躲不掉的孕期水肿,其实并没有那么可怕,只要这些知识你get!

孕期水肿,几乎是孕妈躲不掉的!根据统计,大约有35%~83%是健康女性在孕期会出现轻度水肿的现象。水肿发生的时间,一般在怀孕28周以后,很多孕妈都反映脚肿起来鞋子都穿不进去了。除了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造成孕期浮肿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四个原因:

——内分泌功能变化导致。

受怀孕后体内激素的变化,孕妈的内分泌功能会发生很大变化,导致肾脏中肾小管对钠的重吸收增加,钠离子潴留在细胞外,水分不易排出去,从而引发水肿。

——血容量增加导致。

一般从怀孕6 周开始,孕妈的血容量就会逐渐增加,34 周达到高峰,并在这个水平上一直维持到产后两周才恢复到孕前水平。而血容量增加,直接导致组织间液的增加,水肿也就来了。

——血液成分稀释导致。

血容量增加,血液增加。但是血液中的成分,血浆的增加要比血球的增加多,所以,血液成分会相对稀释,血浆白蛋白的相对浓度也比非孕期时要低。而血浆白蛋白是维持血浆渗透压的主要成分。当相对浓度降低,血流中的水分就更容易渗透到组织间液中,从而造成下肢水肿。

——下肢静脉血流不畅导致。

随着妊娠的进展,胎儿逐渐增大,骨盆内压力增高,就会使下肢静脉血流受到影响,下肢的血液向心脏回流受阻。所以妊娠后期,下肢水肿是很多孕妈妈都会遇到的。

其次,孕妈要学会区分到底是哪种"肿"。

长胖的"肿":有的孕妈没有孕吐烦恼,家人照顾过于到位,孕期营养摄入过多,再加上孕期运动又减少了,体重一下子就增长了不少。这类型的“肿”,虽是营养过剩导致,但是孕妈也不可掉以轻心,因为体重增长过多会大大增加孕妇患妊娠高血压、糖尿病的风险,而胎儿也很可能变成巨大儿,这对于胎儿和孕妈都是不好的。

生理性的“肿”:这个肿,主要是小编如上阐述的4个原因导致。通常,孕妈在早晨起床时并不会有明显症状,经过白天久站和夜间活动量减少后,晚上睡觉前水肿症状就会比较明显。但是这种水肿大致并不会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生产后就会自愈,所以孕妈不必过度担心。

病态性的“肿 ”:正如这个名字一样,这种水肿多是由疾病造成,比如妊娠毒血症、肾脏病、心脏病或其他肝脏方面的疾病等。病态性水肿的症状一般是全身性的水肿、且孕妇的整体状态会呈现病态。如果孕妈碰上全身性的水肿,一定要及时上医院就诊,尽快查明原因,避免对自身和胎儿造成不好的影响。

再次,孕妈要懂得一些“抗肿”的应对措施。

1.保证充足的休息。对孕妈而言,休息是放在第一位的。静养休息,能帮助孕妈减轻身体各个器官的负担,帮助静脉回流,减轻水肿症状。

2.懂得对抗水肿的睡眠姿势。左侧卧睡姿,可避免压迫到下肢静脉,减少血液回流的阻力;睡觉时把脚垫高,也可促进下肢血液回流,减轻水肿症状。

3.泡脚。临睡前用温热的水泡脚,能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脚部压力。但是有妊娠糖尿病的妈妈,一定要控制好泡脚的温度,最好让家人帮忙测试,以免造成意外伤害。

4.按摩。按摩是很有效的放松方式,对帮助浅静脉的血液回流有很大帮助,如果准妈妈不方便自己按,还可以让老公帮忙,肢体亲密接触还可增进夫妻亲密关系。

5.注意衣着。紧身衣物更容易导致血液循环不畅,因此在选择衣物时,要避免穿着过紧的衣物,尤其是下肢的衣物。工作需要长时间站立或是久坐的准妈妈,较好选择孕妇专用袜子和裤子。

6.适量的运动不可少。适当运动不仅能促进血液循环、缓解水肿,而且也有助孕妈营养的吸收和身形的保持。

7.饮食有讲究。盐分摄入过多会导致水肿,孕妈不要吃过咸的食物,特别是咸菜腌制食物;营养不良会导致水肿,孕妈尽可能保证摄入足量的肉、鱼、虾、蛋、奶、豆类等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多吃水果、蔬菜,不仅有解毒利尿等作用,还能补充膳食纤维、预防便秘,避免因便秘造成的腹压增高,压迫下腔静脉而加重水肿。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