老师布置的作业,如果孩子在9点之前没完成可以不写;其次,家长不需要再为孩子批改作业了,由老师来批改;最后,每周有一天学校不会布置作业,这样孩子就可以完全放松了。

其中有一个细节解决了多年来的问题,以前各科老师都觉得自己留的作业不多,但是“语数外”和其它科目加一起,作业是会翻倍的。

而这所小学的老师留作业之前会做好沟通,保证总体的作业量孩子做起来不超过一个小时;如果某一科老师今天的作业量多,其他科老师便减少自己作业量。孩子们听到这个消息都很开心,家长一开始也很支持,看来减压这件事会实施得很顺利?但问题很快就出现了。

帮小学生和家长减负,结果却遭到质疑

不得不说这份协议把一直以来的问题都考虑到了,本以为家长和孩子都能愉快接受,可是渐渐地出现了很多质疑声。

印象最深的是一位网友的评论“我是小学生,我就磨洋工”,暂且不说他是否真的是位小学生,他说的话却反映了一个很严肃的问题:孩子故意拖延怎么办?很多小学生原本写作业就很磨蹭,有了这条约定后他们是否会钻空子不写作业呢?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更有人表示这种方式孩子在小学是乐着过的,上了初高中后有得哭了,慢慢地越来越多的家长觉得不妥,反倒觉得这样减负影响孩子的成绩。

一纸约定产生的影响,在每个家庭中差别很大

说起来到底是给孩子减负,还是让他们铆足了劲学习,老师和家长都挺难的。大家都是为了孩子考虑,学多了怕孩子压力大,可减负了又怕孩子放飞自我成绩下滑。而家长一边抱怨帮孩子批改作业太麻烦,等到真的不用自己看时又觉得不放心。对此一位家长表示:“你们签你们的协议,我们学我们的”。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由此可见大部分家长还是清醒的,虽然不用自己批改作业了,但该看的还是要爱看;虽然约定了9点以后可以不写作业,但家长也不纵容孩子故意拖延。这一纸约定的出发点很积极,但可能导致“好的越来越好,坏的越来越坏”这种情况。

不靠约定靠自己,学习需要有3个关键的能力

归根结底,老师、学校再怎么规定,到了家长和孩子那里,还是要认清自身的情况,学习不仅靠智商还有几个关键的能力。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 时间安排能力

早先就有部分家长反应过,自己家的孩子并不是像网上说的那样经常熬夜写作业,所以才一直没关心减负这件事。为何同样的作业量有些孩子能很快写完,其中离不开时间管理安排能力。

★ 较高的学习效率能力

正如大家所想的那样,孩子写作业慢除了作业量特别大或是不会做的情况,最常见的原因是他们在“磨洋工”。写作业时一会去厕所、一会喝水,数学写5分钟转头又写了2分语文,整个学习过程是混乱的,效率低速度自然慢了下来。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 自主学习能力

老师的约定、家长的监督不是提高孩子成绩的主要原因,老师有很多学生要管,家长工作没有时间和精力,很多题目他们也无法正确解答出来。到最后孩子们之间拼的还是内驱力,也就是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

小学期间是培养孩子学习能力的关键期,孩子一旦养成了好的或坏的习惯,将会把这个习惯带到未来的中学、大学和工作中。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