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建议课本删除《荷塘月色》,只因里面8个字,理由说得过去吗

我们念中学的时候会学习到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文章创作于1927年,当时是一个纷争的年代,朱自清正任教于清华大学,他无法忽视国家的危难,可最终他也做不了什么,心中的感情十分复杂,《荷塘月色》一文写景,也含蓄且委婉的抒发了自己的感情。

时过境迁,《荷塘月色》因为被收入了中学语文教材,因此广为人知,但近年来,有不少家长提出建议,将《荷塘月色》从课本中删除,只因为里面8个字,理由说得过去吗?

该文章的一大特点就是运用了生动形象的比喻、排比、对比等修辞手法,文章中就有句:“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家长正是看到“又如刚出浴的美人”8字因此建议课本删除《荷塘月色》。

在很多家长看来这会让青春期的孩子浮想联翩,实在不雅,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产生不好的影响,而且中学时学生们情窦初开,受此影响,还可能早恋,但学生们最重要的就是学业。

其实这也是家长们的“保护欲”在作祟,希望孩子规避伤害,可又不会正确教导孩子懂得去爱,去信任这个世界,而这种“保护欲”才更有可能对孩子们的心理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毕竟怕什么来什么。

而且“这不让那不让”也会破坏青少年的想象力,现代父母对孩子们有很多规划,也让孩子上各种补习班,倒头来还得说句:“我为你付出了这么多心血,你怎么还不学好?”

笔者以前在学习文章时,就是从中学习修辞手法,最苦恼的就是要背诵,一听要背课本,觉得天都要塌了,还从未想过其他,但一篇好文章,由于不正确的审视,以及大肆渲染,反倒完全变了味。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朱自清出生于1898年11月,原名自华,18岁时考入了北京大学预科,1919年开始发表诗歌,3年后加入了文学研究会,成立“为人生”代表作家,1922年,朱自清和其他文学爱好者创办了我国新文学史上第一个诗刊——《诗》月刊。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除了《荷塘月色》,朱自清的《背影》也因为被收入了课本,所以家喻户晓,朱自清也被当年年轻人所认识和了解,朱自清一生没有参与政治,对政治保持敬而远之的态度,但还是会受到当时环境的影响。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