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本是北大美女学霸,为何前往美国深造9年后,选择“放弃”?

2021年春节期间,电影《你好,李焕英》火了,导演贾玲通过这部作品,表达对母亲的思念,也唤起了全国观众的共鸣,很多人都在观看过程中感动落泪。剧中的母亲有一句经典台词,也让很多观众印象深刻:“我的孩子,我只要他健康、快乐就好了。”相信每一位家长,对自己的孩子都有这样的期许。

但现在的孩子只有健康快乐,似乎是不行的。

每天都有的课业任务,一步步的升学压力,学习能力强、成绩好的孩子,成了左邻右舍孩子堆里的榜样,也是家长们夸奖的对象,这其中情况下,家长们当然希望孩子可以健康快乐,但是也更希望孩子学习好,成绩名列前茅。

但孩子不是“铁打的”,现实生活中不止一次地出现了,高校甚至是名校的高材生因为学业压力大等问题,而产生的悲剧。

她本是北大美女学霸,为何前往美国深造9年后,选择“放弃”?

比如北大的美女学霸,山东女孩唐晓琳在完成北大的本科学业后,去美国深造攻读博士学位,至此她的人生都是前程大好。

然而到美国9年后,唐晓琳选择从桥上一跃而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这件事当时引起了很大的轰动,也让大家非常难以理解,其中的真实原因无从知晓,经过一番调查也只是了解到,当事人唐晓琳所攻读的博士学位,正常应该是三年毕业,但是她用了整整7年的时间,而事发时已经是她读博的第八年。

还有一点原因就是,她在此期间的学业压力太大,她所在的实验室,经常是到深夜还有周末时间,都还需要工作。

任何一个知道这件事的人,都会为她感到惋惜,这样一个高材生,就这样选择放弃生命放弃一切,同时也会陷入深思,为何近年来类似事件时有发生,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唐晓琳并不是个例,如今很多大学生都在喊“压力大”,这到底是为啥?

一、学习任务重、压力大,很多大学生不适应

很多人也许觉得考上大学就好了,就没有升学的压力了,其实不然。

考进大学才只是第一步,想真正地毕业还需要完成学分等学习任务,否则是无法毕业的,如果在大学期间,不能适应大学生活和学习的环境,或者自身自制力不强,不好好学习,就意味着毕业的困难,这个压力是真实存在的。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攻读的学位越高,意味着面临的学习任务越有难度,大学不像是之前的义务教育阶段,还有班主任、同学等大家一起学习,进入高等教育阶段,更多地是靠自己的学习能力。

攻读学位过程中难免有一定的压力,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有很多高校的学生,虽然在上大学时顶着学霸的光环,但是读大学时却在学习过程中,也感到有些吃力。

二、不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意义,遇到困难没有动力

在升学压力等问题面前,很多学生没有对学习目标、学习的目的和意义的真正的思考,很多孩子也是在家长和老师的影响下,只是觉得读书上学就是为了考上好大学、找到好工作,而没有去认真地体会过,学习的意义到底在哪里。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我们在校期间读书汲取知识,学校用考试来检验学习成果选拔人才,但是学习的目的不止于此,也不仅仅是局限于在校期间。

我们读书学习的目的和意义,还在于要学以致用,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来回报国家,回报社会,而不只是单一地为了攻读学位,为了考第一名。

三、缺乏自我心理调节的能力,面对负面情绪不知道如何排解

没有人的一生是一帆风顺、十全十美的,而且人无完人,学习过程中或者生活中,遇到困难和挫折也在所难免。

唐晓琳从小到大都是学习成绩非常拔尖,甚至到了北大这样人才济济的学府,也是名列前茅,但是到美国攻读博士时,却非常不顺利,应该是第三年完成的学业,辛苦努力了七年才完成,这对她这样的学霸来说,无疑是很大的挫折和打击。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这七年相信她也是非常痛苦的,一向以学霸著称的她遇到这样的学习困难,这对她的自信心和自尊心,都是不小的打击和伤害。

但是她如果懂得自我调节,找同学或者朋友倾诉自己的压力和痛苦,或者有心理医生来干预疏导她的不良情绪,家长和老师多关心她的学习和生活,给她多一点的心理安慰和开导,相信她最后的选择,也可能不再是就这样结束自己的生命。

“先成人、后成才”,在督促孩子的同时,别忘了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

每一位家长、老师,都希望孩子们可以学业有成,成为栋梁之材,将来为社会奉献自己的力量,作出贡献。

但任何一个人都不希望,这样的事情再次发生,除了孩子本身,作为孩子的家长,也要反思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关心程度,在以下几个方面更是要重视。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帮助孩子明确学习的意义

家长们本身自己也要明确一点,学习成绩的好坏,不是决定孩子未来的唯一标准,也不是衡量一个孩子,是否优秀的唯一指标。

并且也要帮助孩子们,正确看待学习考试,不仅仅是成绩的高低,我们在校读书也是对自身学习能力的培养,也是在为将来离开学校后的学习打基础。

读书的意义也不只是能否考得最好,更是为了掌握知识,将来应用到生活和工作中。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多关心交流帮助孩子减压

在平时的生活中,也要多创造机会和孩子进行有效沟通。

在课余时间,可以给孩子培养一些,可以减压或者转移注意力的兴趣爱好,让孩子可以劳逸结合,身心得到放松,并且在交流过程中,多鼓励孩子增强自信心,培养阳光向上的性格和心态。

▼学习必要的心理健康知识

家长们平时也要学习一些必要的心理健康知识,了解哪些情况下,孩子可能出现了异常现象,出现了心理压力过大等问题和症状;并且在必要的时候,及时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和干预,避免出现更加严重的问题。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我们希望孩子可以学习成绩优异,或者学生本身上进心强追求名列前茅,这本身都无可厚非,但是没有人是完美的,遇到困难也是在所难免。

我们更加希望,孩子们可以真正地珍惜,并且享受学习的快乐,真正健康地成长,祝福每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地长大,也希望家长们在陪伴孩子成长的同时,多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帮助孩子减压取得成功。

留言板话题:您怎么看待孩子们学业压力大呢?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