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5高校本科毕业,现在失业一年,该不该去做“低端”的工作?

从理论上讲,现在已经没有985了,985、211已经是历史,被双一流取代了。

但因为985太深入人心了,所以大家还习惯用985来衡量一所学校。

当年国家制定985工程,目的是集中精力、集中资源,重点扶植一批优质高校,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

所以进入985工程的39所高校个个都是国内顶尖高校。

一个学生能通过高考进入985高校,那至少说明高中之前的学习水平、学习能力还是非常突出的,智商也至少中上吧。

问题来了,985高校本科毕业,现在失业一年,该不该去做“低端”的工作?

985高校本科毕业为什么会失业‍

一般而言,失业有这几个原因,要么是专业冷门,就业机会少,要么是专业基础不扎实,达不到要求,要么是学校的牌子不够硬,社会不认可,当然还有一种可能是眼高手低,自己不愿意干。

985高校毕业,学校的牌子应该没有任何问题,专业再冷门,总会有一些社会需求的。所以只剩下两个原因,要么是专业知识不扎实,没有达到培养目标和用人单位的需求标准,要么是眼高手低,挑三拣四。

进入985高校只能说明高中时候很优秀,但不能保证读了大学也会很优秀。大学是新的开始,每个人都从新的起点起步,如果不努力,自然就会被拉下,甚至休学、退学、开除学籍的也是一大推。

如果是眼高手低,这是心态的问题或者说认识的问题,对自身定位、对行业定位、对市场定位不准确。绝大部分人,不管是哪个学校毕业,都是从底层岗位干起,一步步发展起来的。

什么是“低端”工作‍

既然出现了“低端”工作的概念和想法,那么很明显,是想做“高端”工作,进一步证明了失业的原因很有可能是眼高手低,挑三拣四。

工作只有分工不同,种类不同,层级不同,所负责任不同,不能简单把某些工作贴上“高端”工作标签,如工程师、程序员、公务员、医生、律师等,某些工作贴上“低端”工作标签,如外卖小哥、快递员、清洁工、服务员等。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工作是否“低端”或者“高端”,和工作本身关系不大,和人的认识以及世俗的眼光有关,IT男一定是高大上吗?金融工程师就高人一等吗?

很多人看到“高端”职业光鲜的一面,而没有看到痛苦的一面,也只看到“低端”职业低下的一面,而没有看到靓丽的一面。

换个位置坐坐,也许认识就会发生变化,羡慕的职业位置上也许有很多刺,扎得屁股很疼。而看不起的职业,那些人也许生活得很开心,很知足。

该不该做“低端”工作‍

前一段时间还有报道有7万硕士、21万本科生送外卖,名校硕士做保姆,更有之前的北大才子卖猪肉等经典案例。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实际上,很多名人、伟人、成功人士,人生第一份职业都很“低端”或者初期创业的时候都很“低端”。

俞敏洪为了招生,在中关村到处贴小广告,让家长和学生免费听课,从而一炮打响。万科的创始人王石第一份工作是工人,一干就是一年。

而马云从杭州师范学院外语系英语专业毕业后去了杭州电子工学院,任英文及国际贸易讲师,刘强东更是为了还债,第一份工作是去日企当“网管”。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所以985本科毕业,现在失业一年,该不该去做“低端”的工作呢?

电脑芯片在不断升级换代,人的大脑也一样,管他“高端”或者“低端”,先找一份自己感兴趣,能干的工作去干,先养活自己,然后骑驴找马,而不是守株待兔,坐着等死。

“低端”职业干好了,也可以变“高端”,相反“高端”干砸了,也可以变“低端”,“低端”和“高端”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动态变化的,何必在乎呢。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