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帽子、论文、职称、学历、奖项”,怎么破?

实体经济乃相对于虚拟经济而言。工业、农业、商业、建筑、教育、文化艺术等产业,它们能够给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提供直接的响应产品。虚拟经济乃主要指金融业而言,虽然其对改善实体经济的运营环境、扩大实体经济的发展规模、保障实体经济发展的资金等有很重要的作用,但从根本上说,虚拟经济是实体经济货币化、符号化的反映,社会发展的物质文化基础是实体经济所直接提供的。所以,没有实体经济的发达,虚拟经济即使再繁荣也是虚假的。

我觉得发展实体经济和学术界破“五唯”在思维取向上是一致的,就是破除事物外在的光环,破除假象,确立实实在在的内容。

学术界的论文、帽子、职称、学历、奖项,只是反映阶段性学术成就的外在形式而已,其真正内在的东西是知识、思想、技术,是这些知识、思想、技术所提供给社会的服务和产生的影响。所以,我特别希望在2021年学术界以发展实体经济的思维为导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推动学术界破“五唯”。

破“五唯”针对的是虚拟的“唯外在符号”。破“五唯”,不是不要论文、帽子、职称、学历、奖项,而是要破“唯”,破除简单地以论文、帽子、职称、学历、奖项来衡量学术水平高低的价值取向。因为我国总体上已经走出论文、帽子、职称、学历、奖项在数量上的稀缺、供不应求的发展阶段。

在新时代上述五项学术指标在数量上总体已经呈现出供大于求的特点,破“五唯”是要防止学术界教育界继续盲目地按照量化指标来主导论文、帽子、职称、学历、项目的发展,从而更多地提高这五项内容的内在质量。

衡量实体经济好坏的基本标准就是它所提供的产品能否从质和量上满足人们的需求。学术界破“五唯”的潜在逻辑就是看其研究成果是否真正具有学术意义和实践意义,而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对于社会的意义,其表现方式并不完全一样,因此破“五唯”就是要建立一套有别于自然科学的人文社科评价体系,这是现在学术界急迫的任务。

学术界坚持实体经济思维导向破“五唯”,中心是处理好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之间的关系。基础学科的研究成果往往需要以论文的形式体现出来,这方面的需求要更大一些,而应用学科的成果往往未必就需要借助论文的形式来证明自己的成功。

学术界坚持实体经济思维导向破“五唯”,根本目的是为了彰显中国学术特色,展示中国学术实力,推动中国学术进一步走向世界。

学术界坚持实体经济导向来破“五唯”,需要一点点落实。正如实体经济的确立需要渐进发展,学术界破“五唯”也得有个计划表,一点点地推进。

比如,在2021年我们学术界可否就具体的工作中如何破唯“帽子、论文、职称、学历、奖项”拿出一个更科学的方案,比如先破除论文发表的媒体的级别,代之以更科学的专家审阅、评论、社会反响等。这些具体的规则一点点完善起来后,“五唯”的弊端就会越来越缩小。

(作者为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标签: 论文 学历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